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ISS)是一個位于低地球軌道的研究設施,在320公里(199英里)到345公里(214英里)的高度軌道上運行。截至2007年5月,國際空間站由四個小房間組成,用工程學術語稱之為"加壓艙",可容納三名宇航員計劃于2010年完工,將包括總共...
國際空間站(ISS)是一個位于低地球軌道的研究設施,在320公里(199英里)到345公里(214英里)的高度軌道上運行。截至2007年5月,國際空間站由四個小房間組成,用工程學術語稱之為"加壓艙",可容納三名宇航員計劃于2010年完工,將包括總共10個加壓模塊,以及一個用作救生艇的聯盟號飛船和一個用于太陽能電池板的大型無壓桁架結構用于發射和組裝國際空間站的部件。目前,國際空間站是軌道上唯一的永久載人設施。它是為五個空間機構創建的分擔發射和維護在軌設施的高成本。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的五個機構分別是美國宇航局(NASA)、俄羅斯羅斯科莫斯(Roskosmos)、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加拿大航天局(CSA)和歐空局(ESA)。到2010年空間站建成時,整個項目的成本約為1000億美元或更多國際空間站自1998年進入軌道,但自2000年才被占用。它已經有124名不同的游客,其中包括5名付費太空游客,他們每人支付2000萬美元參觀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可容納三名宇航員。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艙"扎里亞"(俄語中的意思是"黎明")于1998年發射升空,并在軌道上運行由于建造Zvezda(俄羅斯語為"star")的延誤,自主運行了近兩年,這是一個為兩名宇航員提供睡眠空間的服務艙。
Zvezda還包括淋浴和廁所、鍛煉設備、一個用于食物準備的廚房,是國際空間站上最大的艙間,僅差一點點發射后,美國的"團結"號艙與之相連。顧名思義,Unity作為其他模塊之間的連接節點,有時也稱為"節點1"。目前在軌的最后一個模塊是美國建造的"命運實驗室"艙,在那里進行科學研究

蘇聯"和平號"空間站是國際空間站的前身,從2007年底到2010年,還將發射6個附加模塊:Node2、哥倫布實驗室艙(歐洲)、日本實驗艙、多用途實驗室艙(俄羅斯)、節點3和對接貨物艙,目標是到2010年完成空間站大多數模塊的預計使用壽命為15年,因此第一個模塊可能需要在2013年更換或丟棄,但空間站的大部分應在2020年前保持運行。

太空運輸系統(俗稱"航天飛機")退役后,美國不得不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助推艙系統抵達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