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高新科技企業申報是一項項目風險管理。在高新科技鑒定審批愈來愈嚴苛的詳細情況下,企業應整體性了解鑒定方式及其工作指南,并提前搞好相對籌劃。為盡量減少誤差,建議企業在提交前確立提交檢驗新項目明細,并一一做好比對檢驗。若有疑惑,可了解有關部門或外部技術專業機構。
高新企業評定怎樣申請|高新企業認定如何申請
高新認定具體條件是什么?
預估2020年國家高新企業評定時間(詳盡要以官方消息為標準):
高新企業申請時間:1月-9月(每月20號以前)
國家高新企業評定標準:
(一)企業申請辦理評定時需申請注冊滿一年左右;
(二)企業根據獨立產品研發、轉讓、受贈、企業并購等方法,得到對其關鍵商品(服務項目)從技術上充分發揮關鍵適用功效的專利權的使用權;
(三)對企業關鍵商品(服務項目)充分發揮關鍵適用功效的技術性歸屬于《國家重中之重適用的高新科技行業》要求的范疇;
(四)企業從業產品研發和有關技術革新主題活動的科研人員占企業當初員工數量的占比高于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期間(具體經營期未滿三年的按具體運營計算時間,相同)的科學研究開發設計花費總金額占當期銷售額總金額的占比合乎以下規定:
1. 近期一年銷售額低于5,000萬余元(含)的企業,占比高于5%;
2. 近期一年銷售額在5,000萬余元至2億美元(含)的企業,占比高于4%;
3. 近期一年銷售額在2億美元左右的企業,占比高于3%.
在其中,企業在我國地區產生的科學研究開發設計花費總金額占所有科學研究開發設計花費總金額的占比高于60%;
(六)近一年高新產品(服務項目)收益占企業當期全年收入的占比高于60%;
(七)技術創新能力點評應超過相對規定;
(八)企業申請辦理評定前一年內未產生重特大安全性、重特大安全事故或比較嚴重自然環境違紀行為.
高新企業評定怎樣申請|高新企業認定如何申請
【高新科技企業申報步驟】
一、申請標準
我區企業在高新科技業務流程管理陽光政務平臺遞交高新科技企業申報材料,經市科工信單位強烈推薦、省科技廳審理,進行高新企業評定申請階段后,可申請辦理一次性10萬余元的高新科技企業申報后補貼資產.(在其中申請高新企業認定未根據,再次申請高新企業認定企業己得到了高新科技企業申報后補貼資產10萬余元補貼,不可反復申請該項補貼)
二、申請程序流程
(一)網上報稅.滿足條件的企業登錄財政資金申請與管理系統,遞交高新科技企業申報后補貼資產申報材料.沒有注冊客戶應當先注冊帳號.
(二)現場審查和在網上審批.區縣科工信單位對管轄區內申請企業開展現場審查,并在市資產申請服務平臺上出示推薦意見.
(三)企業遞交書面報告.經區市二級科工信單位進行在網上審批及格后,企業從網上申報系統免費下載復印申請表格及通告規定全部附注材料,按序裝訂成冊一式一份,蓋章企業章,于出口報關至生產主力推動管理中心
三、申請材料
(一)高新科技企業申報后補貼資產申請報告
(二)企業營業執照影印件
(三)《高新企業評定申請報告》.不用高企業申報材料規定的別的附注原材料.
(四)《市科工信局公務人員文清正廉潔有關要求告之企業書》
四、申請時間
本批號補貼資產申請審理截至.
在網上遞交材料至區縣科工信單位截至時間前,逾其不可申請.
五、申報常見問題
填好申請報告時"項目規劃設定為"高企業申報后補貼新項目";盡量保證申請企業名稱、付款金融機構信息內容申報精確;保證企業注冊隸屬區、此次申請辦理高新企業資質評定狀況、年度申請高新企業認定批號等信息內容挑選精確.
申請辦理高新企業評定必須做長期性而合理的提前準備工作中,要想提升高新企業的評定通過率,就務必提前布局,盡快依據企業具體情況做出詳盡、全面的方案,仍未對遞交的原材料開展不斷掂量。千萬別讓原材料不標準而錯過申請好時機!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具體近三年及申請當年須有授權的發明專利1件以上或實用新型授權6件以上或計算機軟件登記6件以上,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前提必須擁有專利,企業可通過申請、轉讓、許可的方便獲得專利權,前期簽訂服務合同,待獲得專利證書申請認定)。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流程 第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第二,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②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③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④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數的比例說明; ⑤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⑥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第三,合規性審查。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第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具體還沒有出來. 根據今年的經驗,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應該也會從1月份開始申報,到9月20日截止.那么,現在2019年9月份就開始準備2020年高企的申報,是不是時間還早,可以等到申報開始了再去準備材料呢?當然不是!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必須提前至少半年開始規劃,準備申報材料.那么,申報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具體需要提前準備些什么呢? 1、梳理財務數據 財務數據指標是高新評價中比較重要的部分,也是企業可以通過提前梳理準備從而獲得高分的一個部分,屬于可以無需增加其他成本就可以提升評分的利器.高新評價體系中財務指標分為銷售收入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另外一部分是研發費用占比,建議各位企業朋友們盡早提前規劃,避免不應該的失分,從而提高高新認定通過率. 2、布局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申請時間較長,發明專利申請周期為2年左右,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周期為8-14個月,軟件著作權申請周期大概兩個月.關于是否企業究竟如何搭配知識產權類型,主要還是依據企業的產品/服務的技術要點在哪里確定.高新評分標準中,有將近70分評分直接或者間接的與知識產權掛扣,毫不夸張的說,知識產權布局得好與不好,直接影響高新認定的結果. 3、理清人員關系 人員關系也是高新認定中的重要部分,公司總人數如何界定?兼職人員算不算公司人員?哪些人員屬于科技人員?哪些人員屬于研發人員?人員比例是否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該如何去調整?這些人員關系問題都是需要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準備工作中去整理清楚的. 4、規劃好研發項目 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完善的研發機制,可以滿足持續研發的過程.確定研發項目名稱、所屬高新領域、數量和研發時間段.同時,配合研發輔助賬歸結研發項目費用. 以上這4點只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準備工作的大致概括,具體展開出來還有許多細節必須要注意.對于大部分選擇自己申報高新技術認定的企業而言,由于缺乏經驗和技巧,導致申報失敗的例子并不少見.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鼓勵和支持創新創業暫行辦法》、《鼓勵創業投資暫行辦法》、《支持企業上市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從2010年以來,哈爾濱高新區管委會陸續出臺12個與科技金融工作密切相關的扶持政策,加大對科技金融的扶持力度,引導和促進科技金融結合,使高新區內的2000余戶科技企業在政策的春風里,迅速對接金融資本,加快發展的腳步。
“逆勢而行”的上市獎勵政策
“早在2010年我們就制定出臺了《支持企業上市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去年7月又對這一辦法重新修定。辦法修定后,對企業上市的獎勵資金都提高了,過去在主板上市獎勵100萬元,現在是200萬元;過去在新三板上市獎勵50萬元,現在是70萬元。而且,從今年開始,對于在區域股權交易市場上市的企業,每戶獎勵10萬元,這一政策在全國也可以說是超前的。”哈爾濱高新區財政局局長羅朝艷告訴記者,“對企業上市的扶持獎勵資金不降反升,這在全國來看都有點逆勢而行的味道,由于現在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國內不少地方已開始逐漸減少資金補助比例。哈爾濱高新區逆勢而為,主要是希望能將更多優質的企業吸引集聚到這里來,在高新區形成上市企業集聚的洼地效應,讓企業在這里形成抱團發展的動力。”據了解,為支持企業上市,截至目前哈爾濱高新區已累計補貼資金近千萬元。
對于企業來說,更解渴的是,哈爾濱高新區是在企業“上市途中”就開始給予補貼,無異于“雪中送炭”。江海證券相關負責人證實,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內的企業掛牌新三板,只要企業與主辦券商簽署協議并完成股份制改造,即可申請補貼資金30萬元,企業掛牌成功后,可再申請補貼資金40萬元。“提前補助30萬元,這實際上是給企業解決了上市過程中的一部分中介費,減輕了企業的上市負擔。”他說。
據不完全統計,哈爾濱高新區每年安排不少于1億元,通過房租補貼、服務平臺運行經費補貼、上市專項補貼、獎勵資金及風險投資引導資金等方式對企業給予支持,構建了“縱橫交錯”的全方位科技創新扶持政策體系,為科技金融結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政策助力園區企業加速“升級”
2010年底,哈爾濱高新區在境內外上市企業才5戶,上市企業占園區企業總數不足5%。。幾年來,為幫助園區里的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哈爾濱高新區從政策扶持、培訓輔導、資源對接等多方面推進企業上市進程。到目前,駐區企業在各層級資本市場掛牌上市已達百余戶,在境內外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已增加到6戶;新三板掛牌企業15戶,占全市近50%;區域股權市場掛牌80戶。新三板掛牌企業15戶中,已有8戶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實現融資,取得資金支持超過10億元。
億匯達電氣是2014年我省首批掛牌新三板的企業之一,企業如今已實實在在嘗到了資本市場的甜頭。三輪定向增發募集資金已全部到位,到目前,第四次增發正在籌劃之中。除此之外,自打掛牌之后,億匯達還收到多家來自主板上市公司的收購邀約,有的甚至要以近5億元資金來收購其企業。驚喜之余,億匯達堅守著自己的發展規劃——上市后帶來充裕的發展資金,讓企業有膽子走出去,由一個區域性企業變成全國性的企業。“目前我們以收購的方式在蘇州建了一個生產基地,規模是目前的兩倍,一期項目已投產。下一步,我們還打算在全國整合收購部分同類企業,抱團沖擊主板市場。”企業董事會秘書邢友偉說,“從開始有了上市的想法,我們就不斷和相關部門進行接觸、探討,怕錯過發展機會,又怕一旦上市失敗對企業影響巨大。正在我們猶豫不決的時候,2010年高新區財政局等部門開始向我們介紹新三板,講解新三板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地位和未來發展,為我們打開了思路。后來,省證監局、市金融辦、哈爾濱高新區又多次組織專場培訓,把我們穩穩地領進了新三板。”
去年在新三板掛牌的立高科技公司一位負責人透露,“立高科技其實也是高新區首批選定推薦新三板的13家企業之一,但當時,企業出于種種考慮,放緩了上市的步伐。可看到均信擔保、億匯達這些企業上市后都大踏步向前,才意識到還是應該繼續走上市之路。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之后,到目前已完成了3輪融資,同期利潤也實現了翻番。”
政策軟環境吸引優質項目落地
2010年起,昔日的江北荒灘上一幢幢物業大廈接連拔地而起。為鼓勵和聚攏優質企業入駐哈爾濱科技創新城這片新開墾的處女地,2012年,哈爾濱高新區提出給予入駐企業房租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同時每年拿出2000萬—5000萬元的專項補貼用于支持企業孵化器的建設,以期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壯大科技創新城的發展。
“企業買地建廠都需要費用,來我們這里則不用,這里都是現成的廠房,租房還會給一些補貼。到目前,我們對企業的房租補貼已達20多億元,創新創業廣場建成后每年房租優惠補貼就達1.12億元,受惠企業近千家。”哈爾濱高新區財政局局長羅朝艷說。
2012年,哈爾濱高新區以3萬平方米房產注資,與均信擔保合作共同搭建起中小企業總部基地。如今,這個集企業、電商、融資和成長等功能于一體的孵化基地,已成為哈爾濱市乃至全省支持創業創新的重要基地,吸引了省內200余戶中小企業來此創業發展。均信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部基地的房間都是免費的,年輕的創業者只要帶著項目拎包入駐即可。”政策的放大效應,在這里已具體惠及到了每戶企業,哪怕只是初創企業。
哈爾濱高新區利用房租補貼等優惠政策,在短短5年時間內,已陸續吸引2000余家科技企業入駐創業,在這片新城區形成了科技項目集聚的效應。有了好項目,跟隨而來的就是金融機構。據統計,目前已有130家金融機構及金融服務類機構為園區企業提供服務,投資及基金管理公司已達66家;各類銀行及簽約合作銀行等14戶入區經營,還有擔保、證券、產權交易、互聯網金融機構、跨境結算、第三方結算等機構,為園區企業快速發展提供金融配套支持。
海闊憑魚躍,風好正揚帆!哈爾濱高新區優良的政策環境,多元化的金融支撐平臺,必將助力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