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清楚離合器特性。每臺車的離合器特性都不一樣,但大部分民用車的離合接合起來還是比較有寬容度和平順度的,駕駛者主要是找準離合器接合的高低位置。怎樣才算找準了呢?那就是你的左腳把離合器全部踩到底,然后很快地往上提,可以一步到位地提到離合器剛好接合的那個位置。
找準離合器位置后,便是了解所駕車輛的發動機輸出特性。例如起步時,須要“轟”多大的油門(如果你會看轉速表的話就是要提到多高的轉速)才能在接上離合的時候,既不會乏力發抖,也不會猛然竄出去。
摸熟了離合器接合點以及動力大小,就要把這兩者結合起來——起步時油門和離合器的配合(俗稱油離配合)是很巧妙的,油門給得小,離合要放得慢一些,讓動力緩緩接上;油門給得大,離合就要放得快一些,否則摩擦太厲害容易讓離合過熱。在緩緩抬起離合的過程中,油門也可以逐步加大,實現一個讓離合器逐漸進入完全結合、動力完全釋放的過程。
關于換擋時機。很多人問有沒有經驗法則可循,例如到達幾千轉就升高一擋,低于幾千轉就降低一擋。這樣的“法則”并非不可行,例如我說3000轉升擋,低于1500轉就降擋,你按這樣開,肯定能把車開得動,只是一定不會很暢順,動力也無法隨你所愿。事實上換擋時機不可能有固定公式可循,因為它要視乎的因素很多,包括車輛的發動機輸出特性、各個擋位的齒比分配,以及你當時的駕駛環境和油門大小。其中前兩點是基礎,后一點才是關鍵。
當你感覺發動機當前時刻的狀態,挺符合你想要的“訴求”——包括加速的力道、油門收放時的暢順性,還有發動機的運轉聲音和震動——這些方面都讓你覺得挺稱心的話,你就可以先維持當前的擋位。當你覺得以上幾樣里任何一樣不符合你的“訴求”了——例如加速力道過小或過大了,或者油門感覺到太頓挫了,或者發動機聲音震動讓你覺得難受了——你就可以升擋了。以上是一種基于“訴求”來決定是否升擋的法則,這個“訴求”當然是隨著行車狀態而變化的,你在慢悠悠地兜風,跟你在和別人賽車(比喻開快車,馬路上當然不可以賽車!),“訴求”當然不一樣了。
高階技能:跟趾動作。說到過彎加速,這是開手動擋的樂趣所在。手動擋車跑彎路真的比任何自動擋更隨心所欲,但前提是你要學會做“跟趾動作”。跟趾動作就是剎車的同時進行暢順的降擋,從而讓車速下降時轉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確保你將右腳隨時移回油門上,即可就能獲得足夠的加速力。這個動作在賽車場是必須的,在山路上開車想要開得快、開得暢順,也是需要學會的。我在這里不打算深入講怎么做,日后必定做一條視頻,等不及的可先自行搜索。
手動變速的車最容易被開壞的部分,是離合器。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是由上面第1、2、3兩點沒做好所導致。尤其一些人參加試駕活動,起步和換擋時故意把油門轟得極大,放離合的時機和離合點掌控又不對,就很容易把離合器燒掉。還有一種開壞的情況是高速下掛錯擋位導致嚴重的打齒,例如在100Km/h速度下強行掛入2擋,由于這超出了同步器可以同步的能力范圍,擋桿一進入2擋擋閘那一下肯定會打齒的,如果擋桿操作得過于粗暴,這樣“強行進入”肯定會把齒輪打壞。基于上述兩點,手動擋的車在一個超級菜鳥或者喪心病狂的人手里,是可以被輕易開壞的,因此如果我有一臺手動擋的車,我已經不會借給任何人在沒有我的親眼監視下去駕駛。
上面說到擋桿操作,這其實是開好手動擋的又一必備基本功。爭取手法是,弄明白擋閘是有橫向彈簧和縱向彈簧的,它們呈H形分布,所以你的手腕、手掌去操作擋桿時,應該順著這些彈簧和卡位去推、拉、撥擋桿,不能強握著擋桿按你自己定的軌跡走。操作擋桿應該確保摸清楚擋位的位置才掛進去,不要盲目求快,這一點即便在賽車中都不例外。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