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曲通常指的是古典回旋曲,它是大型音樂作品中的一個樂章的一種形式。它的特點是一個主要部分,用于開始和結束樂章,并與一個或多個其他對比部分交替重復。通常是ABABA、ABACA或ababababa貝多芬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使用...
                    
                    
                        回旋曲通常指的是古典回旋曲,它是大型音樂作品中的一個樂章的一種形式。它的特點是一個主要部分,用于開始和結束樂章,并與一個或多個其他對比部分交替重復。通常是ABABA、ABACA或ababababa貝多芬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使用了奏鳴回旋曲,這種回旋曲起源于17世紀的法國朗多正如讓-巴蒂斯特·盧利、弗朗索瓦·庫佩林和讓-菲利普·拉莫所實踐的那樣。盧利在歌劇和芭蕾體裁中發展了回旋琴,而庫珀林則專注于大鍵琴。拉莫——也專注于大鍵琴作品——既標準化了形式,又開發了以ABA CDC ABA為代表的三元版本在古典時期,回旋曲開始用于大型作品的第二樂章或最后一樂章,如奏鳴曲或小夜曲。在協奏曲中,這是最后一幕的標準形式選擇。一種結合了奏鳴曲形式的變體,后來被稱為奏鳴曲回旋曲。在1770年代開始使用這種形式后,弗蘭茲約瑟夫·海頓在他的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和交響樂中使用了回旋曲,例如海頓的《G鋼琴三重奏》中的“吉普賽回旋曲”莫扎特在他的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以及許多協奏曲中使用了一個作為最后一個樂章,他的“Rondo Alla Turca”結束了他的鋼琴奏鳴曲11,而費加羅的回旋曲“Non piùandrai”結束了歌劇《費加羅的第一幕》,《費加羅的婚姻》貝多芬在其第一部交響曲、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3《悲愴》和G大調《隨想回旋曲》作品129《失去的一分錢的憤怒》等廣泛的作品中使用奏鳴曲回旋曲回旋曲也被作為一種單獨的形式使用,例如弗雷德里克·肖邦的第一部作品,他的作品1,弗朗茨·李斯特的《朗多幻想曲》,以及費利克斯·門德爾松的鋼琴回旋曲《回旋曲》,作品14隨著時間的推移,回旋曲的使用逐漸減少,然而,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人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例子,例如古斯塔夫·馬勒的《第五交響曲》、貝拉·巴托克的《民謠上的三個回旋曲》、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的《D弦樂協奏曲》,理查德·施特勞斯的《直到尤倫斯皮格爾的勒斯蒂格·斯特雷奇·納赫·塞爾曼韋斯》(Till Eulenspiegels lustige Streiche nach alter Schelmenweise),以朗多的形式命名,取材于《老流氓的故事》(the Old Rogue's Tale)之后,以英語朗多的形式出現
                    
                    
                        
                            - 
                                
                                發表于 2020-08-31 00:36
                            
 
                            - 閱讀 ( 2183 )
 
                                                        - 分類: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