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學中,雌雄異株是用來描述某些開花植物的性行為的一個術語。雌雄異株植物是指每一株植物只有雄花或只有雌花,但通常不能兩者兼有的物種。與大多數有花植物不同,這些物種不能自我受精大多數花是雌雄同體的,這意味著它...
在植物學中,雌雄異株是用來描述某些開花植物的性行為的一個術語。雌雄異株植物是指每一株植物只有雄花或只有雌花,但通常不能兩者兼有的物種。與大多數有花植物不同,這些物種不能自我受精大多數花是雌雄同體的,這意味著它們可以產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細胞,雌雄同株的植物占植物的6%或7%物種。其他主要的植物性行為類型被描述為雌雄同株和雌雄同體。在雌雄同株的植物中,每一株植物都有獨立的雌雄花。在兩性花中,80%以上的物種都有雄性和雌性的部分樺樹是雌雄異株的,大多數花是雌雄同株的因此可以同時產生雌性生殖細胞(稱為大孢子或種子)和雄性生殖細胞(稱為小孢子或花粉)。然而,雌雄異株的花并非如此,雌雄同株的花產生花粉,雌雄同體的花產生種子雌雄同株花產生的花粉會導致季節性過敏。有時雌雄同株的植物會出現在通常被認為雌雄同株的植物群中發生時,一個植物會同時有雄花和雌花,即使這對所討論的物種來說通常不是這樣的。這類物種有時被稱為次雌雄同株的物種。雌雄異株植物的一個著名例子是歐洲冬青屬,冬青屬。雌雄冬青植物都有白色的花,但在性結構上有很大的不同。雄性植物有雄蕊的花,產生花粉的雄性結構,以及小而不育的雌性柱頭。雌性植物有正常的柱頭和小的,不能產生花粉的不育雄蕊。雌雄異株在喬木和灌木中比在其他有花植物中更常見。這些植物包括柳樹科樹木、樺樹,還有一些無花果樹。一些城市的種植者喜歡雌樹,因為它們不產花粉,雌雄異株的生物學優勢通常被認為是雌雄異株物種能夠保證異花授粉,這意味著后代的遺傳多樣性將得到保證增加。然而,雌雄異株的植物如果不在附近的另一種異性植物,就有無法繁殖的風險。

柳樹科的樹木是雌雄異株的。
-
發表于 2020-08-03 23:55
- 閱讀 ( 1837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