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泰勒·摩爾1936年12月29日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的弗拉特布什地區。1961年至1966年,她在《迪克·范戴克》中飾演勞拉·佩特里,1970-1977年在《瑪麗·泰勒·摩爾秀》中飾演瑪麗·理查茲,吸引了眾多電視觀眾。她還出演...
瑪麗·泰勒·摩爾1936年12月29日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的弗拉特布什地區。1961年至1966年,她在《迪克·范戴克》中飾演勞拉·佩特里,1970-1977年在《瑪麗·泰勒·摩爾秀》中飾演瑪麗·理查茲,吸引了眾多電視觀眾。她還出演過多部電影,并獲得過三次艾美獎,1987年,瑪麗·泰勒·摩爾(Mary Tyler Moore)在布魯克林出生,布魯克林是紐約市的一個巴勒斯鎮摩爾在1955年19歲時首次在電視上亮相,當時她是"快樂的熱點"。快樂是一個疊加的,尖耳朵的小精靈,在《奧齊和哈里特歷險記》的商業廣告中,她被展示在一個冰塊托盤里滑冰,從烤箱里跳起舞來。六年后,她作為迪克·范戴克的搭檔在《迪克·范戴克秀》中聯袂出演

瑪麗·泰勒·摩爾出現在電影《改變習慣》中;狄克·范戴克和瑪麗·泰勒·摩爾飾演羅布和勞拉·佩特里。這部情景喜劇由卡爾·雷納制作,他還扮演過羅伯的老板阿蘭·布雷迪,1961年至1966年播出摩爾以開創女性穿七分褲的風潮而聞名,因為瑪莉堅持認為當時電視節目中使用的裙子、高跟鞋和珍珠的方式對現代女性來說是不現實的,因此她開始了女性穿七分褲的潮流狄克·范戴克的表演結束后,瑪麗·泰勒·摩爾開始出演電影,比如1967年與朱莉·安德魯斯合作的《徹底現代的米莉》和1970年與艾爾維斯·普雷斯利的《改變習慣》。她的許多電影也以她的舞技為特色,但直到她下一個電視節目,
瑪麗·泰勒·摩爾(Mary Tyler Moore)也被稱為"瑪麗·泰勒·摩爾秀"(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她將享受她曾經在《迪克·范戴克秀》(Dick Van Dyke Show)上取得的成功,到1977年9月,一共拍了168集。瑪麗·泰勒·摩爾(Mary Tyler Moore)節目是第一批有女主角的獨立職業女性的電視節目之一。角色瑪麗·理查茲(Mary Richards)是一名租了自己公寓的電視新聞制作人1977年瑪麗泰勒摩爾秀結束后,摩爾拍攝了更多的電影,而這一次,電影賦予了她更多戲劇性的角色。她因在《平凡人》中飾演貝絲而獲得奧斯卡獎提名,該片與唐納德·薩瑟蘭演對手戲,1980年,摩爾在1988年的電視電影《Gore Vidal~sLincoln中飾演瑪麗·托德·林肯(Mary Todd Lincoln)。她的自傳《終究是這樣》于1995年出版瑪麗·泰勒是美國糖尿病患者協會的一位發言人,她為自己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自殺行為做了一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