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可以為企業帶來的主要好處與優勢 1、稅收減免 認定后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由原來的25%降為15%,相當于在原來基礎上降低了40%。 2、科研經費...
高新企業申報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可以為企業帶來的主要好處與優勢
1、稅收減免
認定后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由原來的25%降為15%,相當于在原來基礎上降低了40%。
2、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憑批準文件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辦理享受國家、省、市有關優惠政策,更容易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的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將會是眾多政策性如資金扶持等的一個基本門檻。
3、國家級的資質認證硬招牌
高新技術企業是一個難得的國家級的資質認證,對依靠科技立身的企業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其品牌影響力僅次于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4、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高新認定的企業,能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力的資質,極大地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產品招投標工程,都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5、促進企業科技轉型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自持續主創新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6、提高企業市場價值
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開發能力,有利于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是企業投標時的重要條件。
7、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高新技術企業是吸引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對企業實施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重要條件,也更具有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實力,從而推動企業快速投入到產業化經營中去。
·······································································
申請高新企業的條件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智找網為您解答:須同時滿足以下六個方面的認定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企業的產品(服務)應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評價時采用百分制打分,其中:知識產權占30分,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占30分,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占20分,企業成長性占20分。 以上幾項指標合計得分須達到70分以上。
···································^^····································
高新企業認定條件:
1、基礎條件: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2、人員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科技人員>30%,研發人員>10%
3、產品收入: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4、研發費用:最近一年收入<5000萬,研發不少于6%,即300萬
最近一年收入5000萬~2億之間,研發不少于4%,即200~800萬
最近一年收入2億以上,研發不少于3%,即600萬
5、識產權要求: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全球范圍內獨占許可的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高新申請流程:
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提交材料--合規性審查--認定、公示、備案
優惠政策:
1、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稅率,減免40%(連續三年,三年期滿之后可以申請復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投資抵免等。
2、每個地區的高新政策會有所不同,可以到當地的官網上查看下。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一站式服務:
1.合作前詳細診斷評估,對企業信息充分了解,同時對客戶普及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政策、條件;
2.合作初期,召開高新技術企業啟動會,行配備由1名項目輔導老師、1名項目助理、1名專、利工程師組成的輔導團隊與企業的財務、人事、研發等部門負責人會面,開展工作啟動破冰,通報項目周期及進度安排;
3.合作初期對暫不符合高企申報的企業提出建議,不亂來,建議企業合理規劃,按照我方意見延后一周期申報,期間補足短板,內調直至達到高企條件要求;
4.確定研發項目撰寫申報方向,同時開始挖掘專.利兩者并行,保證專.利挖掘與研發項目方向一致,使知識產、權與研發立項互為佐證,相互呼應;
高新技術企業費用.jpg
5.協調審計事務所對企業財務賬目作出指導,指導企業財務人員歸集研發費用,保證研發項目、研發費用、審計報告三者一致;
6.撰寫申報材料同時篩選高新技術產品,指導企業出具檢測、查新等第三方證明材料;
7.項目部所有項目輔導老師對每一家客戶的申報材料進行會審,內部評分,所有人打分均超過71方可最終定稿;
8.安排申報批次,準確把握時間節點,與科技部門及時溝通安排預約預審.
·······································································
創新臺州!中國創新企業1000強,臺州占13席!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好消息來啦!
中國創新企業1000強
臺州占13席!
4月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和經濟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百千萬排行榜(2017)》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百千萬排行榜(2017)》是由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教授為組長、夏曉華副教授為副組長,以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吳翌琳副教授、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尹志鋒博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陳小亮博士為核心成員的“大宏觀?創新課題組”,經過歷時近一年的數據采集與統計測算打造而成。
該排行榜首次對國內80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行了全覆蓋、全方位的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創新企業的前100強、前1000強和前10000強進行了專門研究。這不僅有助于增強政府部門與資本市場等社會各界對企業創新能力的認知,而且有助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從而加快中國經濟增長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步伐。
中國企業創新能力1000強榜單
浙江90家企業上榜
(紅色標注的為臺州上榜企業)
據介紹,《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百千萬排行榜(2017)》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特色。第一,該排行榜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企業創新能力排行榜,首次對80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行了全覆蓋、全方位的評價。第二,該排行榜的評價指標更加豐富。就技術創新而言,排行榜同時基于專利的數量和質量對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本排行榜從專利技術水平、權利穩定性等角度著手,通過引入經過質量加權的專利指數對專利質量進行了測度。就非技術創新而言,排行榜涵蓋了創新價值擴散、創新網絡宣傳方面的指標,從而能夠更加全面地評價企業的創新能力。第三,該排行榜的理念更加新穎。排行榜采用“大數據”方法,廣泛使用了網絡爬蟲等大數據和文本挖掘技術,通過編寫程序和腳本快速準確地收集80000多家企業的商標和網絡熱度等相關信息,構建商標指數和網絡熱度指數等新型評價指標,從而對企業創新價值擴散和創新網絡宣傳進行系統的評價。第四,該排行榜依托的《中國企業創新能力數據庫》能夠為學術研究、政策制定和金融投資提供關于企業創新的信息完備、質量可靠的基礎性數據,彌補了現有數據庫中企業創新數據較為匱乏的不足。
會上還發布了《中國企業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7》,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能力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該報告主要有四點結論。
第一,從專利數量來看,專利在企業之間的分布極不均衡,少數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占據了絕大多數專利,絕大部分企業的專利數量較少、創新能力較弱。數據顯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前1000強中僅有55家企業申請專利數達到了2000件以上,這55家企業申請的專利占前1000強企業專利申請總數的比重高達45.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申請專利數不足500件的企業多達635家,這部分企業申請的專利占前1000強企業專利申請總數的比重僅有21.4%。上述專利分布不均衡的特點在所有80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范圍內同樣存在,而且更加明顯。目前全國所有的80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多達94.1%的企業申請的專利數不足100件,申請專利數超過500的企業所占比重只有0.64%,申請專利數超過1000的企業更是只有0.24%。
第二,從專利質量來看,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明專利占比顯著低于美日歐等發達國家,表明當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質量并不高。根據排行榜的數據測算可知,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前1000強高新技術企業申請的發明專利占所有專利的比重達到59.2%,有效發明專利數占全部有效專利數的比重為41.3%。如果測算范圍進一步擴大到80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那么申請的發明專利占所有專利的比重將僅有41.2%,有效發明專利數占全部有效專利數的比重更是只有24.5%。相比之下,美日歐發達國家的發明專利占比在80%甚至更高的水平。由此可以推知,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質量明顯低于美日歐等發達國家。
第三,從行業分布看,中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集中于傳統制造業,與目前初步達成共識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點行業有較大差異,可見在中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跡象并不明顯。排行榜數據顯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前1000強最集中的5個行業分別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5.3%)、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9.2%)、專用設備制造業(7.2%)、儀器儀表制造業(7.1%)和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5.8%)。全部80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最為集中的5個行業依次為:儀器儀表制造業(10.8%)、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10.5%)、通用設備制造業(9.3%)、專用設備制造業(9.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7.0%),這些行業大多為傳統制造業。然而,目前國際范圍內初步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重點分布在人工智能、清潔能源、量子信息以及虛擬現實等行業。可見,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行業布局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點行業有較大差異。
第四,從地區分布看,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集中于廣東、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排行榜數據顯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前1000強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最為集中的5個省份(直轄市)依次為:廣東(18.3%)、北京(14.8%)、江蘇(12.5%)、上海(9.8%)和浙江(9.0%),這些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共計占到了前1000強的64.4%。全部80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地區分布與前1000強的地區分布高度一致,上述五個省份(直轄市)所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高達58.8%,而河南、江西、重慶、云南、山西、黑龍江、廣西、新疆、貴州、吉林、甘肅、內蒙古、海南、青海、寧夏、西藏等16個省份(自治區)所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合計只占8.9%,僅相當于北京的一半左右。
編輯:劍風
來源:臺州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