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放大器是產生樂器自然諧波的好工具。一個例子可能有助于演示這一點更清楚:例如,如果所產生的音符是A4,它以440赫茲/秒的頻率共振。在這個基頻的第二個倍數,即880赫茲/秒,我們找到了第二個諧波。在這個基頻的第三個倍數,或者1320赫茲/秒,我們找到了第三個諧波。在這個基頻的第四個倍數,或者1760赫茲/秒,我們找到第四個諧波。這會持續到人耳能聽到的聲音之外。
人類的聽力范圍在20到20000赫茲之間在音樂上,不是談論諧波的實際頻率,相反,我們會從音樂的角度來討論二次諧波與基頻的關系,所以我們可以把二次諧波看成是基頻之上的一個八度,三次諧波是基頻之上的一個八度,四次諧波是基頻之上的兩個八度以此類推,每上升一次,和聲在大三分之一和小三分之一之間交替變化。當大多數樂器演奏時,它們不僅產生一個基音,還可以產生許多和聲最重要的是,這是最容易聽到的吉他演奏,你會聽到這些其他的音符在基調之上。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和聲聽起來并不像是不同的音符-相反,正是這些聲音的組合使一首歌有了獨特的音色。一個唱歌的碗,比如在西藏使用的那些,同時也給出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一個非常純的基頻之上產生了多個諧波。聲音也可以疊加在一個實際上不是諧波的基頻之上。在音樂上,這些通常被稱為不諧和音,對聽者來說可能聽起來刺耳或奇怪。如果它非常接近真實諧波的頻率,聽起來稍微有點不協調,這種奇怪感最為明顯。如果它離基音的實際諧波之一足夠遠,那么這個聲音就被稱為部分音,并且可以用于音樂目的-雖然效果仍然相當怪異,但和聲也可能在人聲中分層,產生一些非常有趣的效果。這通常被稱為泛音歌唱,喉音歌唱是利用嘴作為共鳴室,利用它的形狀和舌頭的形狀來改變聲音,使之成為基本的和聲如果做得正確,這可以產生一些真正驚人的聲音-在圖萬風格的sygyt的情況下,和聲會產生一種刺耳的哨聲,讓人想起鳥鳴,由于基本原理的低沉沉悶仍能聽得見。對和聲的理解對于一個人拿起樂器來說并不是絕對必要的,但它對更好地理解發生了什么非常有幫助對于弦樂器來說,和聲在形成一種動態的、有趣的風格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可以讓音樂家相應地操縱它們,使樂器的和聲以他們想要的方式發出。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