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異氰脲酸酯是塑料的一種形式,也稱為聚異氰酸酯或聚異氰酸酯(PIR),它與聚氨酯(PUR)塑料在化學上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主要應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絕緣泡沫板,也可作為液體或噴射泡沫,吹入墻壁或爬梯空間,作為隔熱材料填充空氣。作為20...
聚異氰脲酸酯是塑料的一種形式,也稱為聚異氰酸酯或聚異氰酸酯(PIR),它與聚氨酯(PUR)塑料在化學上有著密切的聯系,但主要應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絕緣泡沫板,也可作為液體或噴射泡沫,吹入墻壁或爬梯空間,作為隔熱材料填充空氣。作為2011年市場上最新的絕緣材料之一,在美國和加拿大60%的商業建筑中,它已成為首選的絕緣材料,這是因為這種材料所具有的一些特性使其優于其他類型的絕緣材料。
![]()
帶鉆絕緣材料通常放置在電線所在的內墻位置同時,這也要求它們具有耐熱性和阻燃性。聚異氰脲酸酯的熔點超過392華氏度(200攝氏度)。當用作泡沫板時,它是一種由微小的封閉電池組成的材料,含有不易燃、惰性的氫氯氟化碳(HCFC)氣體,這些結構和耐熱性能使聚異氰脲酸酯的最小R值為每英寸5.6至8,標準厚度為2英寸。R值是測量熱流動阻力的行業標準方法,聚異氰脲酸酯R值一般與聚氨酯泡沫塑料相當,但遠優于其他形式的絕緣材料。聚苯乙烯絕緣的R值約為4.3,厚度相當于3.1英寸,玻璃纖維板的R值為3.3,厚度為4英寸,膠合板的R值為1.25,厚度為10.9英寸。聚氨酯塑料和絕緣泡沫自20世紀30年代首次用于軍事和航空航天工業時就開始制造20世紀70年代末,隔熱板和其他隔熱材料在歐洲和珍珠巖上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兩種材料的主要區別在于,聚異氰脲酸酯在沒有隔熱層的情況下通過了工廠互熱式量熱計防火試驗(FM 4450),而聚氨酯則不能。這兩種類型的泡沫都是熱固性塑料,這意味著,一旦制造或噴入某個位置,聚異氰酸酯(PIR)和聚氨酯(PUR)的另一個相似之處在于,它們是由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與多元醇化合物反應生成的。聚異氰酸酯在最終產品中的MDI濃度高于聚氨酯,然而,使用聚異氰尿酸鹽的一個潛在的不利特征是,隨著其老化,它會經歷一個稱為熱漂移的過程。這意味著,在使用的頭兩年內,細胞結構中所含的一些氟氯烴氣體會逃逸到太空中,并被正常大氣所取代,使泡沫的絕緣性能降低約20%。氟氯烴氣體也是潛在的臭氧消耗氣體,盡管它們對臭氧層的影響比全球禁止使用的氟氯化碳氣體要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