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進任何一家嬰兒服裝部,你都會看到很多粉色和藍色的衣服。雖然你可以找到一系列適合女孩的彩色衣服,但要找到男孩的粉色要困難得多。這兩種顏色都有性別差異,雖然情況確實有所松動,但女生穿粉色、男生穿藍色的款式...
                    
                    
                        如果你走進任何一家嬰兒服裝部,你都會看到很多粉色和藍色的衣服。雖然你可以找到一系列適合女孩的彩色衣服,但要找到男孩的粉色要困難得多。這兩種顏色都有性別差異,雖然情況確實有所松動,但女生穿粉色、男生穿藍色的款式還是比較新的,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流行。應該注意的是,這在其他國家根本不是一種常見的做法,而且通常只限于西歐和美洲。

,粉色與小女孩的聯系更大。
關于粉色和藍色何時以及為什么成為流行來表示性別的爭論非常激烈,但幾乎所有的爭論都指向1868年出版的小說《小女人》中的一段話。艾米在梅格的雙胞胎黛西和黛米身上系了一個粉紅色的蝴蝶結和一個藍色的蝴蝶結,所以人們會知道女孩和男孩的區別。據說這是用"法國風格,"這表明,在法國,這些顏色可能已經具有性別差異。

男性傾向于穿深色衣服,尤其是在正式場合。
有證據表明,這種做法在歐洲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并不常見,也不總是這樣。維多利亞時代和愛德華時代,有許多男性嬰兒穿著粉色套頭衫。事實上,許多人認為顏色在同一時期是顛倒的,在基督教歐洲,藍色,尤其是深藍與圣母瑪利亞聯系在一起,這一點毋庸置疑。畫家們經常將青金石摻入顏料中,描繪出最神圣的女性形象

女演員奧黛麗·赫本以其女性氣質和粉色服裝而聞名。
大多數研究這一問題的人將粉色和藍色的性別分配歸因于20世紀50年代,這不僅是一種虛擬的色彩爆炸在服裝上,也包括在電器和家具上。給孩子們穿上明確表示性別的顏色暗示著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的崛起。換句話說,有能力分配性別的人會這樣做,由于許多嬰兒在第一次出生時顯得有點無性。

有人認為,粉色和藍色的性別指示曾經是相反的。
另一種可能的理論將這些性別參照與1950年代聯系起來這部由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電影《笑臉》,雖然赫本是個非常女性化的女人,她穿粉紅色的衣服可能很有啟發性。考慮到這部電影直到1957年才上映,這種解釋有些不太可能。

粉色有時被用作男士襯衫和西裝。
今天,粉色和藍色可能并不總是代表著20世紀50年代的含義。粉色是一種與男女同性戀活動有關的傳統顏色。尤其是對成年人而言,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穿這兩種顏色。盡管大多數男性不會穿粉色為主的服裝,許多人穿著粉色紐扣襯衫搭配西服。此外,自從20世紀80年代day glo時尚風尚統治著這一天以來,Miami Vice等時裝秀影響了時尚,粉色就成了男性更容易接受的顏色,并不一定意味著缺乏陽剛之氣

今天,男性穿粉紅色并不罕見。
在其他國家,這些顏色的性別分配并不相同。許多顏色的看法都不同。例如,在亞洲,嬰兒更喜歡穿紅色衣服,新娘也是。這是慶祝的顏色,而白色被認為是一種哀悼的顏色,因此粉色和藍色的傳統是最近才出現的,并且在西方世界相對來說是排他性的。

在一些國家,粉色和藍色不是嬰兒服裝和物品的默認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