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與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許多政府和個人已經開始將普及寬帶連接視為必要條件,缺乏負擔得起的寬帶互聯網接入。討論寬帶可用性的一個主要困難是缺乏對“寬帶”的普遍定義。此外,寬帶可用性...
隨著互聯網與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許多政府和個人已經開始將普及寬帶連接視為必要條件,缺乏負擔得起的寬帶互聯網接入。討論寬帶可用性的一個主要困難是缺乏對“寬帶”的普遍定義。此外,寬帶可用性還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人口密度、地理位置、通信基礎設施、市場條件,對于寬帶連接的定義,目前還沒有廣泛認同的定義,低至768千比特每秒(kbps)的速度被宣傳為“高速”,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U.S.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則是這樣的:,考慮到寬帶的最低速度為每秒2兆比特(mbps)。在其他國家,速度差別很大,一個國家的寬帶互聯網連接速度可能太慢,而另一個國家的寬帶互聯網連接速度可能太慢。人口密度是影響寬帶可用性的主要因素。在城市環境中,安裝新設備的成本可以很快收回,因為有更多的潛在客戶。一些寬帶技術也比農村地區更適合城市環境。例如,最快的數字用戶線(DSL)服務通常只提供給10000英尺(3,但不幸的是,能夠為農村地區帶來高速互聯網服務的技術也會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衛星服務需要清晰的天空視野,這對于山谷中的用戶或住在大樹或其他障礙物附近的人來說可能是個問題無線技術也受到限制,全球范圍內的微波接入(WiMAX)互操作性要求最佳連接和WiFi的視線清晰;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僅限于幾百英尺(約150米)的范圍內。寬帶可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現有的電信基礎設施。用于互聯網服務的較新光纖電纜通常安裝在較舊的通信基礎設施旁邊。電信公司已經為這一舊的基礎設施取得了通行權,使安裝新電纜更容易。對于某些技術,舊的基礎設施可能與寬帶不兼容或者升級成本太高。政府的政策會對寬帶的可用性產生巨大影響。例如,日本為提供高速光纖服務的公司提供稅收優惠。芬蘭已經宣布接入寬帶是一項合法權利,并承諾到2015年為每個公民提供100兆位的連接。美國還采取行動,為截至2010年的約700萬缺乏寬帶服務的美國人提供寬帶服務。2009年的《美國復蘇和再投資法案》包括72億美元的補助金,用于增加農村地區寬帶可用性
-
發表于 2020-08-07 23:41
- 閱讀 ( 722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