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標記【脈】表示來源于脈脈,【勾】表示來源于拉勾。 深圳 50k以上 【脈】 系統測試工程師-T3.2及以上 騰訊 測試開發工程師-T3 騰訊 測試主管-T3 騰訊 【勾】 互聯網...
測試薪資水平一覽 - 深圳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以下標記【脈】表示來源于脈脈,【勾】表示來源于拉勾。
深圳
50k以上
【脈】
系統測試工程師-T3.2及以上 騰訊
測試開發工程師-T3 騰訊
測試主管-T3 騰訊
【勾】
互聯網測試專家 某公司
30k-50k
【脈】
系統測試工程師 騰訊等
云高級測試工程師 騰訊
資深測試開發工程師 阿里巴巴等
測試總監 某公司
【勾】
測試總監 某公司
測試中心總經理 某公司
測試主管 萬科
高級測試經理/測試總監 某公司
15k-30k
【脈】
系統測試工程師 騰訊等
云測試工程師 騰訊/華為
測試開發工程師 騰訊等
自動化測試工程師 順豐等
安全/滲透測試工程師 騰訊/360等
大數據測試工程師 華為
性能測試工程師 某公司
前端測試工程師 平安
測試經理 騰訊/華為等
【勾】
測試工程師 平安/京東
10k-20k
【脈】
高級測試工程師/測試工程師 騰訊/用友/迅雷/中軟等
滲透測試工程師 某公司
高級移動測試工程師 天虹
【勾】
QA 友金所
測試工程師 眾安保險等
測試組長 隨手科技
測試經理 某公司
性能測試工程師 某公司
7000-15000
【脈】
軟件測試工程師 中軟/文思海輝/軟通等
硬件測試工程師 優必選/中軟
手機測試工程師 中軟
自動化測試工程師 金蝶
性能測試工程師 某公司
【勾】
測試工程師 某公司
測試開發工程師 某公司
·······································································
現在深圳軟件測試機構,哪家口碑好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至于我的建議就是 學個數據庫(sqlserver)和基本的測試流程 就可以嘗試面試基本的黑盒測試了。
至于參加培訓,出來找軟件測試的職位,不是很靠譜。很多公司的hr其實是排斥有培訓經歷的,除跟培訓機構有合作關系的企業
···································^^····································
可以來北京郵電大學學習!全日制學習!校內免費住宿!
···································^^····································
我知道的成都就只有川軟教育在培訓軟件測試的,而且培訓的還是最好的學校哦,口碑很不錯的哈,我也是從他們學校培訓出來的,所以建議你也可以到他們學校親自了解一下的哈,地址:成都一環路西二段溫哥華廣場15樓
·······································································
青島聯手深圳,濟南百萬房補,招攬人才下一步拼什么?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019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文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大城市落戶門檻;2019年12月28日,青島城投和深圳人才集團合資成立青島人才集團。本月1日起,濟南市開始實施最新人才購房補貼,最高補貼100萬,符合條件的博士碩士可分別申請15萬、10萬房補。與濟青兩地同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這個量級的城市,還有西安、蘇州、合肥、大連、廈門等。濟青兩地最新動作意味著,在零門檻落戶將成為標配后,不斷加碼的補貼政策會是人才大戰的終極決戰嗎?2019年12月28日,青島城投和深圳人才集團合資成立青島人才集團。據悉,青島人才集團定位不僅服務于整個青島市,而是打造成為北方人才服務儲備庫,它的成立被視為青島學深圳的又一重要成果。
青島人才集團落戶于市北區的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這是市北區又一座稅收“億元樓”,目前已吸納64家知名人力資源機構入駐。此次青島城投牽手的深圳人才集團,素有“灣區獵手“之稱。
2018年深圳人口凈流入高達49.67萬,遠超國內其他城市,這離不開深圳的人才政策,也和深圳巨大的人才吸引力有關。深圳市人才集團成立于搶人大戰各地開始 “上陣肉搏”的2017年11月,前身是深圳市人才交流中心,深圳人才集團對照深圳產業發展需求,為企業提供從高端獵聘服務到人才引進、人才測評、人才培訓等全產業鏈服務,并出資1億設立深圳千里馬國際獵頭有限公司,瞄準諾獎獲得者和院士等高端人才。這家“國字號”搶人有多猛?2018年,深圳人才集團提出“三個一百”構想,選取一百家知名企業開展深層次合作;聘請一百名人才大使發揮行業領軍人物優勢,形成尖端人脈網;聯系一百所重點高校,整合優秀在校生和校友資源,全程跟蹤出國深造的畢業生,為深圳儲備人才。2018年4月,深圳人才集團董事長幸輝率隊奔赴成都,一口氣與西南交大、西南財大等5所西南知名高校簽訂戰略協議。深圳人才吸引力有多強?從兩場招聘會可見一端。去年4月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的中高級人才招聘會,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眾多中國500強企業、國企、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的高端崗位涵蓋5G、智能制造、IT、新能源、新材料、電子通訊、房地產等60多個行業,多集中在技術工程師、算法研究員、運維總監、區域經理、法務總監等技術型、創新型、管理型崗位。去年10月,千里馬國際獵頭有限公司承辦的深圳市屬國企校園招聘活動上,深投控、深圳地鐵、機場集團、鹽田港集團等40家市屬國企組團進京攬才,北大、清華、人大、北航、南開等北京及周邊省市30多所高校3000多名應屆畢業生到場參會,碩士以上學歷占90%以上。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及人才流動報告》顯示,2019年三季度粵港澳大灣區求職者同比增速達36.89%,高于招聘需求人數的同比增幅(11.5%),人才由供不應求轉變為供過于求,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均為凈流入,流入大灣區的人才42.01%流入深圳,28.56%流入廣州,本科生占46.99%,專科、本科、碩博及以上計達88.44%。此次在青島人才集團揭牌儀式上,青島城投集團董事長邢路正強調,深圳人才集團的加盟將形成青深兩地人才交流互動平臺,推動南北人力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促進兩地間人才的合理流動與調節使用。千億產業全面開花人從哪里來?
產業調整下的“人才荒”
上述數據顯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巨大虹吸效應,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導致人才競爭上的不均衡。這種情況下青島牽手深圳,使大灣區的人才紅利輻射到青島,不失為一種積極政策。在產業調整和升級關口,人才供應與需求的不匹配狀況尤為突出,這在全國是普遍現象。上圖為2019年流入濟南人才數量最多行業TOP10行業,機械/設備/重工行業這一濟南傳統優勢行業流入量最大。(數據來源:齊魯人才網)
上圖顯示了2019年從濟南流出人才TOP10大就業行業(數據來源:齊魯人才網)。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成為濟南外流人才最多行業,作為新經濟代表,這一行業的人才在各地都是爭搶對象。濟南市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數據看,濟南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9.8%,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增長159.3%,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增長4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8%,“十強“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發展迅猛。目前,濟南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兩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已雙雙突破3000億元。2019年12月29日,青島市市長孟凡利在央視《對話》欄目有關營商環境話題中,給青島市場環境和人才環境打了89分,給金融環境打了90分。
2019年青島接連發起15個攻勢,在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國際航運、貿易金融、現代海洋、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全面開花。“和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相比,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人才。”上月29日,青島市市長孟凡利在央視《對話》欄目中透露,2019年青島引進的人才預計會超過25萬人。青島現在人才總量200多萬,力爭在三四年吸引100萬人到青島工作。
濟南市2019年9月2日出臺的《關于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中顯示,力爭5年時間,使大學生留濟數量達到100萬。2019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達834萬,其中濟南15.14萬,青島10.61萬人,合肥15.47萬人、鄭州22.47萬人、成都18.72萬人。從2019屆高校畢業生留存率來看,成都最高,為76.2%,濟南65.81%、青島64.25%。統計局數據公報顯示,2018年,濟南市人口凈流入13.92萬人,青島10.43萬人,排名前五的分別為深圳49.67萬、廣州40.6萬、西安38.7萬、杭州33.8萬、成都28.53萬。在零門檻落戶幾乎成為標配后,未來,在城市群和都市圈競爭中,城市人口所占權重會越來越高。 (圖片來源:真叫盧俊微信公號)
政策針對對象、生活補貼力度、房補力度、落戶開放程度、引才規模、政策頻次、財政資金保障力度、政治保障力度……在這些招財才引智的關鍵指標上,每一個城市都不敢放松一步。
要達到引才留人“100萬”這個目標,這意味著濟青起碼要緊追西安、杭州、成都,在這個陣營爭一爭。放眼北方,搶人難,留人難是各大城市的通病,在城市群競爭態勢越發凸顯勢態下,尤其是最近成渝雙城經濟圈被國家點名后,濟青如何破局?誰在推高政策泡沫?
人力資源服務業連續3年20%高增長
近期,濟南市首次提出建設以濟南為核心的黃河下游城市群后,加強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聚集,是提升城市能級的必由之路。
2019年,濟南市就業人口首破500萬,來自齊魯人才網數據顯示,2019年,在實施強省會戰略后,濟南人才流入量明顯上漲,人才流入比為2.23,即外地每向濟南市流入2名人才,才會有1名濟南人才流出,流入濟南的人才86.67%源于省內,外地人才中河北河南黑龍江三省成主要“輸血基地”,高校畢業生中,北京成濟南的“第一輸血地”。2019年濟南市流入人才按省份排名圖示(數據及制圖:齊魯人才網)
人才存量和增量都是一定的。在人力資源業內人士看來,大學畢業生更多被視為“為未來儲備人才”,這一群體在當下的作用是貢獻巨大消費能力,特別是消化地方存量房上。諾獎獲得者、院士……這些金字塔頂人才被各地追捧,但頂級人才數量有限,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兩院院士共1775人。 現任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被曝自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后頻繁建立院士工作站。長江日報統計發現,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李兆申建立、共建的院士工作站(室)多達89個。幾位在業內炙手可熱的“大牛”被曝在一個地方最多干半年,流動頻繁的10年跑了17個地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在搶人大戰高峰期的2018年,國內人力資源服務業總收入達1.77萬億元,連續3年保持20%的增長率,完美逆襲經濟周期,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達3.57萬家,舉辦招聘會23.48萬場。各地2018年人力資源服務業營收,上海4000億,北京超3000億,深圳569億、杭州404.6億。人力資源服務業營收反映了當地人才流動的活躍性,而政策泡沫下一些獵頭公司幾乎成了“人才搬運工”,造成惡性競爭,導致人才政策更不穩定。此次,青島和深圳聯手成立青島人才集團,很多網友留言,對青島的人才政策建言——一方面青島大力引進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我們要給青島的孩子營造成為人才的學習環境,創造更多讓青島孩子成為人才的機會,為我們青島的大發展,儲備更多的本地人才。
人才工程、人才梯隊建設不能急功近利。外地人才要引進,本地人才更要去發現,挖掘、培養!用好當地人才,外地人才自己就會來!
希望務實。引進人才,先要有留住人才的土壤,沒有土壤,那就是揠苗助長,不要本末倒置,優質的企業是留住人才的唯一路徑。另外,別被‘人才’晃了眼,培育優良的技術工種人才,才會有肥沃土壤。
招攬人才,引才固然重要,但善待本土人才,盤活人才存量同樣重要,存量增量兩手都要硬。
濟南試驗:盤活人才存量,
9名專家憑“身價”融資3000萬
近日,在濟南,一套人才大數據評估系統讓9名專家憑“身價”融資3000萬的新聞,讓山東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同信息“)一下成為被關注的焦點。這家創立于2011年的科技公司從事能源智能計量儀表及系統研發,創始人耿哲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濟南市首批千層次創業人才,山東計量測試學會流量計量專業委員會委員,擁有60多項專利和著作權。2018年11月,耿哲因參加了習近平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座談會上反映了民營企業融資難題。這幾年因為融資難,和同信息賬面上一度只剩下1.99萬元。回到濟南后,有十多家金融機構找上門來要給耿哲貸款,結果發現耿哲自己的房子已經抵押了,廠房是租的,沒有抵押物,就沒法貸款。2019年10月,濟南高新區的全國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幫耿哲對接了物聯網方面的技術專家吳天文教授和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專家,與和同信息技術團隊打磨出分布式能源塔技術;找來山東工研院對這項技術進行評估,之后又拉來濟南熱力集團來檢測市場認可度。這個平臺有一套能給人才精準定價的“人才有價”評估系統,人才團隊據此可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授信,獲得融資,并且不用任何擔保、抵押。這個人才評價系統目前已介入濟南政務云38個政務云端口,與百融、浪潮、立方科技深圳人才大數據實現對接,抓取測評者學歷、職務、職位、榮譽、社會職務等指標和互聯網數據,比如網購記錄、出差住宿酒店、社會關系等上萬個維度,來衡量測評者的信譽、影響力,創造力、發展力,以個人“身價”來呈現。這個大數據評估系統對吳天文教授以及和同信息原技術團隊等9人進行估價,整個團隊估值1.18億元,金融價值3000萬元。由平臺旗下的創投機構山東人力資本產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山東工研院基金和濟南熱力組成合伙公司,每家各出1000萬,以定增形式認購和同信息新增發股份,同時設計好退出機制。11月4日,資金到賬。和同信息既獲取了技術,又獲得3000萬融資,并通過濟南熱力進入供熱市場。記者了解到,2019年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成立后,濟南高新區設立了人力資本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由平臺以創投基金形式運作該基金,保持每年規模不低于5億元;通過政府領投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借助人力資本價值兌付一體化解決方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目前平臺已獲得金融機構1500億授信。華天軟件是國資控股的科技公司,濟南高新財金投資有限公司是第一大股東,占45.6%股份。華天軟件官網顯示,其CTO、留法博士梅敬成博士從事CAD/CAM/CAE研究20余年,曾就職于生產“幻影”戰機的法國達索系統公司,2016年11月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人才是華天軟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而作為國資控股的企業,如何通過股權激勵方式給予像梅敬成這樣的核心骨干必要的激勵?平臺給華天軟件設計了一套融資解決方案,最終通過股權激勵方式達到“留人”目的。“憑借公司核心技術團隊,我們讓國產三維CDA軟件水平提升了15年,作為企業必須要感恩這些專家,所以,我們要上市,要搞員工持股分紅,用來激勵研發人員。但科研人員收入有限,沒有充足資金購買公司股權,這樣我們就需要資金支持。”華天軟件CEO楊超英說。按照傳統銀行貸款,公司技術人員只能得到人均10萬以下無抵押授信,通過“人才有價”系統評估后,每個人無抵押授信額度擴大了10倍,華天軟件團隊身價達到1.5億,獲得金融機構整體授信近1億元。“搶人大戰只是加劇了人力資源不均衡發展,人才發展的整個體系沒有做起來。”濟南市人力資本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韓俊杰告訴記者,濟南正在探索通過人力資本的運營去突破,撬動人力資源的金融屬性,將其價值最大化,這樣的人才引都引不走。目前這一模式已納入人民銀行等六部委的金融科技創新試點項目。 人力資本產業這個概念最早由濟南高新區首倡,現已列入發改委最新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從人力資源到人力資本,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一個人力資本公共服務平臺通過模式創新,本土科技公司從中獲得技術、人才、市場、資金,人才能獲得股權激勵,關鍵是把市場變成投資方納入到這一體系中,加速科技創新的速度和效率,這樣的一個將政產學研用資六方緊密融合在一起的平臺無疑是孵化本土科創力量,留住高端人才的土壤。濟南高新區四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與上海市六大支柱產業雷同。濟南高新區怎么和上海競爭人才資源?通過人力資本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這樣的基層創新,盤活人才存量,才是破局之舉。上個月,在廣州舉行的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外人才創新創業交流平臺中國海外人才交流會上,濟南市高新區這一套人力資本創新模式引起黑龍江、昆明、鎮江等地人社部門的濃厚興趣。在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狀態下,弱小一方如何和深圳、上海爭人才?如何實現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這個問題,不光是濟南高新區面臨的挑戰性問題,在全國也具有普遍性。各地需要一套切實可行,能盤活現有資源的創新模式,而不是被綁架在人才惡性競爭的戰車上。1月2日,新華社報道《山東省柔性引進人才辦法》近期出臺,這個《辦法》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支持用人單位設立“人才飛地”,用人單位在省外、境外設立的研發中心或開放實驗室聘用的高層次人才和海外高層次人才,視同在我省工作,可以申報省級重點人才工程。2019年12月7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還率隊考察了濰柴(東京)科技創新中心,對濰柴搭建科技創新的國際合作平臺做法給予了高度肯定。
同一天,在江蘇大劇院召開的2020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上,南京市委發出的“2020一號文”中,同樣強調要加大海外柔性引才用才力度,鼓勵企業在全球建設“人才飛地”。記者注意到,2019年,“人才飛地”幾乎成了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引智困局的法寶,開始在各地復制。浙江溫州、衢州、山東曲阜、廣西桂林、安徽阜陽等都在積極動作。截至目前,曲阜已在深圳、上海、南京、北京建立了四處“人才飛地”。浙江的“人才飛地”位于杭州未來資源科技城,主要為省內各市引進建設企業研發中心,創新中心,為地方招引人才提供新思路、新平臺,將杭州公共服務資源優勢向省內其他區縣輻射。圖為2019年11月20日,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在杭州專題調研人才工作時,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浙江人才大廈的浙江“人才飛地”,向入駐企業新安集團了解高端人才引進使用情況。新安集團位列中國化工500強,地處浙江建德。
從上述城市動作可以看出,事關區域競爭,各地對于同一量級城市最新人才政策緊密盯防,積極跟進,以防在政策上落下風。未來除了補貼政策外,還會有像柔性引才等組合拳出現,還會冒出更多像濟南高新區的“人才有價”這樣的基層創新來盤活地方人才存量,人才招攬的終極對決遠未結束。
來源|齊魯晚報(qiluwanbao002)·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不用過夜!白天住院晚上回家,山東這家省級醫院首開日間病房!
復制下方關鍵詞并回復獲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