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公司成立滿一年以上的。
2、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3、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5、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6、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7、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2009年11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進入在國家戰略層面推進實施的新階段。按照新形勢、新任務要求,開發區的總體發展思路是:抓住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性機遇,把握高效生態定位,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層次開發、高水平運作,走創新發展之路,推動開發區由綜合類產業聚集區向高端產業聚集區轉變,努力打造現代化新型開發區。所謂現代化,就是打造具有現代理念、現代管理方式和現代氣派的開發區;所謂新型,就是把開發區打造成為高端產業聚集區、生態文明示范區、創新型開發區、宜居新城區、和諧開發區。 總體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2年,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引進和建設一批支撐力強的大項目,構建起高端產業體系框架,節能環保達到較高水平,現有控制區域內的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成,爭取進入國家級開發區行列。第二步,到2015年,產業配套能力和聚集能力明顯提高,形成幾個大的高端產業鏈,循環經濟體系建成,在此基礎上,高端產業體系完全形成,構建起基地化、集群化、生態化的發展格局,建成黃河三角洲重要功能區和重要增長極,成為環渤海最具活力的高端產業板塊。第三步,到2020年,高端產業的規模、層次和輻射力得到極大提升,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知名度的現代化經濟新區。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標,東營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了“四園區、一基地、一走廊”,培育了六大高端產業鏈,構筑了五個支撐體系,堅持兩種模式,迅速拉開高端產業發展框架。 “四園區、一基地、一走廊”:規劃建設生態工業園、油田工業園、濱海新材料園、中心商務區、國際新能源產品及裝備制造基地、高新技術走廊六個功能區。生態工業園。定位為科技公園,規劃控制面積8平方公里,主要擺布軟件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打造成工業旅游景點。目前,正在建設大規模集成電路項目、軟件大廈項目、吉盛皮卡及SUV整車生產項目,被列為“山東省電子信息產業示范園”和“山東省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基地”。油田工業園。規劃控制面積10平方公里,重點布局石油裝備制造業項目,打造全國知名的石油裝備制造研發服務基地。目前,已經聚集石油裝備制造企業52家,銷售收入占到全國的1/5。濱海新材料園。規劃控制面積2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及循環經濟項目,打造國內一流的循環經濟園區。目前,正在建設金嶺、華泰、大海三個離子膜燒堿項目,建成后達到130萬噸/年的規模,成為國內最大的離子膜生產基地。中心商務區。規劃控制面積4平方公里,重點布局現代服務業項目,打造集商務、休閑、娛樂、商住、辦公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國際新能源產品及裝備制造基地。規劃控制面積17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新能源制造產業,并以此為載體,實施“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支持清潔技術與新能源產業(東營)國際示范城市項目”。高新技術走廊。規劃控制面積4平方公里,主要擺布中小型高新技術項目,集中展現開發區產業升級的新型園區形態。 六大高端產業鏈:按照高端、高質、高效的要求,以大項目和龍頭企業為支撐,以產業鏈為基礎,著力構建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裝備、新材料、有色金屬壓延及深加工六大產業集群和動車組裝備產業鏈。 五個支撐體系:規劃支撐體系。搞好總體規劃及各類專業規劃的修編,盡快形成科學合理的規劃體系。人才支撐體系。依托中國石油大學科技園建設,規劃設立院士工作站,吸引院士到開發區研發創業;支持引導企業開展吸引高層次人才試點工作;加強與國內各大院校的合作,為企業提供培訓和高素質勞動力輸入平臺。技術支撐體系。重點構筑“創新支撐、創業服務、科技成果轉化”三個平臺,積極推進創業中心、軟件園、“生態谷”等平臺建設,建設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和黃河三角洲青年創業基地,創建國家風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室外試驗室、國家石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山東省軟件評測中心東營分中心。投融資體系。成立了國有資產運營公司和國有控股集團,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搞好運營;成立了小額貸款公司,已全面展開業務;與英國凱銀證券合作成立了黃河三角洲投資管理公司,設立了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支持引導重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配套體系。積極推進大型熱電聯產、工業用天然氣、污水處理廠、水廠等重大項目運作,提高配套水平。同時,抓好新城區建設,集中推進中心商務區等重點區域開發,打造高品質生活中心。 兩種模式: 把產業的生態化作為重中之重,推行“兩個模式”,嚴把“兩個關口”,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兩個模式”:一是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施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清潔能源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六大循環經濟工程,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二是集約集聚發展模式。建設工廠社區和生活社區,推行多層廠房,開展土地集中清理整頓,提高土地利用率。“兩個關口”:一是嚴把項目入區關。加強項目審查和篩選,分產業制定項目入區門檻,嚴控“兩高”項目進區。二是嚴把環境保護關。嚴格執行區域環評,全面落實“三同時”制度,對重點企業實施在線監控,搞好污染防治。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立于1992年,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規劃控制面積153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區已完成配套區面積50平方公里;累計批準進區加工制造業項目529個,總投資517億元;已投產工業企業16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0家;先后被評為全省“科學發展示范園區”、“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和“對外開放先進園區”,在全省省級開發區綜合評價中名列第四位。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日前,東營市2020年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名單(第一批)公布,東營高新區有8家企業入選其中。
東營市企業上市掛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于公布東營市2020年上市掛牌后備企業(第一批)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屬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根據《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工作的意見》(東政發〔2020〕1號),經研究確定,將利華益維遠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72家企業列為東營市2020年上市掛牌后備企業(第一批),現予以公布。
各縣區(開發區)、市直有關部門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優化服務環境,加大支持力度,積極做好企業上市掛牌工作。各縣區(開發區)要切實履行屬地責任,推動各家后備企業提升發展質量和整體實力,加快上市掛牌進程,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
附件:東營市2020年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名單(第一批)
東營市企業上市掛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3月31日
附件
東營市2020年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名單(第一批)
來源:岳泰資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