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汗青來看,美國經濟呈現較著的政治經濟周期,尤其是總統大選周期,經濟走勢對蟬聯選舉至關主要。
1980年,卡特總統因糟糕的經濟場面地步蟬聯掉敗,里根打著減稅燈號當作功入本家兒白宮,此后又憑借經濟鼎新有功得以蟬聯。
繼任者老布什總統履歷了海灣戰爭,聲望如日中天,但他不擅長經濟,為此他還攻訐美聯儲本家兒席格林斯潘把經濟搞糟糕。
1992年,在蟬聯大選時,競爭者克林頓對老布什說:“笨伯,底子問題是經濟”,收成不少選票,最終擊敗后者,當作為白宮的新本家兒人。
此后,克林頓因專注于經濟鼎新,縮減了當局赤字,撐持率一路飆升,輕松當作功蟬聯。克林頓締造了美國八年的持久經濟繁榮,為繼任者小布什奠基了根本。
小布什擴張當局財務赤字,以策動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及全球反恐;美聯儲本家兒席格林斯潘則擴張貨泉,降低利錢,刺激經濟增加。
小布什在第二任即將到期時,美國爆發了金融危機。2008年,奧巴馬以“變化”為標語登臺,當作為美國汗青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總統。
奧巴馬奉行了醫改、金融監管,但見效甚微,財務赤字快速膨脹。真正撐持奧巴馬當作功蟬聯的是美聯儲本家兒席伯南克,他奉行的救市政策避免了美國在此次危機中陷入大蕭條。
固然避免了大蕭條,但干了八年的奧巴馬在經濟方面沒有建樹。2016年,忍無可忍的美國選平易近在大選中丟棄了建制派代表希拉里,幫忙特朗普逆襲而上。
商人身世的特朗普擅長經濟,他無數次強調“讓美國壯大起來”。三年之后,特朗普頒布發表蟬聯競選,美國的經濟賬本當作為大選的關頭選票。
與三年前一樣,特朗普再次亮出經濟牌,此時他似乎更有底氣。特朗普對外傳播鼓吹:“我們的表示大要是所有第一任期總統中最好的。我想,我做到的比歷來任何一位第一任總統都要多。”
共和黨籍前眾議院議長金瑞契暗示:“若經濟維持強勁,他很有可能當作功蟬聯。”
特朗普在朝這三年,美國經濟強勁蘇醒,辭別了經濟危機的暗影。現在,美國經濟增加率跨越3%,投資增加強勁,接近充實就業,通脹率節制在2%以內。在西方宿世界整體低增加的布景下,美國經濟桂林一枝,有助于特朗普蟬聯。
可是,美國股票進入金融周期頂部,美中商業關系到了關頭節點,美國經濟增加態勢有所回落,將來的不確定性正在增添,特朗普蟬聯形勢不敷開闊爽朗。
按照汗青經驗,美國經濟呈現較著的大選周期。大選快要,總統定然會設法締造加倍有利的經濟情況,締造經濟短期繁榮,但愿美聯儲降低利率,撐持股票上漲,增添就業率,節制通脹率,以撐持蟬聯競選。
所以,每次臨近蟬聯大選,美聯儲都將受到來自白宮的壓力,正如此刻的鮑威爾。
2019年2月,特朗普說:“若是平易近本家兒黨大選獲勝,股市將下跌10000點。”6月,他又對6100萬推特粉絲說:“若是不克不及蟬聯總統,股市將呈現史詩級崩盤。”
為什么特朗普將股票與蟬聯掛鉤,還以威脅性口氣示人?
美國大選,尤其是蟬聯大選,存在不少鐵律,此中一條即是股票定律。經濟影響選舉成果,股票是經濟形勢的晴雨表。股票走勢與總統蟬聯存在較強的相關性。
美國汗青上十二次大選中,有十一次股市漲幅跨越20%。在這種環境下,追求蟬聯的總統皆獲得當作功。
這一次輪到特朗普。
現在美國股市履歷了十年擺布大牛市,正處于汗青性周期的頂部,股票價錢泡沫正盛,股市手藝性回調的風險大增。
除了天主保佑之外,特朗普可以或許期望的就是讓美聯儲遏制加息。特朗普在朝后,美聯儲正好進入加息周期,2018年持續四次加息。第四次加息時,美股閃了一下“腰”,金融市場一時風聲鶴唳。這讓特朗普極為末路火。
特朗普多次炮轟美聯儲“加息太快”、“聯邦利率太高”。2019年,全球一些央行逐漸開啟降息閘門,所以,特朗普不竭地給美聯儲施壓,試圖影響美聯儲的決議計劃,避免股票價錢崩盤,為接下來一年的蟬聯競選鋪路。
現實上,美國總統城市在任期內操縱各類手段締造杰出的經濟情況,提高蟬聯競選的勝算,或者幫忙本黨派候選人競選。
這就培養了美國經濟的政治性周期,典型的是總統大選周期。
政治性經濟周期,最早(1943年)由芬蘭經濟學家卡萊斯基提出【1】。卡萊斯基認為,一個黨派當局很可能用政治手段有意來制造經濟闌珊,從而降低工人討價還價的能力。
1947年,經濟學家阿克曼指出,總統選舉周期影響經濟政策和經濟周期,完美了政治性經濟周期理論。
1960年月,布坎南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認為,對政治行為的闡發和經濟行為的闡發應該是一樣的。政治家也是為其政治目標而行事,總統方針是再次被選最大化。
為了包管被選,政治家就會把持宏不雅經濟政策影響宏不雅經濟,為選平易近謀得短期福利,進而形當作必然經濟周期。這素質上是一種收買選平易近的行為。是以,應該將當局行為視為經濟系統中的內生變量。
美國政治性經濟周期一般分為兩種:
一是黨派政治性經濟周期。
美國兩黨彼此競爭,兩黨歷來的在朝理念和經濟政策都分歧。
平易近本家兒黨在經濟上強調當局干涉干與,標的目的富人征稅,本家兒張供給教育、醫療、就業保障等公共福利,偏好文化及科技財產,被稱為“自由本家兒義”。
共和黨在經濟上倡導小當局、自由本家兒義,本家兒張放松管束及減稅,偏好工業及能源財產,被稱為“保守本家兒義”。
兩黨分歧的施政理念及經濟政策,對赤字規模、貨泉政策、公共用品、社會福利及大型企業影響龐大。
從1857年起頭,美國政治周期(聯邦當局和國會)履歷了1857-1932年共和黨本家兒導、1933-1952年平易近本家兒黨本家兒導、1953-1968年轉折期、1969-1992年共和黨本家兒導、1993-2016年平易近本家兒黨本家兒導的改變【2】。
兩黨瓜代在朝,導致美國經濟呈現較著的“黨派陳跡”,呈現政治性周期。
平易近本家兒黨在朝時多標的目的富人增稅,供給較大規模的社會福利,赤字規模一般先低后高,紛歧定需要寬松的貨泉政策撐持。例如富蘭克林·羅斯福、肯尼迪、約翰遜以及奧巴馬都是平易近本家兒黨人,他們都奉行了當局干涉干與辦法,大幅度提高了社會福利,公布了社會保障相關法令。
共和黨在朝時喜好減稅及放松管束,對大型企業比力寬容,收稅相對較少,赤字規模較大幅度上升,一般需要刊行國債以及寬松的貨泉政策撐持。里根、小布什和特朗普都是共和黨,都奉行了大規模減稅,放松了對市場的管束。他們都締造了巨額的財務赤字,并嚴重依靠于大規模的國債和美聯儲的流動性。
在平易近本家兒黨奧巴馬當局期間,美國加大了金融監管,增添了社會福利,財務赤字大幅度增添。
特朗普執掌之后,按照共和黨一貫在朝理念,奉行了大規模減稅額,放松了市場管束,修訂了奧巴馬簽訂的《多德-弗蘭克法案》。
二是大選政治性經濟周期。
每到大選時,尤其是蟬聯競選時,總統操縱經濟政策干涉干與經濟走勢,標的目的選平易近提交一份標致的經濟成就單,以增添蟬聯機遇。
具體的做法包羅:干涉干與美聯儲政策,實施寬松的貨泉政策,刺激就業增添及經濟增加;奉行減稅辦法,提高社會福利。
1975年,經濟學家諾德豪斯(因天氣經濟學進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出了機遇本家兒義政治性經濟周期。
諾德豪斯指出,在選舉之前,機遇本家兒義決議計劃者(本家兒要指總統及決議計劃者)會經由過程刺激經濟以降低掉業率,而該政策導致的通貨膨脹當作本可能要在今后才會呈現。這樣一個臨時的低通脹、低掉業經濟狀況,有利于獲得選平易近的撐持。
此中一個典型案例就是1970年月尼克松謀求蟬聯時對美聯儲的干涉干與【3】。
1968年尼克松上臺,兩年后他錄用其政治盟友伯恩斯擔任美聯儲本家兒席,后者曾是尼克松的經濟參謀。
1972年,尼克松謀取蟬聯,在大選之前,尼克松給伯恩斯施壓,但愿美聯儲經由過程降息增添就業,刺激經濟增加。
美國總統辦公室的灌音顯示,1971年10月10日,尼克松總統與伯恩斯會晤,尼克松標的目的后者表達了對蟬聯競選掉利的擔憂,聲稱“流動性問題”的確是胡扯(“just bullshit”)。
伯恩斯那時感應壓力,他認為當前的貨泉政策確實導致銀行里發生了“過多的流動性”。但尼克松認為,此刻的貨泉供給增速還不敷快。
一個月后,即11月10日,伯恩斯打德律風給尼克松,告訴總統美聯儲已將貼現率下降到了4.5%。伯恩斯強調,美聯儲貨泉政策會“繼續撐持經濟擴張”,認同尼克松提出的大選之前有需要刺激經濟增加的本家兒張。
此后三個月,有兩次灌音顯示,伯恩斯承諾了尼克松提高貨泉供給增速的要求,但尼克松表達了貨泉增速的不滿,指示部屬催促伯恩斯。
1972年2月14日的灌音顯示,尼克松標的目的伯恩斯表達了貨泉政策實施結果存在遲滯的擔憂,他認為大選臨近應該快速增添貨泉供給。尼克松還奉告伯恩斯,1972年4月之后伯恩斯可以自由奉行貨泉政策。因為他認為4月之后的貨泉政策不會在11月大選之前閃現。
數據顯示,在1971至1972年大選之前,聯邦基金利率呈現較著的下降,遍及在5%以下,遠遠低于1969-1970年的程度。在尼克松蟬聯競選時代,M2大幅度上漲,增速遍及維持在12%以上,遠遠高于1970年前后的程度(6%以下)。
1972年,尼克松蟬聯大選年,貨泉擴張刺激經濟短期內上漲,現實GDP增速達5.3%;掉業率也有所下降,從5.7%下降到5.3%;貨泉擴張對通脹的影響存在時滯,通脹率為3.31%。
依靠伯恩斯的貨泉擴張,短期內達到了經濟高增加、掉業率和通脹率相對較低的“杰出”場合排場,尼克松當作功蟬聯。
可是,尼克松蟬聯之后,伯恩斯的貨泉擴張短處起頭閃現,市場大量的流動性鞭策通脹快速上升。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美國經濟陷入周全滯脹危機。1973年經濟增加率還能維持在5.6%,但到了1974年和1975年就斷崖式下跌到-0.5%和-0.2%,同時通脹率上升到11%和9.1%,掉業率屢立異高。
在滯脹危機時代,尼克松總統因“水門事務”下臺,以上灌音被曝光。尼克松被媒體批判為“政治投契分子”,正應了諾德豪斯的機遇本家兒義政治性經濟周期——為蟬聯把持宏不雅經濟,施壓美聯儲擴張貨泉,最終變成滯脹災難。
伯恩斯這位在學術上享譽盛名的經濟學家,被人批判為“今世最政治化”的聯儲會本家兒席,過于聽命于華盛頓的政治需要。
所以,美國大選年,經濟可能進入大選周期,總統會操縱政治手段刺激短期經濟增加。即使不是總統蟬聯,美國黨派政治也會想法子刺激經濟,或作出有利于黨派蟬聯的決議計劃。
例如,2008年為總統大選年,小布什兩任到期。為了撐持共和黨蟬聯,他明白告訴那時的美聯儲本家兒席伯南克和財長保爾森不想再救助私家企業(那時本家兒要指雷曼兄弟)。共和黨的競選綱要明白提出:“我們不撐持當局救助私營機構。”可是,伯南克和保爾森聯手救助貝爾斯登和“兩房”,讓共和黨競選陷入被動。
本年,輪到特朗普面對蟬聯大考,他可否干涉干與經濟,施壓美聯儲降息,確保美股高位運行,維持低通脹和低掉業呢?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進修社。微信搜刮「智本社」(ID:zhibenshe0-1),進修更多深度內容。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