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勞共和國是一個島國,位于菲律賓以東約500英里(800公里)的太平洋上。1994年,它是聯合國托管理事會最后一個實現自治的托管領土,因此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它的原名是Belau,它通常是帕勞在英語中稱為帕勞。該國的首都...
帕勞共和國是一個島國,位于菲律賓以東約500英里(800公里)的太平洋上。1994年,它是聯合國托管理事會最后一個實現自治的托管領土,因此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它的原名是Belau,它通常是帕勞在英語中稱為帕勞。該國的首都是梅勒凱克。

帕勞全年都是熱帶氣候,令游客非常高興。
帕勞島上的居民已經在島上生活了幾千年,盡管他們最初到達的日期目前還只是個猜測,帕勞人與澳大利亞土著和亞洲祖先都有聯系。他們的社會傳統上是母系關系。

帕勞周圍水域豐富的海洋生物使其成為潛水者的理想目的地。
歐洲人第一次接觸帕勞,也就是曾經被稱為"黑色島嶼"的帕勞,時間相對較晚。英國商人在18世紀經常造訪這些島嶼,19世紀,他們被并入西班牙東印度群島。帕勞一直處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直到《巴黎條約》簽訂,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迫使西班牙放棄東印度群島領土。1899年,德國從西班牙購買了帕勞。
1914年,日本入侵并控制了帕勞,德國因《凡爾賽條約》而失去了它的財產,在二戰中日本戰敗后,帕勞成為聯合國托管領土今天,它與美國簽署了一項自由聯合協定,規定后者負責帕勞50年的防御。
帕勞是一個代議制民主國家,行政、司法獨立,選舉產生的總統是政府首腦和國家元首。帕勞有16個州。
帕勞有大約19000人口,其中70%是本地人,菲律賓人是第二大民族。白人和其他亞洲人是其他少數民族。帕勞大多數州的官方語言是帕勞語和英語,盡管有些州給予當地語言官方地位,日語是安圭爾州的官方語言。75%的人口是基督教徒,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土著宗教信仰和摩登基教,一種將本土信仰和基督教結合在一起的宗教,帕勞的經濟主要包括旅游業、漁業和自給農業。游客游覽這些島嶼,享受全年宜人的熱帶氣候,在各種海洋生物中進行浮潛和潛水。帕勞還設有貝勞國家博物館和帕勞國際機場往返附近國家的定期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