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是用熱處理金屬和玻璃以改變其性能的過程。如果將該工藝應用于玻璃,則應將其保持在高溫下以消除其在制造過程中所承受的任何應力。一旦玻璃受到持續的高溫在所需的時間內,它會慢慢冷卻,從而起到密封件的強度和耐久性...
                    
                    
                        退火是用熱處理金屬和玻璃以改變其性能的過程。如果將該工藝應用于玻璃,則應將其保持在高溫下以消除其在制造過程中所承受的任何應力。一旦玻璃受到持續的高溫在所需的時間內,它會慢慢冷卻,從而起到密封件的強度和耐久性的作用。就像玻璃退火工藝一樣,當金屬退火時,它首先被引入一個非常高的溫度,然后冷卻,以密封金屬的延展性和強度遺傳學方面,退火是指DNA和RNA形成雙鏈多核苷酸的過程。將玻璃置于穩定溫度下的過程稱為“浸泡”。玻璃浸泡溫度越高,玻璃暴露在這種溫度下的時間越短。當然,暴露在極高溫度下的玻璃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冷卻。應注意不要將玻璃暴露在可能對玻璃結構產生不利影響的溫度下。相反,當玻璃在較低溫度下退火時,它需要較長的均熱時間,但冷卻時間相對較少。玻璃的浸泡類型取決于玻璃的類型。一般指南建議Bullseye、Lausha和Effetre玻璃的退火溫度應低于約940oF(504oC);Satake玻璃的退火溫度約為890oF(476oC);和硼硅酸鹽玻璃約1050華氏度(566攝氏度)金屬的退火過程與玻璃的退火過程相似。對于金屬的完全退火,必須將其引入大約高于奧氏體溫度90oF(50oC)的近似溫度。該溫度應保持一段時間,以確保所涉及的全部材料轉化為奧氏體或奧氏體滲碳體。該工藝完成后,金屬繼續在熔爐中以約36oF/hr(20oC/hr)的溫度緩慢冷卻至約90oF(50oC)進入鐵素體滲碳體范圍。一旦達到該溫度,金屬可以通過在室溫下冷卻來完成退火過程。退火這個術語也用于另一個上下文中。在遺傳學中,它指的是DNA和RNA通過氫鍵與為了形成雙鏈多核苷酸而與其自身互補的序列
                    
                    
                        
                            - 
                                
                                發表于 2020-08-23 07:28
                            
 
                            - 閱讀 ( 1090 )
 
                                                        - 分類: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