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米爾頓(1608-1674)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以其長篇詩作《失樂園》及其續集《天堂重拾》而聞名。他是一個天主教世界里的新教徒,因此他在17世紀成為一個有趣的天主教批評家。他幸運地出生在英國,在那里新教被廣泛接...
約翰·米爾頓(1608-1674)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以其長篇詩作《失樂園》及其續集《天堂重拾》而聞名。他是一個天主教世界里的新教徒,因此他在17世紀成為一個有趣的天主教批評家。他幸運地出生在英國,在那里新教被廣泛接受。

海倫·凱勒成立了約翰·米爾頓盲人協會,并將他的許多作品轉化為盲文形式彌爾頓的教育事業是廣泛的,他父親起初打算讓他進入牧師會,但他對這個決定并不滿意,相反,他極力追求高等教育,1632年,他從基督學院(Christ College)獲得碩士學位。隨后,他又至少花了五年時間進行私人研究,涉及從文學、政治到科學等諸多領域。由于他的學習,許多人稱他為英國詩人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之一他結過三次婚。1642年,他娶了比他小17歲的瑪麗·鮑威爾。這段婚姻并沒有立即成功。婚后一個月,瑪麗搬回了她家,在那里住了四年。然而,她家族的政治信仰迫使整個家族向彌爾頓尋求庇護,促使他和瑪麗和解,他真誠地愛著他的妻子,1652年他們的第四個孩子出生后,她的去世深深地影響了他四年后,他再婚給凱瑟琳·伍德考克,她在婚后僅活了兩年。1663年,他再婚,嫁給了伊麗莎白·米舒爾。米舒爾活了下來,照顧他,因為他病得越來越重,最后因青光眼失明彌爾頓的許多早期作品都是支持新教教會和清教徒目標的散文作品。然而,他的第一次婚姻使他成為新教離婚法律的反對者。他還寫了許多文章批評教育制度。他的作品《愛的力量》是一個論證,證明了他對婚姻的執著查爾斯一世的作品被認為具有政治顛覆性,因此被逮捕。然而,他避免了死刑,并在1659年,在他的有影響力的同僚的多次懇求下被釋放。他退休后開始認真創作詩歌作品他以前出版過幾本詩集,就像他的十四行詩一樣。然而,16世紀60年代和16世紀70年代的兩部作品《失樂園》和《重獲天堂》將是他留給文學的遺產。此時他已經失明,需要口述自己的作品。聽寫過程證明了他記憶力和儲存信息的非凡能力《失樂園》是一部史詩般的詩歌作品,其結構與荷馬的《奧德賽》相似,其中有十本書詳細描述了撒旦的墮落,而人類在被撒旦以毒蛇的形式誘惑后被放逐出天堂,許多人真的很喜歡撒旦這個角色,并覺得他很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一些評論家認為,他故意讓撒旦討人喜歡,以表明邪惡是誘人的,他經常試圖模仿這部作品。現代主義者,如T.S.艾略特,他在20世紀和21世紀的文學研究中失寵的原因是現代主義的觀點,撒旦試圖試探基督,并像他對待夏娃一樣成功。基督拒絕接受撒旦的任何誘惑,是人類與上帝的和解,也是基督教關于通往天堂之路的一個非常嚴肅的論據。這部詩歌作品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但許多人認為它并沒有達到精通的程度
《迷失的薩姆遜的激動劑》和《重獲》一起出版,很多人認為這是彌爾頓對他的失明的討論。薩姆森被強迫在肉體上痛苦地勞作,他經常提到智力或精神上的盲目。彌爾頓最后的作品是發表的幾首詩和一些關于發展中的美國政府的文章,他對此非常感興趣,因為美國已經成為清教徒的避風港。他于1674年去世,但他后來在20世紀20年代獲得了榮譽,當時海倫·凱勒成立了約翰·米爾頓盲人協會,幫助盲人接觸基督教材料,并將許多圣經和精神著作轉化為盲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