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托馬斯·愛迪生等發明家的創新開創了電子制造業在20世紀后半葉,計算機技術的革新使個人家用計算機成為現實。這些計算機有多種用途,每一代計算機的購買成本更低,操作更方便。到了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已經將數百萬臺這樣的計算機連接成一個世界性的信息網絡,通訊和娛樂。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電子制造業提供的新設備和新技術。到了21世紀,電子產品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電子制造業的顯著特點是技術的不斷進步。其中大部分是由計算機處理驅動的,計算機處理通常遵循摩爾定律。根據摩爾定律,現成的信息處理能力往往每兩年翻一番,這意味著計算機和使用計算機的設備可以變得更小、更便宜。電子行業傾向于將其制造廠設在勞動力工資較低的國家,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最終產品的可承受性。美國消費電子協會估計,2010年,僅在美國,電子制造業的產品銷售額就超過1800億美元,盡管電子工業不像其他工業那樣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它確實有它的環境缺陷,一些計算機部件包括有毒物質許多電子設備被設計成在短時間內使用,然后被丟棄,換成新一代。此外,許多電子設備甚至在關閉電源的情況下也會從電源插座獲取電力,從而增加了能源的使用量,并因此在全世界排放污染物
電子制造業涵蓋了一系列在電路上運行的產品,包括電視機和音響設備。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