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軟企業相比沒有通過雙軟認證的企業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軟件企業認定,在稅局辦理備案后,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
成都雙軟認證優惠政策,成都雙軟認定條件解答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雙軟企業相比沒有通過雙軟認證的企業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軟件企業認定,在稅局辦理備案后,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享受完5年優惠后,不再享受任何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高新企業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按照25%征收。
其他的優惠政策還有:
1、軟件產品登記后,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2.軟件生產企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所退還的稅款,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
3.經認定的軟件生產企業的工資和培訓費,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除。
具體需要怎么才能通過雙軟認定呢?
企業需要符合的條件:
1.省級行政區域內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
2.大專以上人員占比≥40%,其中研究開發人員占比≥20%;
3.當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企業銷售(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6%;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金額占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60%;
4.軟件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一般≥50%(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40%),其中軟件產品自主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一般≥40%(嵌入式軟件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產品開發銷售(營業)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的比例≥30%);
5.主營業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中軟件產品擁有省級軟件產業主管部門認可的軟件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證明材料和軟件產業主管部門頒發的《軟件產品登記證書》;
只要企業符合條件,企業容易通過雙軟認證,軟件產業是信息化時代的優勢產業,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運用市場機制,優化資源分配,鼓勵科技創新,通過在國家政策、資金上予以特別支持,促進軟件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保持軟件產業在全國的領先水平,并盡快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中恒企專注企業服務,對雙軟認證有多年的經驗,有相關方面的問題歡迎咨詢。
·······································································
如何申請雙軟認證?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雙軟認證”是指軟件企業的認定和軟件產品的登記,即“軟件產品認證”和“軟件企業認證”,但是在做“軟件產品認證”前要先辦理“軟件著作權登記”和“軟件檢測”;
···································^^····································
雙軟認證是針對高薪軟件企業,有自己公司研發的軟件產品,先申請軟件著作權權,這是申請雙軟認證的首要條件。我這的申請材料不是很全的您可以先看看,您去搜下【漢唐雙軟】那里的資料很全的。
雙軟認證申請材料:
1、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2、軟件評測報告
3、上年度12月份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復印件各三份加蓋財務章
4、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5、企業總人數在20人以下的須提供50%企業大專以上人員的學歷復印件;如企業全部人員超過20人,列出企業人員名單一份(包括姓名、畢業學校、學歷)
6、上一年度12月份科研開發成本明細帳,帳頁最后一頁復印件一份并加蓋財務章;
7、按要求提供軟件銷售發票復印件一套(3-4張)以及對應的合同復印件。
···································^^····································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雙軟企業認定
·······································································
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時間一覽表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通知已發布省、自治區、直轄市名單:吉林省,天津市,安徽省,上海市,重慶市,云南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區,江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四川省,黑龍江省,北京市,山西省,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湖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河北省,甘肅省,山東省。
天津市
建立高企培育庫,遴選符合標準的科技型企業入庫精準培育。(高企培育庫計劃4月份開通上線,具體上線開通及操作指南另行通知) 各區(功能區)科技主管部門負責對申報企業進行宣傳指導和服務工作,并對區內企業申報材料進行推薦、匯總。 2017年認定為高企,2020年應重新認定的高企(證書編號為GR201712000001—GR201712001611)。 常態化受理,按一個批次評審,市高企認定辦接收申報材料截止日期為7月30日。 常態化受理,分兩個批次評審,市高企認定辦接收申報材料截止日期分別為8月31日和9月30日。 申報企業報送申報材料至所在區(功能區)科技主管部門。濱海新區內企業按經開區、保稅區、高新區、其他區域進行劃分,分別由所屬地區級科技主管部門進行受理,具體以濱海新區高企認定工作安排通知為準。濱海新區以外企業由各區科技局統一報送(受理單位及報送地點另行通知)。各區科技主管部門聯系方式見附件3。 申報企業按照《管理辦法》和《工作指引》的有關要求組織申報材料,紙質材料上報至所在區(功能區)科技主管部門,各區(功能區)科技主管部門對企業情況進行核實并填寫推薦表,將企業紙質申報材料匯總后報送至受理單位。 1.報送1本紙質高企申報材料(專項審計報告為原件),申報材料參考格式見附件1; 2.書脊位置注明新認定/重新認定、企業名稱、所屬領域、所屬區(功能區)。 企業應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并利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www.innocom.gov.cn)系統中的200M附件,將整本紙質材料掃描上傳,保證清晰。 高企發生名稱變更或與認定條件有關的重大變化(如分立、合并、重組以及經營業務發生變化等),應在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向認定機構報告,按照《管理辦法》規定執行。申報高企又涉及更名的高企,需先完成更名程序,再提出申報。 2020年高企更名、重大變化等變更申請,常態化受理,分批次辦理,其中今年需要申報高企重新認定又涉及更名的高企,變更申請接收截至日期為6月15日。 濱海新區內企業按經開區、保稅區、高新區、其他區域進行劃分,分別由所屬地區級科技主管部門進行受理;濱海新區外企業受理單位及地點另行通知。聯系方式見附件3。 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提交《高新技術企業名稱變更申請表》,并將打印出的《高新技術企業名稱變更申請表》與相關證明材料報認定機構。相關證明材料如下: 1.簡單更名(只有企業名稱的變化):高新技術企業名稱變更申請書、工商管理部門出具的核準變更通知書及其他名稱變更證明文件、企業更名前后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復印件。 2.復雜更名或重大變化:除簡單更名需提供的相關材料外,其他同認定提交材料。 高企認定專項審計(鑒證)報告應由符合《工作指引》規定條件的財務中介機構出具,對于財務中介機構采用承諾制,由企業自行選擇。財務中介機構應自查是否符合條件,并如實出具中介機構承諾書(樣式見附件1)。市高企認定辦將組織財務中介機構培訓,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高企認定評審專家應符合《工作指引》規定的專家條件,在專家系統注冊、提交紙質材料、并經過培訓后,方可參加高企認定評審。 符合條件的專家,登錄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信息管理系統:218.69.114.215:8081/savant/#/login,填寫個人信息,點擊“保存并提交”,進行線上提交。 在專家信息系統中,點擊“打印”按鈕,打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家庫專家備案表》,加蓋單位公章,并附“能夠證明符合專家條件的高級技術職稱、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資格證書”復印件1份,報送或郵寄地址:和平區成都道116號2號樓201,聯系人:盧姍,聯系電話:58832972。 市高企認定辦每年組織評審專家培訓會,具體安排另行通知。安徽省
(一)在我省行政區域內注冊成立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且符合《認定辦法》第十一條有關規定。(二)2017年通過高企認定的企業(包括已更名的企業),今年高企資格有效期滿,需重新提出認定申請。(三)企業名稱發生變化的,須先完成高企名稱變更,再提出認定申請。申報材料清單見附件1。企業所提供的附件證明材料須對照《認定辦法》中高企認定的8項條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申報和受理等環節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服務,實行業務辦理“不見面”。相關紙質材料可待疫情結束后延遲提交。企業應對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規定的相關條件進行自我評價,符合條件的按照本通知要求進行申報。0000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未注冊的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網址:www.innocom.gov.cn,簡稱“國家高企工作網”),進行注冊登記,審核通過后進行申報。已注冊企業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進行申報。00002.“國家高企工作網”提交材料。申報企業通過“國家高企工作網”填報資料,生成導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PDF格式文件,并按照要求上傳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包括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營業執照》等相關注冊登記證件,申請書封皮,知識產權相關材料,企業人員相關材料,研發項目相關材料,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相關材料,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證明材料(匯總表格式見附件2),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材料,國家或行業標準證明材料,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下同),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包括基礎信息表、主表及其相關附表),其他附件材料。00003.“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業務管理系統”注冊登記。申報企業在“國家高企工作網”注冊填報后,須再訪問“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業務管理系統”(網址:61.190.35.98:801/ahismp/cms,以下簡稱“省系統”),點擊企業申報入口,跳轉到安徽省政務服務網統一認證中心,進行企業信息注冊并登錄。已注冊企業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登錄后跳轉回“省系統”,在線填寫《企業信息完善表》,保存、打印后選擇所在市科技局作為注冊信息管理機構,并提交注冊信息,審核通過后進行申報。00004.“省系統”提交材料。申報企業登錄“省系統”,按系統要求填報資料(填報內容須和“國家高企工作網”上內容一致),上傳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并對所有上傳材料負責。00005.中介機構注冊登記及提交備案材料。參與企業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的中介機構只須在“省系統”注冊登錄。已注冊中介機構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在“省系統”登錄后上傳中介機構承諾書(見附件3)和符合《認定指引》中相關規定的證明材料掃描件,包括營業執照、在崗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全年職工社保名單并加蓋人社部門公章,或者職工工資發放清單(如通過金融機構的工資發放資料等)。上傳的相關附件證明材料采用PDF格式。上傳時請勿將掃描文件橫置或倒置,并確認上傳的文件能正常打開,內容清晰完整,且須按系統要求位置對應上傳。市科技局會同財政局、稅務局建立聯合工作機制,為轄區內企業申報做好服務,認真審核企業申報材料,并形成推薦意見,在“省系統”逐一提交。提交完畢后,匯總生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推薦匯總表》(格式見附件4),連同轄區內企業紙質申報材料(一式一份),由市科技局在申報截止時間前統一報送。申報企業要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有條件的市可組織相關業務專家對企業進行輔導,幫助企業實現申報材料的真實、完整。“國家高企工作網”和“省系統”常年接受申請,各市集中審核和推薦,省認定辦分兩批組織評審和報送備案。各市推薦上報截止時間分別為2020年6月5日和2020年8月21日。紙質申報材料報送地點為省政務服務中心科技廳窗口。若截止時間有調整將另行通知。(一)申報企業。申報企業須是法人企業,所提供的財務報表不應含下屬法人企業的合并報表,其他資料也不含下屬法人企業的相關材料。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在申報范圍內。(二)知識產權。企業申報的知識產權權屬人須為申報企業。企業通過受讓、受贈、并購方式獲得的知識產權,須提供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的變更證明,其有效期須覆蓋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在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內,企業申報所使用的知識產權須保持有效且不發生所有權變更。(三)研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企業所申報的研究開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技術領域須對應到《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的最后一級目錄,并在研究開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情況表中說明。(四)中介機構。參與企業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的中介機構須嚴格按照《認定辦法》規定的相關財務指標,據實出具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對企業的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情況及相關編制說明發表明確的意見,并須在“省系統”登錄上傳符合《認定指引》中相關規定的證明材料掃描件和中介機構承諾書。(五)申報材料。申報企業須在“省系統”填報資料并上傳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同時須報送紙質材料。“國家高企工作網”和“省系統”上信息須與紙質材料信息一致。企業申報材料須完整,數據須真實,否則不予受理。申請書須通過“國家高企工作網”打印,條形碼完整;申請書不可缺項、少項,各類指標、數據前后表述一致,如不一致須提供文字說明并加蓋企業公章;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和近三年財務會計報告須由中介機構加蓋騎縫章或每頁蓋章;紙質材料按附件1順序膠版裝訂并標注頁碼,書脊注明企業名稱。上下滑動瀏覽
上海市
一、申請時間:
依據《工作指引》和《入庫培育細則》規定,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認定和入庫培育工作開展時間為:3月1日至9月20日。
-
發表于 2020-11-21 02:11
- 閱讀 ( 409 )
- 分類:雙軟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