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倫理通常側重于對網絡資源的恰當使用。1989年,互聯網架構委員會(IAB)根據國家科學基金會網絡通信研究部咨詢小組的建議,對互聯網倫理進行了廣泛的概述,結果文件的目的是給出網絡道德的一般指導方針,而不是提供關于在...
互聯網倫理通常側重于對網絡資源的恰當使用。1989年,互聯網架構委員會(IAB)根據國家科學基金會網絡通信研究部咨詢小組的建議,對互聯網倫理進行了廣泛的概述,結果文件的目的是給出網絡道德的一般指導方針,而不是提供關于在線使用的硬性規定。被稱為征求意見(RFC)1087,該文件仍然被視為在線道德問題的標準。

互聯網道德關注在線資源的適當使用,旨在保持互聯網在不損害用戶隱私的情況下安全地交換信息。
RFC 1087互聯網倫理文件探討的主要領域是如何使用web資源。作者主要關注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濫用互聯網資源該文件還包含了反對侵犯其他互聯網用戶隱私的聲明,其目的是在不損害媒體完整性或用戶隱私的情況下保持互聯網作為促進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

互聯網倫理包括對剛剛上映的電影發布破壞者。
RFC 1087互聯網道德文件的結果影響深遠。收費和免費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商對發送垃圾郵件有嚴格的規定,這被視為對網絡資源的浪費此外,大多數要求用戶輸入個人詳細信息的網站都向注冊者提供了明確的隱私政策,概述了網站保護的信息以及與第三方共享的信息。被發現違反在線道德規范的網站通常會被公開叫來執行任務。
這使得違反既定互聯網道德規范的行為幾乎不可能產生持續的影響,因此鼓勵用戶承擔起監督其訪問網站的責任,以確保其合規性。在一些國家,用戶可以向適當的政府機構舉報違規行為,例如,在美國,聯邦政府設立了多個機構,如互聯網欺詐投訴中心(IFCC),處理違反互聯網道德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大規模的網絡盜版,簽訂引渡協議的政府組織將共同努力關閉并起訴犯罪者。
有些人批評政府干預互聯網道德問題。這些人認為,在互聯網上監督道德應該主要由個人負責和社區治安。擔心許多批評人士認為,建立一種機制來實施網絡道德規范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而且會限制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