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互連是將多個計算機網絡連接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網絡的實踐。不同類型的網絡可以通過稱為網關的中間設備連接,一旦連接起來,它們就成了一個單一的大型網絡。互聯網絡的發展是為了應對早期個人電腦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形成...
網絡互連是將多個計算機網絡連接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網絡的實踐。不同類型的網絡可以通過稱為網關的中間設備連接,一旦連接起來,它們就成了一個單一的大型網絡。互聯網絡的發展是為了應對早期個人電腦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形成了現代互聯網的基礎。以太網線,它可以在局域網(LAN)中使用。許多人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使用不同類型的網絡。使用智能手機查看電子郵件的商人使用蜂窩網絡,家庭用戶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將音樂流到筆記本電腦上,而農村用戶則可以通過撥號連接訪問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網絡,在企業界,大型有線網絡是一種標準。盡管存在技術上的差異,但網絡互連允許所有這些網絡相互連接。智能手機通常構成網絡互連的一部分。連接不同類型網絡的關鍵是數據包的概念,即數據的微小單體。數據包是現代計算機網絡,但并不局限于任何一種網絡技術。相反,數據包可以插入所謂的幀中,它是為特定的網絡技術而設計的。這種安排允許來自任何類型網絡的數據包在任何其他類型的網絡上使用。支持多種網絡技術的特殊設備,稱為網關或路由器,可以在這些不同的網絡之間傳輸數據包。作為對一些挑戰的回應,互聯網逐漸發展起來。多臺計算機之間最早的連接是“啞”終端,幾乎沒有計算能力,可以連接到強大的大型機上。隨著個人計算機(PC)開始取代終端,PC被分成局域網(LAN)雖然這有許多優點,但局域網是孤立的,不能連接到其他局域網,這限制了生產效率。文件服務器、打印機和其他資源無法在不同地點之間共享,而且具有多個地點的組織無法方便地交換信息。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美國研究人員在國防部資助的一個名為高級研究計劃局網絡(ARPANET)的網絡上工作,開始研究將他們的網絡與其他早期網絡連接的可能性。這些研究發現,早期的網絡協議并不適合于互聯網絡,傳輸控制協議和因特網協議(TCP/IP)的發展也開始了。到20世紀70年代末,ARPANET已經用TCP/IP與另外兩個網絡連接起來,這是互聯網歷史上一個重要的一頁通過ARPANET互相連接。1989年,由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建造的網絡取代了ARPANET。從此,區域網絡通過TCP/IP和相關協議與NSF的網絡相連,一個巨大的“網絡網絡”出現了——互聯網
-
發表于 2020-08-06 07:44
- 閱讀 ( 549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