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準備工作如何開展呢?智為銘略小編做了整理并進行簡單的基礎性分享:
一、科學系統的學習高新技術企業新政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是一項“系統化+復雜化+專業化”的工作,當前高新技術企業的普遍會存在以下2中模型:
1.企業覺得高新技術申報是材料甚至數據的拼拼湊湊,認定完成后的維護工作存在雜亂、脫節等不合規現象,這部分主要是所得稅優惠的壓力偏小和企業領導層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的; 2.而所得稅因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巨額優惠的企業已經給予了科學的重視,值得鼓勵和學習。
而2016年頒布實施的最新的高新技術企業管理辦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看似降低實則提高了門檻條件,所以提前了解清楚新政策是2018年計劃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當務之急,而當前學習高新技術企業新政是主要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1.高新技術企業申請過程中忽視實際操作問題;
2.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條件被嚴重個體化割裂,嚴重忽視整個體系的內在邏輯關系(例如知識產權跟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之間的關系);
3.高新技術企業申請過程中忽視企業本身全面提升和稅收優惠的核心目的。
二、申請足夠數量的高質量的知識產權
在高企申報中,知識產權與高企認定評審中的兩項評分密切相關(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合計60分)。申請足夠數量與企業主營業務和研究開發活動密切相關的高質量的知識產權是首要核心工作,因為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最終評分和通過概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2016年的新政策對知識產權的評分作出較大調整,數量不再是唯一評分標準,質量不容忽視,這個質量表現在知識產權類型、與產品的相關度、技術先進性等方面(發明專利的得分高于實用新型或軟件著作權);
2.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一般建議1項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等)只能用在1項產品(服務)上,且知識產權必須授權給企業所有。達到滿分檔需要企業平均每年擁有5項或以上知識產權(成立3年以上的企業,至少需要15項以上專利及對應的產品才能達到滿分檔)
智為顧問提醒您:
1.注重發明專利的申請,發明專利受授權時間和授權率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積累的工作(例如2018年初次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現在要申請發明專利并在明年申報前授權是很不現實的,但是可以申請2-3件的發明專利為2021的重新認定做知識產權的儲備,那么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或者軟件著作權并授權成為了首選方案);
2.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時間一般為6-8個月左右,,軟件著作權的授權時間一般在2-6個月左右,注意提前足夠的時間開展申請工作。
三、全面梳理過去3年內的研究開發活動
研發項目立項:研究開發項目是財務部門分配各項研發費用的依據,也是企業申請技術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依據,是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必備條件。企業應當將企業實際將要從事的研發活動,按照規定的標準格式(主要是研發計劃書,小編樂意提供模板)申請立項,經分管領導批準后從事相關研發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證明材料:企業根據研發活動的開展情況,及時做好新技術與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的銜接應用,并提供佐證材料(包括對應用相關技術的軟件產品及高新技術產品的申請,產品質量運行情況的檢測報告)。 注意一點, 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
四、研究開發投入和高新收入的核算
研發費用核算:研發費用核算是指財務部門根據研發機構的研發項目按月對企業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核算,并在各項目間進行分配。準確核算研發費用是建立企業高新技術研發體系的關鍵之一,是準確申報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和申請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必備條件。無法準確核算企業的研發費用,既使獲取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也無法享受稅收優惠。
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核算、軟件產品登記:高新產品收入核算是指財務部門應當逐步分類核算高品和非高品的收入,根據高新技術產品類別分類核算各項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注意發票名稱應當與高品名稱一致,如無法保持一致的,至少在發票上模糊開票,附件清單里注明是哪一類高品收入,以方便財務核算和稅務審核。特別是對于有軟件產品銷售的企業,要及時申請軟件產品登記(提供軟件著作權證書、軟件產品檢測報告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五、高度重視并嚴謹完成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
1.稅務部門加大了對沒有做過加計扣除的企業重點稽查,在需企業提供專項審計研發費用與匯算清繳的研發費金額不一致的情況說明外,還要對企業的研發費用明細帳進行審核,甚至到企業進行實地帳務核實;
2.對專項審計從生產成本中列支研發費的企業,稅務部門對高企評審具有一票否決權(代賬的企業比較容易在這個模塊存在問題);
3.企業的年度報表,若管理費用下對研發費用有單獨列支,建議要達到高企對研發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要求。
智為顧問提醒您: 企業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條件而在2016年1月1日以后未及時享受該項稅收優惠的,可以追溯享受并履行備案手續,追溯期限最長為3年。例如,2017年擬申報高新的企業,如果前三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沒做的,則在2016年年度匯算清繳前可以做三年追溯。
六、研究開發管理制度的建立
根據企業實際及研發機構建立情況,及時建立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企業內部研究開發費用核算制度、企業研究開發人員績效管理制度。
這篇文章來自于蘇州智為銘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www.key-way.com),智為—智有所為,您身邊資深的科技項目申報咨詢服務專家,致力于提供創新創業扶持政策一站式解決方案,用智慧點亮創新中國!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根據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協調小組“關于組織申報2018年度高新技術企業的通知”(蘇高企協辦〔2018〕1號),蘇州市科技局制定了針對蘇州市企業的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相關要求,企業認定的申報范圍為: 1、在吳中區、相城區、姑蘇區行政區域內注冊成立一年(365個日歷天數)以上的居民企業(其他地區轄區內企業由各地科技部門組織申報)。 2、凡2015年經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協調小組認定或復審通過的高新技術企業,根據《認定辦法》的規定,至2018年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滿。企業如需再次提出認定申請,按本通知規定辦理。 3、高新技術企業名稱發生變化的,須先完成高新技術企業名稱變更,再進行認定申請。企業應按照《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更名操作規程(試行)>的通知》(蘇高企協辦〔2017〕6號)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更名材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已失效的,不再辦理更名手續。
···································^^····································
今日,蘇州市科技局發布了關于2018年蘇州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的申報通知,以下為入庫企業須同時滿足的條件: 1、企業為在蘇州市注冊成立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2008年至今未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5%; 5、企業近兩個會計年度(實際年限不足兩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入庫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各有關單位:
為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根據《蘇州高新區支持企業研發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知識產權清零計劃)》組織開展2020年度區企業研發能力提升(知識產權清零計劃)項目申報工作,現通知如下:
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應為在高新區注冊成立1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2.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3.企業在蘇州高新區內有固定社保人員,在蘇州高新區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10%,企業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3%以上;
4.企業具有研發能力提升需求,A類申報項目時無專利、軟件著作權授權。
5.企業近兩個會計年度產品(服務)實現銷售較好。
組織方式
本次申報工作面向蘇州高新區組織,經企業自主申報、專利評估、綜合評判等環節,對符合基本條件的企業擇優遴選。
對入選企業,每家企業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資金支持,包括60%的先期支持和40%的項目后補助,用于企業補齊知識產權短板、高企培育相關工作及投入進一步研發活動。先期支持資金規范用途,由企業提供憑證申領,后補助資金在項目驗收通過后可一次性撥付。
企業申報后立項的,獲批兩年內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通過,期間新增知識產權達到要求的,可直接申請驗收通過;企業通過項目支持,財務、研發能力、知識產權等方面達到要求的,可申請驗收;項目獲批之日起三年內未通過驗收的,項目終止。
申報材料
1.企業研發能力提升(知識產權清零)項目申報書。
2.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研究開發費用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近一個會計年度),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3.附件材料(材料1~5必須提供,材料6由企業自主提交)
(1)企業信用承諾書;
(2)企業營業執照;
(3)企業近兩個會計年度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具備條件的,也可提供“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兩個會計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
(4)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包含:企業職工人數情況表、科技人員名單及其工作崗位明細、社保繳納人數證明材料(蘇州市參保單位社會保險費結算表);
(5)近兩個會計年度主要產品銷售明細,相關合同、發票、及說明材料;
(6)其他輔助材料,如:企業申報上年度納稅申報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落實研發加計扣除有關材料等,由企業視情況提交。
材料報送
項目常年接受申報,分上、下半年組織評審,本次接受A類企業申報,2020年10月30日前提交的納入第一批評審,材料按上述順序裝訂一式四份,并在封面加蓋公章。
業務咨詢:
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局高新技術處
施榮 68751522
蘇州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處
陳廣杰 68754982
蘇州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企業服務科
孟祥璟 68251021
材料受理:
江蘇國際知識產權運營交易中心 (蘇州科技城學森路9號2幢B座1樓)
趙健 62895750
附件下載
附件:
1.企業研發能力提升(知識產權清零)項目申報書
2.企業信用承諾書
3.企業職工人數情況表
4.蘇州高新區支持企業研發能力提升(知識產權清零)工作方案(試行)(蘇高新科〔2020〕110號)
- END -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