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一個幅員遼闊的亞洲和歐洲國家,面積659.28萬平方英里(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幾乎是美國或中國的兩倍。它與阿塞拜疆、白俄羅斯、中國、愛沙尼亞、芬蘭、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
俄羅斯是一個幅員遼闊的亞洲和歐洲國家,面積659.28萬平方英里(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幾乎是美國或中國的兩倍。它與阿塞拜疆、白俄羅斯、中國、愛沙尼亞、芬蘭、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蒙古接壤,朝鮮,挪威,波蘭,以及烏克蘭。

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現在俄羅斯的大部分土地上都有人居住了幾千年。早期的居民,如斯基臺人和其他部落在整個地區。希臘人在公元前7世紀到達該地區的部分地區,并最終被博斯波蘭王國所繼承。博斯波拉人最終被各種游牧民族,如匈奴人和阿瓦爾人所征服,他們在去其他地方的路上穿過了這個地區。

凱瑟琳大帝將俄羅斯帝國擴張到中歐。
,一些斯拉夫部落開始來到這個現在是俄羅斯西部的地區定居和居住。在9世紀,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維京人開始在這個地區定居,最終形成了一個松散的聯邦,被稱為基輔羅斯。

和平號空間站是蘇聯的驕傲,后來,俄國。
Keivan Rus'在面對內部沖突的情況下日漸衰弱的力量意味著,當蒙古人在13世紀從大草原上橫掃而下時,聯邦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對付他們在蒙古人摧毀了該國大片地區的同時,他們還協助擊退西方侵略者,試圖迫使羅馬天主教進入該地區,并幫助發展了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包括一個有凝聚力的軍事組織和郵政網絡。

莫斯科公國在十三世紀末迅速成立權力的上升。到14世紀末,蒙古人被大幅度地趕走,莫斯科的權力繼續增長。15世紀,莫斯科大公國繼續獲得土地并鞏固其權力,最終徹底打敗了蒙古人,到了16世紀,莫斯科統一了大部分地區。
16世紀中葉,莫斯科在伊萬四世(又稱"可怕的伊萬")的統治下,無情地推行了對俄羅斯的控制權,伊萬四世征服了大片土地,向東擴展到西伯利亞。伊萬死后,國家陷入混亂,即使在第17世紀初,羅馬人和新的統治者都將失去統治,直到第17世紀,新的統治者和羅馬人都將失去政權,在彼得一世(彼得大帝)的領導下,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西化運動。彼得領導下的俄羅斯帝國趕走了奧斯曼土耳其人,并從瑞典獲得了土地。18世紀中葉,凱瑟琳二世(又名凱瑟琳大帝)掌權,進一步擴大了國家對中歐的影響。她的繼任者在19世紀初征服芬蘭,擊退拿破侖。
俄羅斯變得越來越專制,并被推進巴爾干半島的奧斯曼帝國為了平息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它在20世紀初進行了大量的自由化,但是剩下的帝國制度,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令人難以置信的流失,導致了1917年的全面革命。
沙皇退位后,各派系之間爆發了一場內戰,爭奪對新帝國的控制權布爾什維克派通過他們的紅軍和秘密警察消滅了所有持不同政見者和對手,并最終控制了政府。1922年,列寧領導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成立,在整個俄羅斯及其領土上建立一個共產主義政府。
列寧死后,政府高層發生了一場權力斗爭,導致斯大林最終升遷。斯大林將殘酷地統治蘇聯,直到1953年去世,實施大規模清洗。蘇聯已經崛起到了超級大國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面臨著嚴重的損失和基礎設施的破壞。
戰后美國對東歐未來道路的擔憂導致了冷戰。到了20世紀80年代,蘇聯的結構開始出現嚴重的裂痕,盡管它的結構像一個現代的在許多方面,它仍然是一個拼湊起來的一戰后獲得的領土,以及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繼承者,盡管他們中的許多人與俄羅斯聯邦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開始實施更多的資本主義經濟改革,向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區大幅度開放。這些改革的早期結果證明是災難性的,一場席卷全國的大蕭條自1999年以來,俄羅斯經濟開始復蘇,但與此同時,政府似乎變得越來越專制,鞏固權力,限制自由。
俄羅斯的土地面積使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相形見絀,因此,游客在那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這一點也不奇怪。雖然游客應該避開車臣和達吉斯坦這樣的沖突地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東正教教堂而聞名。許多人喜歡乘坐橫貫整個國家的西伯利亞鐵路,近6000英里(10000公里)經過貝加爾湖,經過伊爾庫茨克。

烏克蘭城市基輔是早期俄羅斯文化的主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