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是最重要的防護物資,而且各地雖然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秩序,但是公共場所必須佩戴口罩的規定并沒有解除。那么如何選擇合適的口罩呢?
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首選兩種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醫用外科口罩分三層, 從外到內分別是防水層、過濾層、舒適層。 外層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飛沫進入口罩至里面;中層有過濾作用,口罩的細菌過濾作用不小于95%;近口鼻的內層用以吸濕。
N95口罩是一種工業用顆粒物防護口罩,它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這類標準是指阻隔直徑大小約0.3微米的顆粒物。 只要符合N95標準,并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
對于一般人群來說,即普通民眾、公共交通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有條件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對于特殊人群來說,即可能接觸疑似或確診病例的高危人群,原則上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級別)并佩戴護目鏡。但是,某些心肺系統疾病患者,佩戴前應向專業醫師咨詢,并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口罩。
要和人保持安全距離,最少相隔 1 米,最好 2 米
因為只有與傳染源近距離接觸時,才可能實現飛沫傳播。
因此出門佩戴口罩,并且與人相隔一定的安全距離,就可以減少互相傳播的幾率。
注意交通工具的選擇,盡量選擇步行、騎車或自駕上班。
如果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務必全程佩戴口罩,并且用消毒棉片或噴霧,對坐的位置和手可能會碰到的位置進行消毒,下車后及時清潔手部。
搭乘電梯時,由于電梯屬于密閉狹小的環境,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因此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
能爬樓梯盡量爬樓梯,如果要搭乘電梯,一定要佩戴口罩,并且不要直接用手接觸電梯按鈕,可以借助其他一次性物品摁電梯。
如果辦公室人員密集,盡量佩戴口罩;每天用75%的酒精消毒桌面、電腦、鍵盤以及座機等辦公用品;
和同事講話交流時,要全程佩戴口罩,距離保持1米以上;
接觸公共物品后一定要洗手;辦公時盡量減少一些小動作,比如捂臉、揉眼睛、挖鼻屎.....因為如果手上有病毒,這些動作都有可能會讓你感染。
排隊過程中要佩戴口罩,減少語言交流,與相鄰顧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排隊時打噴嚏的話,用紙巾遮住口鼻或者采用肘部遮擋這些措施。
在付款時盡量選擇二維碼等非直接接觸的電子支付方式,減少采用現金結算。
在就餐前選擇表面清潔的桌椅,最好是靠近門窗等通風比較好的位置就坐。要注意手衛生,可以用洗手液在流水狀態下洗手或者是用手消毒劑。
用餐過程中,摘下口罩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口罩內側的清潔,避免污染。避免面對面就坐,最好是同向坐,而且相隔距離最好一米以上。
盡量縮短就餐時間,減少同行人員的交流。如果餐廳人員比較多,打包是比較好的選擇。
用餐完畢后,立刻離開餐廳,減少在餐廳的逗留時間。
錯峰出行。購物的時間盡量避開商場、超市的客流高峰期,比如選擇非周末時間或者是早晨剛營業的時候,這樣減少與其他人接觸的機會。選取商品時應避免用手直接觸碰頻繁接觸的物品表面。
出門穿的鞋子,最好不要穿入室內,進門前就要換鞋;出門穿的衣服,脫下后要用酒精消毒,消毒后的外套翻轉對折,放在通風處通風;外出的隨身物品,如手機、鑰匙扣以及帶回家的物品,要用75%的酒精擦拭干凈。回家后,要立即用流水洗手、洗臉,開窗通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