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式紅外傳感器(PIR)是一種光學裝置,可以檢測人類視覺以外的波長。在人類通常可以看到400到700納米波長的光的地方,紅外波長跨越了從740納米到300000納米甚至更遠的遠紅外光譜。大多數被動傳感器都是被動的紅外傳感器單...
被動式紅外傳感器(PIR)是一種光學裝置,可以檢測人類視覺以外的波長。在人類通常可以看到400到700納米波長的光的地方,紅外波長跨越了從740納米到300000納米甚至更遠的遠紅外光譜。大多數被動傳感器都是被動的紅外傳感器單元,尤其是那些內置在安全系統中的裝置,都有光學濾波器,可以將接收范圍限制在8000到14000納米之間,這是人體在紅外線中發光的范圍。由于PIR傳感器價格便宜、使用壽命長,PIR傳感器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住宅和商業遙感領域,而且非常可靠。

紅外波長的范圍非常廣,從740納米到300000納米甚至更遠的遠紅外范圍。被動紅外傳感器的一個主要特點使其在安全系統、運動激活控制(如衛生間的公共水龍頭上)等方面廣受歡迎交互式技術是它的便攜性。PIR傳感器之所以經常被使用,是因為它們是一種不需要連續電源來工作的電子設備。它們充當一種休眠開關,在它們的視線范圍內測量周圍的紅外光。當新的熱源穿過它們的路徑時,例如人類或動物的傳感器,它們的反應是開關、關閉電路、打開警報器、水龍頭或其他設備。

被動紅外傳感器(PIR)是一種光學設備,可以檢測人類視覺以外的光波長由于它們能夠探測如此大范圍的紅外光譜,因此可以在傳感器的光學探測器上安裝特殊的濾光片或聚焦菲涅耳透鏡,以便對其進行定制。因此,可以對它們進行優化,以忽略小動物或寵物等物體,它們還常常結合微型拋物面鏡,將感應范圍擴大到更大的水平區域,例如,當有人走進黑暗的房間時,自動開關燈。被動紅外傳感器中的菲涅耳透鏡是一塊彎曲的塑料板,上面有幾百塊微型聚焦棱鏡,可以接收從多個角度接收到的微弱光信號,并將其全部導入傳感器探測器上的一個焦點,以實現最大程度的接收。每個PIR的核心部件是一個熱釋電單元。這基本上是一個小金屬安裝盒,用于晶體,通過產生響應溫度變化一種電流。傳感器被校準以忽略其環境中來自紅外線的背景輻射,并且只有當輻射水平顯著增加時才會產生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