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員通常使用經緯儀。當經緯儀用于地理測量,可以幫助確定一個地物的距離和高度,例如一座小山或一座山。通過從相距已知的兩個不同位置測量地物相對于正北的水平角,可以用三角法計算該距離。一旦已知距離,通過測量地物相對于地平線的垂直角,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確定高度,很難精確地確定第一臺經緯儀的日期在整個歷史中,各種各樣的裝置都被引進,它們與現代經緯儀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似性這種類型的裝置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公元前150年左右的古希臘;它被稱為屈光鏡,有兩塊可以水平和垂直旋轉的金屬板,還有一種包括水管的水準測量方法,用于天文觀測。"經緯儀"一詞最早出現在1571年,當時英國數學家倫納德·迪格斯(Leonard Digges)描述了一種測量角度的儀器,稱為"經緯儀";然而,1653年,英國測量員兼作家威廉·萊伯恩(William Leybourn)詳細描述了一種經緯儀,它可以測量水平和垂直角度,并結合了羅盤和瞄準鏡現代經緯儀的工作原理與前輩相同,但在精度和便攜性方面有所改進。它們有望遠鏡瞄準鏡,可以測量角度,精度高達十分之一弧秒。電子經緯儀通常包含一個紅外裝置來測量距離,并且可能具有進行計算并在內部存儲結果或將其下載到筆記本電腦或個人電腦上的處理器和軟件。這種類型的系統有時被稱為"全站儀"。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