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高企須知:怎樣申報高新企業?高企申報條件 襄樊高新區的發展歷程

    怎樣申報高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有哪些申報條件?2018年的高新企業申報工作在7月已經結束,小編好不容易在閑下來的時間里給大家科普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及辦理流程需要知...

    高企須知:怎樣申報高新企業?高企申報條件就是這么簡單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怎樣申報高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有哪些申報條件?2018年的高新企業申報工作在7月已經結束,小編好不容易在閑下來的時間里給大家科普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及辦理流程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概述: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又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方法》規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一、高新技術企業有哪些申報條件?

    1、基礎條件

    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滿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知識產權情況,6個以上(含)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或者1個以上發明專利。至少要提供一個產品的測試報告。

    2、人員要求

    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人數>10%。

    3、產品收入

    上一年度的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4、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

    (1)銷售收入<5000萬元,≧5%;

    (2)銷售收入5000萬元~20,000萬元, ≧ 4%;

    (3)銷售收入>20,000萬元, ≧ 3%

    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全部研發費用 ≧60%。

    二、怎樣申報高新企業?

    1、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2、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②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③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④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數的比例說明;

    ⑤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⑥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3、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4、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正邦科技擁有多年的科技項目申報實戰經驗,多年來已經成功幫助上百家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知識產權貫標、高新技術產品認定以及獲得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科技攻關等數十萬至數百萬不等的科技政策資金補貼。我們的專業服務獲得了企業的一致好評,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

    襄樊高新區的發展歷程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襄陽高新區位于襄陽市區北部,縱貫油坊崗東風公司襄陽基地,毗鄰襄陽火車站和飛機場;316國道、207國道穿境而過,魏樊、孝襄、漢十、襄荊四條高速公路在區內交匯,區位十分優越。轄區控制面積96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12.33萬人,政策區面積7.5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29.41平方公里,建區面積17平方公里,是襄陽市1995—2010年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中的中心區域,也是我國汽車工業、軍工企業的聚集地和鄂、豫、渝、陜毗鄰地區技術、智力最密集地區。 建區13年來,襄陽高新區秉承“實現產業化、發展高科技”的發展理念,堅持“項目興區”、“科技強區”戰略,不斷創新管理服務體制,優化運行機制,完善“親商、安商、富商”政策,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引進了一大批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目前,區內注冊企業已達970家,其中工業企業350家,規模以上的企業73家,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企業158家,經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49家,美國康明斯、法國標志雪鐵龍、日本日產、臺灣裕隆等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在高新區落戶。聚合了全市8家軍轉民大中型科技型企業和“東風汽車”、“東風儀表”、“湖北新華光”、“中航精機”等4家上市公司,初步形成了“兩大園區、三大基地”的產業格局,即以汽車產業為主體的汽車工業園區,以軍工機電、高科技產業為主體的高新技術園區;以東風汽車公司襄陽基地為龍頭的汽車整車、動力、研發及零部件產業基地,以湖北新華光信息材料股份公司為龍頭的全國最大的特種光學玻璃研發、生產基地,以航宇救生設備有限公司為主體的全國最大的航空救生裝備研究、設計、實驗和制造基地。 2005年,高新區實現GDP 82億元,同比增長57.7%;實現工業總產值307億元,同比增長79.6%;實現工業增加值76.8億元,同比增長56%;實現營業總收入262.6億元,同比增長409%;實現自營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同比增長55%;實現全口徑稅收23億元,同比增長98.3%;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全年共引進、儲備各類項目78個,總投資41.6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12個, 5000萬元至1億元的項目16個,1000萬元至5000萬元項目14個。在這些項目中,有外資項目20個,汽車產業項目27個,高新技術項目18個,產業特色進一步凸現。

    ···································^^····································


    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由南北對峙,夾漢江而競秀的古城襄陽和主埠樊城組成。現轄4個縣,3個市,2個城區和3個開發區,他們是:襄陽縣、棗陽市、宜城市、南漳縣、保康縣、谷城縣、老河口、襄城區、樊城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汽車產業開發區和魚梁洲生態旅游開發區。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40萬。 襄樊高新區是鄂西北地區最大的經濟、商貿、金融、科教中心。全市現有歷空文物保護單位111處。楚國文學家宋玉,漢光武帝劉秀,三國時期政治軍事家諸葛亮,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宋代書畫家米蒂等,都在此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襄樊高新區所位于的襄樊山青水秀,風景優美,名勝很多馳名中外的襄陽臺隆中、鹿門寺、古城墻、四季如春的南國避暑山莊薤山等,不僅歷代文人雅士流連往返,而且吸引了當今越來越多的中外游人。 襄樊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一條漢江,二座飛機場,三條鐵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暢通無阻的郵電通訊使襄樊離世界越來越近。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門類齊全的工業基礎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奠定和鞏固了襄樊作為鄂、豫、川、陜毗鄰地區30萬平方公里經濟中心的地位。襄樊農業正向著產業化方間迅猛推進;工業已形成了以汽車、紡織、服裝、輕工、化工、建材、機電工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襄樊高新區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對外貿易日新月異。隨著襄樊海關的設立,鐵路二類口岸的開通,加上原有的商檢、銀行等對外貿易服務部門,使得襄樊的對外貿易環境日臻完善。目前空市擁有各類外經貿定業68家,其中:國有專業外貿進出口公司13家、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48家、科研院所3家、外經企業3家、商貿企業1家。自1988年開展自營進出口業務以來,累計出口供貨200億元,累計自營出口創匯6億美元。全市出口商品已發展到13個大類、300多個品種,涌現出了一批年出口額過百萬美元的拳頭產品:芝麻、活大豬、活牛、豬腸衣、香菇、黑木耳、中藥材、印花布、工作服、禮儀手套、維生素b1、軸承、集裝箱角件、盆屬硅、黑鐵絲、工藝柳制品等,產品遠銷歐、美、日等50多個國家或地區。一大批出口骨干企業正發揮著龍頭作用,襄樊市國際貿易公司、機械、糧油、土畜產進出口公司、湖北化纖、襄棉集團、華中制藥、襄陽軸承、襄陽服裝實業,谷城金洋、谷城精鑄等進出口企業的年出口貿易額已超過百萬美元。 襄樊高新區奉行“平等合作、真誠互利”的宗旨,熱忱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考察觀光,治談貿易,投資興業,并借天下英杰之力,共創美好明天。

    ·······································································

    襄陽高新區嚴把審批審核關!28家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作為襄陽市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高新區在疫情防控戰中不僅要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還要盡快掃清防疫戰場,騰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如何兼顧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3月8日《黨風政風熱線》“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詳細介紹。

       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高新區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陳四季:目前,高新區的防控形勢呈現積極向好的態勢。1月21日,高新區管委會決定建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成立防控指揮部,制定了以社區網格為最小作戰單元的“四級包保”責任制。從1月24日,全區開展居民大排查,累計排查武漢返襄人員6942人。在重點區域管控全覆蓋方面,對出院患者集中隔離。為了解決小區封閉后,群眾的生活保障問題,高新區首創了網上下單,線下配送移動“菜籃子”工程。目前已覆蓋6個鎮辦、47個社區、13個村委會、418 個小區和村組。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讓“不能停”的企業安全生產,讓必需生產的企業有序復工。

       疫情過后,我們將補齊短板、加快轉型發展,提高抗風險能力。已籌劃了一批衛生防疫和健康養老項目,推進健康高新建設。加快推進市一醫院高新分院建設,加快推進團山和七里河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面完善公共醫療服務體系。已籌劃了一批簽約和開工項目,并制定了對復工復產企業的扶持政策和防疫輔導方案,待疫情過后就開足馬力,將損失降到最低。我們還將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智能制造等新產業、新業態,夯實防御風險的產業基礎。

        高新區經濟貿易發展局副局長駱作林:高新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抓好轄區群眾生活保障供應工作。完善“移動菜籃子”供需鏈條,讓群眾舒心。探索推出“4+配送”模式,全力保障居民必須生活用品需要。統籌生活物資儲備,讓群眾安心。轄區麥德龍購物廣場、武商長虹路店、好鄰居萬達店、好鄰居悅活薈店等超市糧食蔬菜水果、禽蛋肉類備貨充足。優化配送平價蔬菜包,截至3月7日晚,已將39957份平價蔬菜包分送到居民手中。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高新區提前謀劃,周密聯動,有計劃有步驟推進企業恢復生產經營。認真落實省、市的相關規定,3月10日以前,企業復工復產需要達到“三必須”“五到位”的要求。嚴把“審批審核關”,發布《高新區“四上”企業復工復產申請審批流程圖》,公布咨詢電話,指導企業做好復工準備和申請。強化屬地管理、部門監管和企業主體三個責任,構建企業復工指導、“一對一”跟蹤服務、四級聯防聯控監管三項制度。截止3月7日,全區已批準復工復產企業達到28家,整體運轉良好。

       高新區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王江霖:在返襄、離襄工作上,高新區防控指揮部高度重視,成立了高新區分管領導牽頭的交通保障專班,并依據省、市兩級實施方案,制定并對社會各界公布了高新區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返襄、離襄跟蹤服務管理實施方案和操作實施細則,明確了審批標準、范圍和流程,以及區、鎮辦、社區三級相關服務聯系人姓名、電話。目前我們按照政策規定,主要受理范圍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各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參與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人員、保障城市運行、涉及國計民生等九大類的工作人員。該類人員在返襄、離襄時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到達地的單位或社區(村)的同意;二是到達地縣級或及其以上防疫指揮部同意;三是居住地所在的疾控中心辦理的健康證明;具備以上三個條件,即可返、離襄。第二階段是符合復工條件的企業單位返崗人員。根據鄂防指發【2020】87號文《關于做好省內必需返崗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工作的通知》,主要受理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相關企業的返崗人員。

       主要審批流程:由用人單位提出返崗申請,報至高新區指揮部審核。由我指揮部將審核意見反饋用工單位,用工單位通知返崗人員通過“鄂匯辦”APP或“支付寶”網絡平臺申請健康碼;同時我區將返崗人員名單逐級上報至省指揮部,由省指揮部逐級轉至現住地縣(市、區)指揮部;再由該指揮部通過電子政務外網訪問省大數據能力平臺,對相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查詢,負責出具隔離滿14天的健康證明,并逐級反饋至省政務辦。省政務辦據此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放“綠碼”。“綠碼”作為返崗通行證明,全省各地通用、互認。對目前在省外的必需返崗人員,可參照上述工作流程辦理。下一步,將繼續壓緊壓實工作責任,通過線上線下并舉,點對點服務,24小時服務熱線等方式,切實做好高新區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服務保障工作。

       高新區黨工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煒:疫情發生以來,高新區組織人社部門創新工作方式,克服疫情期間帶來的交通不便利、對公業務停辦等問題,確保養老保險等常規經辦工作正常開展。截至目前,共發放2063人次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019.96萬元,發放25688人次城鄉居民養老金315.45萬元,發放2452人次被征地農民養老金132.11萬元。

       雖然因疫情暫停了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但卻堅持網上招聘活動不打烊,一方面開展轄區用工需求及返鄉務工人員就業意愿調查,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和推送企業用工信息,開展線上“春風行動”招聘活動,為用工企業和求職人員搭建線上供需對接平臺。截至目前,已舉辦網絡招聘會3場,共有300多家企業發布崗位需求7000多個。通過線上平臺宣傳補貼政策,引導企業和居民通過線上平臺進行申報對接。截至目前,共55家企業300多名大學生申報大學生就業補貼,涉及補貼資金200萬元;共為30名人員辦理一次性創業補貼,涉及資金15萬元。

       為做好滯留在鄂外地人員的服務保障,我們迅速開展“摸清底數、精準分類、健康體檢、及時救助、完善手續”等工作,并公布服務電話,按照“誰接電、誰回訪”的原則,加強群眾電話的記錄和回訪工作,確保第一時間溝通解決。截至3月5日,共受理信息4425條,解決就業安置5人、實施就業幫扶2人。在轄區“三三賓館”設置了“高新區滯留在鄂外地人員服務保障安置點”,對生活無著落、確有困難的外地人員提供食宿、醫療、文化等基本生活保障,目前已安置救助18人。此外,還出臺激勵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20條措施,激勵一線人員敢于擔當、沖鋒在前。

       高新區招商局副局長曾麗麗:疫情爆發后,高新區招商局積極應對,轉變方式,開展“網絡招商”。主動與客商電話、微信聯系,宣傳襄陽防疫措施和效果,展示襄陽的服務能力和營商環境;通過互聯網平臺,繼續發揚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親情招商等優勢,收集招商信息,新儲備在談項目十多個;加強與重點在談項目的聯系對接,每周督辦更新一次在談項目進展,加快項目推進;已明確投資意向的項目,加強網上溝通協議條款,確保盡快正式簽約。

       疫情對傳統產業形成巨大沖擊,對于數字經濟、智慧經濟、共享經濟、創意經濟等新經濟業態將帶來巨大發展空間,智慧城市、電子商務、云制造、5G應用、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將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也是高新區經濟轉型的方向,招商局借此機會正在開展產業招商研究,形成調研報告,為疫情過后高質量招商打基礎。截止目前,高新區1-2月共簽約項目17個,總投資59.88億元。所引進項目涵蓋生物醫藥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裝備制造產業、商貿及服務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造健康高新,重點引進生物醫藥項目。此外,還有14個準備簽約的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