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多數細長、體小,兩側平行,頭、翅和腹尾呈黑色 ,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一般不到3毫米(或1/8吋),最大可達3厘米。
隱翅蟲分布范圍廣,幾乎遍布世界,多見于四季分明的南方地區。 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6月份開始出現,8~9月份是發病的高峰期,10月份減少,這與隱翅蟲的繁殖季節相吻合。
隱翅蟲孳生在潮濕的地方,如淡水湖邊、水溝、池塘、河流漫灘、雜草叢、水稻、玉米等作物田中。
夏秋兩季最常見,白天活動,常在作物或雜草莖葉上爬行。以小型昆蟲、植物花粉、腐爛的有機質為食。具有明顯的向光性(特別是對熒光),還具有向高性,在同等條件下,隱翅蟲總是喜歡飛向高處。
被隱翅蟲蜇傷人群多為夜間在強光源下作業的人群,例如:大中學校學生、建筑工地電焊工、教師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