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器是一種電子樂器。現在,電子樂器的早期發展有時會有區別,即:,雖然他們的名字是合成器,但不能實時產生聲音,合成器可以實時工作。作曲機一詞被提議涵蓋早期產品,如1950年代生產的RCA電子音樂合成器?和西門子合成器?在20世紀40年代末由哈拉爾德·博德和休·勒凱恩等人設計的先驅者之后,通過電壓控制實現遠程操作的聲音發生裝置被開發出來,1964年出現了商用合成器,并由此引入唐納德·布克拉的合成器名為"Buchla?",他與作曲家Morton Subotnick合作,Robert A.Moog與作曲家Herbert Deutsch合作的模塊化合成器,以及Paolo Ketoff的Synket。Buchla選擇不在他的樂器中使用合成器這個詞數字合成允許在合成器的軟件中編程補丁,而不是通過濾波器或電路產生聲音,這種技術在1971年進入市場。合成音合成器是在1970年代中期引入的。到了1980年代,產品包括存儲介質上的額外音色樂器數字接口標準(簡稱MIDI)于1983年推出,它為電壓控制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替代品。同年,雅馬哈將MIDI并入其中,創建了一個包含它的數字合成器DX7上世紀80年代中期,微型計算機可以連接到MIDI合成器,音色編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到中期,外部聲音的數字記錄(稱為"采樣")既可用又經濟20世紀80年代,它成為所有電子樂器音色的主要來源,音色的選擇范圍擴大到包括非音樂聲音,以及世界樂器、動物和其他噪音。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