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則不滿足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資格:
1、高新收入指標
?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展研發活動,形成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要求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低于60%,意味著不符合根本性條件。
例:某股份有限公司,確認的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共6個,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41.27%,沒有達到比例要求60%以上,則不滿足高企申報條件。
2、高新技術及產品不符合領域
生產國家違禁品,例如康泰克,從藥物中提取出麻黃堿,即使技術很高、很精密,也不能申報高企。
? 典型問題:
企業產品不符合領域
研發項目或高新技術產品不屬于申報領域
RD表和PS表未達到三級目錄
未注明四級領域
RD和PS與申請高新技術領域不符
上述不符合項在被發現后必然連鎖反應,導致高新技術產業收入占比不達標,從而會致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失敗。
? 問題分析:
通過分析上述問題可以發現,企業因為技術領域問題導致認定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類:
第一,企業的技術或產品在國家重點支持領域的明確排除的范圍內,往往領域目錄中明確列出的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技術,必然直接被否定。
第二,屬于新技術,之前的領域還沒有囊括,找不到明確的對應,企業容易對應到似是而非的領域中。
第三,企業匹配自身的領域不夠具體和準確,屬于操作和判斷性的錯誤。
? 建議:
最新出臺的國家重點支持領域有比較大的調整,但“重點不支持”的領域顯然只增不減,對于存在上述第一類情況的企業,如果想申報高企,必須開展必要的技術戰略轉型升級。
對于原先未能匹配到合適技術領域的企業,而現在領域調整后找不到的企業而言,可以采取的辦法除了往最接近的領域上匹配之外,技術的轉型升級工作必須提上議事日程。
對于領域匹配得不夠精確的企業,首先提高對于領域選擇重要性的認識,高精尖的技術選錯了領域都是致命的,同時申報的企業必須認真對比和研究最適合、最精準的子領域。
3、企業類型
不屬于企業法人,例如分支機構、辦事處、分公司、個體經銷商等等,不具備法人單位資格,不能申請。并明確規定,港澳臺地區企業不允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4、研發費
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為:
①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低于5%;
②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低于4%;
③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低于3%。
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低于60%,則不符合高企申報條件。
部分工業制造類企業的研發費中,人員人工占研發費用總額的比例過高,超過60%,費用絕對額大。非軟件類企業人員人工費比例過高,研發費用歸集不合理。
5、企業發生重大事故
申請認定前一年內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例:某礦業因去年6月發生環境事故,導致“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被取消,致使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由15%調整為25%。
所以企業要注意生產過程中防范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的法律風險。重大安全、質量事故屬于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法律風險,要求企業不僅要重視企業效益,同時更要重點安全生產和產品的質量,否則同時會面臨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五年內不得重新申請。
例:某生物制品公司因生產11批凍干人用狂病疫苗存有故意造假之嫌,被撤銷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格,并且5年內不再受理其認定申請。
6、知識產權
特別強調,企業無知識產權,或知識產權數量不足,如果要申報高企一定要提前布局準備。
實用新型專利通過的周期為一年左右,發明專利通過的周期更長,要1年半到3年。大多數知識產權數量不夠,又急于申請高企的企業想保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項加分最快捷的辦法就是選擇轉讓、申請專利或者軟著申請。
企業純粹為了申報高企而申請軟著,知產關聯性低,甚至軟著與研發項目和產品的關鍵技術完全不搭界,張冠李戴,這就導致企業知識產權評分不高。
溫馨提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一個專業度極高,比較復雜的申請工作,需要準備的材料也非常專業、完整。2020年高企認定申報準備季已經開啟,有這方面需求的企業可以找智達國際認證,先免費做一個高企申報方案評估,盡快享受政策福利。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1、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對符合規定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可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后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國家規定,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 2、實施“科技小巨人工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由中小企業創新專項資金給予資助。市和區、縣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或融資擔保 3、對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從認定之日起三年內,上繳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的地方收入部分,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之后二年,給予減半扶持。 4、經認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從認定之日起五年內,上繳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的地方收入部分,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之后三年,給予減半扶持。
···································^^····································
1、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對符合規定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可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后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國家規定,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 2、實施“科技小巨人工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由中小企業創新專項資金給予資助。市和區、縣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或融資擔保 3、對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從認定之日起三年內,上繳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的地方收入部分,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之后二年,給予減半扶持。 4、經認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從認定之日起五年內,上繳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的地方收入部分,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之后三年,給予減半扶持。 5、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的企業從外省引進大學以上學歷(有相應學位)且緊缺、急需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創新團隊的,引進人員的配偶(含農業戶口)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隨調、隨遷來滬。
···································^^····································
具體還沒有出來. 根據今年的經驗,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應該也會從1月份開始申報,到9月20日截止.那么,現在2019年9月份就開始準備2020年高企的申報,是不是時間還早,可以等到申報開始了再去準備材料呢?當然不是!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必須提前至少半年開始規劃,準備申報材料.那么,申報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具體需要提前準備些什么呢? 1、梳理財務數據 財務數據指標是高新評價中比較重要的部分,也是企業可以通過提前梳理準備從而獲得高分的一個部分,屬于可以無需增加其他成本就可以提升評分的利器.高新評價體系中財務指標分為銷售收入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另外一部分是研發費用占比,建議各位企業朋友們盡早提前規劃,避免不應該的失分,從而提高高新認定通過率. 2、布局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申請時間較長,發明專利申請周期為2年左右,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周期為8-14個月,軟件著作權申請周期大概兩個月.關于是否企業究竟如何搭配知識產權類型,主要還是依據企業的產品/服務的技術要點在哪里確定.高新評分標準中,有將近70分評分直接或者間接的與知識產權掛扣,毫不夸張的說,知識產權布局得好與不好,直接影響高新認定的結果. 3、理清人員關系 人員關系也是高新認定中的重要部分,公司總人數如何界定?兼職人員算不算公司人員?哪些人員屬于科技人員?哪些人員屬于研發人員?人員比例是否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該如何去調整?這些人員關系問題都是需要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準備工作中去整理清楚的. 4、規劃好研發項目 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完善的研發機制,可以滿足持續研發的過程.確定研發項目名稱、所屬高新領域、數量和研發時間段.同時,配合研發輔助賬歸結研發項目費用. 以上這4點只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準備工作的大致概括,具體展開出來還有許多細節必須要注意.對于大部分選擇自己申報高新技術認定的企業而言,由于缺乏經驗和技巧,導致申報失敗的例子并不少見.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01
領軍企業
基礎條件
1.在嘉興注冊、納稅,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制造業企業;
2.依法經營,近兩年內無重大安全生產、質量、環保事故發生和不良誠信記錄,績效評價B類及以上;
3.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走在行業前列,資本結構合理,法人治理能力強;
4.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團隊,有清晰的發展戰略和實施計劃;
5.企業主要負責人具備企業家精神和愛國敬業、遵紀守法、創業創新、服務社會理念。
具體要求
1.企業規模。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原則上30億元以上,且近三年年均繳稅增長超過10%的企業;
2.資本運作。在本行業中企業的規模、技術與效益處于領先地位,有資本運作條件和能力的上市、掛牌等企業;
3.行業地位。市場占有率居同行前三,品牌在同行業中有較高影響力。
02
瞪羚企業
申報條件
1.在本市轄區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制造業企業,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或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優先,已股改企業優先。
2.符合國家和省、市產業政策,對數字經濟、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時尚產業和航空航天等領域企業進行重點培育。
3.企業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且原則上近兩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幅30%以上、利稅平均增幅25%以上。
4.企業信用良好且近兩年內無重大安全生產、質量、環保事故發生。
申報方式
申請企業請于9月16日開始登錄嘉興市企業服務綜合平臺(jx.96871.com.cn/)或企業碼(惠企政策嘉興兌付專區)進行在線申報(9月28日在線申報系統關閉)。
咨詢熱線
企業在申報過程中,若有疑問可撥打:96871。
來源:嘉興經信 企業處(人才工作處)
掃描二維碼
關注更多精彩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申報通道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