串行線互聯網協議,也被稱為SLIP,是通過串行鏈路發送互聯網協議數據報的一種方式。它傳輸數據包的每個字節,根據需要向流中添加一個或多個唯一的標記字節。SLIP可由兩個系統通過直接電纜連接或調制解調器鏈路進行通信。大...
串行線互聯網協議,也被稱為SLIP,是通過串行鏈路發送互聯網協議數據報的一種方式。它傳輸數據包的每個字節,根據需要向流中添加一個或多個唯一的標記字節。SLIP可由兩個系統通過直接電纜連接或調制解調器鏈路進行通信。大多數個人計算機使用點對點協議(PPP),但是SLIP通常用于需要非常低開銷的地方。當一個人控制計算機傳輸數據報時,串行線路Internet協議可能首先通過串行鏈路發送一個“結束”標記字節。然后它發送數據包的每個字節,除非它是兩個十進制值之一:219或192。如果它是192,結束標記值,SLIP在其位置發送兩個特殊字節;219后跟220。如果它是219,SLIP發送一個不同的兩字節代碼219,后跟221。一旦因特網協議包的所有字節都已發送,SLIP傳輸192個結束標記字節。當SLIP接收到一個數據包時,它會刪除結束標記并用它們的原始值替換任何特殊的字節對。SLIP的一些實現也可能刪除零長度的數據包。如果有的話,產生的數據報,然后在沒有進一步分析的情況下被傳遞到下一個網絡層。錯誤檢測和糾正留給下一層,如果發現錯誤,它必須請求重新傳輸數據包。SLIP規范是由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ETF)于1988年發布的,作為征求意見(RFC)1055。它確定了幾個SLIP的缺點,包括錯誤處理和缺少控制消息。串行線路Internet協議的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沒有包協議標識。由于SLIP僅用于處理Internet協議數據報,這可能不是一個經常發生的問題。SLIP可以處理多種互聯網協議,但是,只要有一種方法來識別它們安全性不足是使用串行線路互聯網協議的另一個考慮因素。在這一層沒有連接認證或任何形式的數據加密機制,也沒有在下一個網絡層進行路由的互聯網協議地址發現方法。關于最大數據包大小,SLIP規范很模糊,這表明另一個實現使用了一個限制。串行線路Internet協議不壓縮任何數據包數據,但如果使用調制解調器,串行鏈路上的調制解調器將壓縮。壓縮SLIP(CSLIP)于1990年由RFC 1144定義,它將每個數據包的傳輸控制協議(TCP)報頭從原來的20個字節縮小到7個字節。但是,其余的數據包保持不變。1994年,RFC 1661中定義的PPP被創建為一個新的健壯的協議,解決了許多滑動問題
-
發表于 2020-08-07 19:40
- 閱讀 ( 964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