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許多人以為,商標只是某些機構,或者是公司、企業的專利,但其實,個人也是可以注冊商標的,只不過,因為個人通常很少需要用到商標,才會導致這樣的誤解出現吧。那么個人注冊商標應該怎么做呢?大致的方法和步驟,其實和公司注冊商標一般無二。都需要經過申請,在商標局獲得授權許可,從而得到商標權利和證書。
個人雖然也能注冊商標,但存在一個前提條件是,個人經營有自己的商業活動,例如出售商品或是提供某種服務等,也就是首先要持有營業執照證書,成為個體工商戶才具有基本的申請商標權資格。對于有營業證書的商家,法律中是沒有限制注冊商標這個條例的。
個人注冊商標,依次同樣需要經過設計商標,然后進行近似查詢工作,之后準備材料、填寫申請表格自行提交,或者是委托給代理方提交到商標局辦理注冊流程。依次經過申請、受理、審核、異議、公布、授權下證等幾個環節和步驟等。通常注冊商標所需時間,都在6到10個月左右,相對于以前的18個月注冊商標需要的時間來說,減短和很多不止。甚至隨著今后審核機制的不斷完善,這個時間還會縮短到一個更加不可思議的地步。
個人注冊商標過程中,需要注意自己設計的商標顯著性,然后便是與他人在同類別商品或是服務中的相似性等。盡量確保設計的商標獨特性高,易辨認,然后盡量不要與他人的相似或相同,才有可能順利幫助商家通過后面的商標審核階段,進入異議期以及公布授權期等。若是個人的商標申請被駁回,適當考慮下啟動商標駁回復審流程,或許能給個人多增加幾分商標注冊成功的概率。當然此時也需要繳納更多其他的費用了,例如復審費用1500元/件等。
對于不熟悉商標注冊流程,建議可以委托第三方代理,或是在身邊知道如何注冊商標的親朋好友,或是知識產權律師的陪同下進行,能規避開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或是風險等。更多關于個人商標注冊問題,歡迎咨詢魚爪網站工作客服人員!!
注冊商標流程如下:
一、辦理途徑
1.委托國家認可的商標代理機構辦理。
二、所需資料
1、申請人身份證明文件
a: 以公司名義為申請人的需提供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 加蓋公章,
b: 以個體戶名義申請的提供《個體戶工商執照》復印件
c:以個人名義申請需提供個人身份證復印件及個體執照復印件
2、商標圖樣電子檔
3、商標的商品/服務類別及小分類
4、商標名稱,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雖然我國內地的商標法是允許自然人申請商標的,但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由于我國內地商標搶注的案例過多,因此內地商標管理部門在2007年開始對自然人注冊商標實行一些限制,要求個人注冊商標時,需要提供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
下面為您列舉注冊內地商標需要的資料以及注冊流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注冊內地商標所需資料
1、以企業名稱申請注冊的,需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并需在營業執照復印件上加蓋公章;以個人名稱申請注冊的,需提供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和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復印件,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復印件上需加蓋公章。
2、提供商標的文字或圖樣,如果需要保護顏色的,則需要提供彩色圖樣。
3、進行商標保護的商品名稱或服務項目清單,可根據申請人自己經營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填寫。
4、提供加蓋公章或簽字的《商標代理委托書》。需要注意的是委托書上的地址和營業執照上的注冊地址需要一致。
二、注冊內地商標申請流程
1、查詢需要注冊的商標是否有重復或是否合法,確定可以注冊后填寫申請文件并提交;
2、申請遞交后大概3個月左右,商標局會下發申請受理書;
3、在商標局形式審查階段完畢后便是實質審查,實質審查耗時比較久,大概需要9個月;
4、商標局實質審查合格后,就可以進入公告程序,耗時大概3個月左右;
5、公告期滿后,沒有人在公告期期間提出異議,就可以拿到您的商標注冊證了。
綜上所述,注冊內地商標從走完整個流程到拿到商標注冊證書,在沒有特殊情況下,需要大概12-18個月左右的時間。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
如果您對注冊商標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共同探討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個人是可以注冊商標的。
你想注冊商標,說明你對知識產權還是很有認知的,這是好事。而且學生期間就想怎么注冊商標,為以后創業提前做打算,提前準備著很好,因為商標注冊周期確實挺長的,不能隨注隨用。
但是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注冊商標都是需要營業執照的。
考慮你是學生,沒錢,我就是最省錢、操作最簡單的吧。
公司所需材料:公司營業執照、公章(授權書需要蓋章)
個人所需材料:個體戶營業執照、經營者身份證(授權書簽字即可)
個體戶營業執照如何辦理:需要準備經營場地證明(自己家的房本、購房合同、租房合同),到當地的工商所即可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可辦理工作室性質的執照)。辦理是免費的,快的話當天能下證書,慢的話幾個工作日就可以下證書。不要相信網上說的個體戶不用記賬報稅,現在管的嚴了,現在個體戶跟公司一樣都需要記賬報稅。不過沒關系,你可以找當地的記賬公司,個體戶的很便宜,一年幾百塊錢就能搞定,我的就是找的記賬公司操作。個人也能操作,說是挺簡單的,但是我不會,就找的記賬公司。
商標局收費標準: 300元/類·件,即:1件商標在1個類別中申請10個(含10個)以內的商品。超過10個商品,每超過1個商品,每個商品加收30元。(不推薦在這里注冊,操作較難,沒有專業人士知道,注冊成功率低)
例如:在一個類別中指定15項商品,規費為:300+(15-10)×30=450元。
代理商收費標準:500元-1500元/類·件(這個是沒有統一標準的,主要還是看代理公司的報價和你的談價能力),不推薦你選擇代理商。
阿里云收費標準:【商標智能注冊申請】280元/類·件、【商標顧問注冊申請】680元/類·件、【擔保注冊申請】1380元/類·件。(強烈推薦你在阿里云上面注冊,普通注冊跟商標局官網費用一致)
【智能注冊申請】:相當于直接在商標局注冊,沒有專業老師指導,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操作簡單,小白都能完成注冊商標操作。缺點是,小白注冊成功率很低的。
參考教程:
【顧問注冊申請】、【擔保注冊申請】:這兩個都是有專業的老師指導,一對一的服務,幫你檢索、評估、注冊等操作。不同的是【擔保注冊申請】在商標注冊失敗的情況下,會全額退款(市面上的代理商、商標局,在商標注冊失敗的情況下,官費、服務費都不會退還的)
這兩個服務相當于找了個代理商,但是我覺得這里的服務更靠譜。
現在雙11期間,阿里云在做活動,價格很低。
活動地址:
打開網頁之后,找到“商標智能注冊申請”,270元這是史上最低價了,沒有比這個便宜的了,有需要的老鐵趕緊上車了~
然后點擊“立即購買”,看看有沒有這個選項,如果沒有惠,那可能就無法參加這個雙11活動了。
商標注冊周期很長,一般為12-14個月的時間。具體環境所需的時間如下圖:
1、在注冊自己所需類目商標時,一定要連同35類商標一起注冊下來。別讓35類商標被人搶注了,35類商標真的很重要,很多平臺都必須要用到。2、商標注冊周期大約為12-14個月。3、商標成功率非常低,商標駁回通常在提交商標局后5、6個月駁回,意味著如果商標注冊失敗了,就要耽誤半年時間。4、小白推薦【擔保注冊申請】。不要看價格比智能注冊申請的貴,貴是有貴的道理。萬一商標注冊失敗,你可能就要耽誤半年時間,也許商標沒下來,項目就黃了。一般的小微企業是耽誤不起這個時間的。
如果本回復幫助到你,請點贊分享,謝謝~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只要符合申請條件的,都能申請商標。
個人注冊商標所需提交的材料
個人注冊商標,必須要有營業執照,且個人名義下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企業的營業執照是不行的哦)。
然后準備好個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準備申請的商標名稱或這個商標的圖樣等資料就可以了。
網上申請商標注冊主要有兩個途徑:
(1)商標局網站自行申請注冊。
(2)委托商標代理機構注冊。委托代理機構的優點在于省心,有專業的商標代理人幫你解決問題,隨時跟蹤商標狀態,隨時咨詢商標進度。
上回答僅供參考
我是 @江北那棵樹 企業服務相關行業資深玩家,不負關注
如果商標注冊、商標轉讓或者對知識產權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點擊主頁咨詢討論
·······································································
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內蒙古新聞網 08-04-24 15:44 【打印本頁】 【字體:小 中 大】 【關閉】 編前語 在日常生活中,雖然很多人都聽說過版權、專利和商標,但很多人認為這只是商業或法律上的事,離自己的生活太遠。其實,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想一下,就不難發現知識產權與我們生活的聯系:版權幫助我們聽到音樂,欣賞和看到藝術、電影和文學作品;工業品外觀設計幫助我們設計我們自己的世界,商標為我們提供表明質量可靠的標志;專利有助于我們的發明,使生活變得更加快捷、更加安全,甚至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大到國防工業,小到日常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烙著知識產權的印跡。 可是對于這一切,人們往往熟視無睹,對于人類創造力與知識產權之間的聯系缺乏必要的認識。而世界知識產權日正是一個通過日常生活的現身說法,提高人們對創造、創新和知識產權制度的認識與尊重的機會。維護知識產權,不僅僅是查獲了多少張翻版,查處了多少假商標,重要的是普及知識,全面提升公眾知識產權意識。 十七大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要求,保護知識產權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農民增收沾了“品牌”的光 “這幾年咱農民不管是種田還是養畜,真是干啥啥掙錢,這可真是沾了‘品牌’的光啦,今年紅谷子價格看漲,我家還想多種二畝呢!”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鎮羅圈鋪村農民孫玉林說。喀喇沁旗為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從2000年開始,工商、農業、產業辦等部門聯合組織實施了“品牌帶動計劃”和“商標文化推進行動”。 橋頭灣子村有多年種植蔬菜的歷史,2004年自然蔬菜協會在國家商標總局注冊了“福苑”牌蔬菜商標,并申報了6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的認定和西紅柿無公害產品認證,使“福苑”牌貼標裝箱西紅柿遠銷到北京、遼寧等地。 目前,全旗已注冊蔬菜、小米、馬鈴薯、地產中藥等農副產品商標34個,年加工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龍頭企業達37家,年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農民每年僅依靠“品牌商標”增收就達1000萬元。 內蒙古2007年新設置的科技發展創新引導獎勵專項基金,規模為1.1億元,主要用于引導、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持續創新能力的自主創新型企業,引導增強自治區戰略新興產業的原始創新能力和重點領域的集成創新能力。 今后較長時期內,我區將圍繞全區優勢特色產業,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自主知名品牌的創建與發展,利用稅收、財政政策支持自主品牌生產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重獎有關技術人員,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在境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產品通關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務,支持企業自主品牌出口,提升品牌效應。 出重拳保護“知名商標” 2004年底,名噪一時的“小肥羊”商標糾紛案吸引了公眾的關注。2004年,內蒙古“小肥羊”商標獲初審公告后,西安小肥羊立即向國家商標局提出異議,商標局裁定其異議不成立后,西安小肥羊又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商評委于2004年12月20日裁定其異議不成立,準予內蒙古小肥羊核準注冊。 除了西安一家,陜西小肥羊以相同的理由——“小肥羊”是通用名稱,商標局曾以“小肥羊”缺乏顯著性為由多次對要求注冊“小肥羊”文字商標的申請予以駁回,卻準予內蒙古小肥羊,商標局對同一商標的審查采取了不同標準為理由,將我區“小肥羊”訴至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法院審理認為,首先,能夠獲得法律保護的企業名稱權,應是在辦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后取得的。有關證據表明,內蒙古小肥羊公司名稱于1999年9月13日合法取得,西安小肥羊獲得營業執照是在2000年6月15日,此前其民事主體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均不存在。 同時,內蒙古小肥羊公司以其企業字號中的“小肥羊”作為特有服務名稱,形成了特定的市場含義,使被異議商標取得了顯著特征,且便于廣大消費者識別。故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核準被異議商標予以注冊并無不當。 隨著各類市場主體品牌意識的逐步加強,越來越多的經營者開始關注商標注冊和保護問題,但由于缺乏對應的法規、制度保護措施,導致部分經營主體在相關利益被損害的情況下,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和賠償。 2007年年底,自治區工商局、內蒙古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共同為“白云鄂博”等56件自治區著名商標企業授匾。至此,我區擁有自治區著名商標總數達182件。2007年,內蒙古宇標食品公司的“宇標及圖形”、巴林石協會的“BALINSHI及圖形”、伊利集團的“伊利及圖形”3件組合商標同時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使我區的“中國馳名商標”總數達到24件。 據了解,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制定出臺了知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辦法,自2008年3月1日開始施行。 “雷雨”“天網”布下維權陣營伴 隨4月26日——我國第8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到來,自治區相關部門以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的“雷雨行動”和打擊涉及專利的詐騙行為的“天網行動”拉開了2008年保護知識產權行動的大幕。 呼和浩特市在這次行動中,對蘇寧電器有限公司鼓樓店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櫥具、灶具及小家電等7大類119項帶有專利標識的家用電器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總體情況較好,所檢查商品專利標識全部合格。據介紹,“雷雨行動”將在全區范圍內選擇案件多發城市、以食品、醫藥及自治區優勢產業為重點領域,以商場、藥店、展會為突破口,以權利人反響強烈、情節嚴重的案件為重點,加大執法工作力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執法行動。 自治區保護知識產權相關部門還將圍繞國家知識產權局2008年重點推進的10項工作,開展以制定和實施內蒙古知識產權戰略、突出企業在知識產權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以及自身能力建設為重點的相關工作。(記者:王雅靜) 背景資料 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的由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在1999年的提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2000年召開的第35屆成員大會上通過決議,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6日是《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的日期。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旨在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案例鏈接 ① 云南對非法使用卡拉OK曲庫實施行政處罰 不久前,云南省版權局將兩份《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送達省內兩家卡拉OK經營場所,這首開了國內著作權行政部門行政執法的先河。 2008年1月25日,云南省版權局接到中國音像協會和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對昆明好樂迪音樂娛樂有限公司、山石玖度吧餐飲娛樂有限公司涉嫌侵權的投訴后,依法對兩家公司函達了《關于涉嫌侵犯著作權進行調查的通知書》,要求這兩家公司派有關負責人連同有關證明材料到版權局接受調查詢問。 4月7日,云南省版權局依據調查事實,向昆明好樂迪、山石玖度吧兩家卡拉OK經營場所現場送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將侵權歌曲從點播系統中刪除,如果未在規定期限內停止侵權,涉嫌侵權的昆明好樂迪、山石玖度吧將面臨被監督刪除非法曲庫的嚴厲處罰。 據中國音像協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相關負責人張晏琿介紹,目前全國各地多家律師事務所要求與音協建立合作關系。 名詞解釋 所謂卡拉OK版權收費,是卡拉OK經營者通過集體管理組織,向音樂和音樂電視作品權利人支付的報酬。目前,KTV版權費由中國音協和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聯合收取。從2007年1月1日起,中國音像協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卡拉OK版權許可使用工作。 ② 中新網向“拿來主義”說不 4月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中新網狀告慧聰網一案。 根據中新網代理律師張巖的表述,慧聰網自成立以來,據不完全統計,累計擅自轉載中國新聞社旗下的中新社、中新網新聞稿件6300余篇,并拒付相關費用。根據國家版權局1999年頒布的《關于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第18條,轉載其他媒體已發表的作品,應按每千字50元的付酬標準向著作權人付酬。要求慧聰網立即停止擅自轉載中新社、中新網新聞作品的行為,并支付稿酬人民幣100萬元整,同時還要求被告通過各大商業網站和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據了解,這是中央級媒體首次以長期大批量擅自轉載新聞產品、侵犯知識產權為由將商業網站推上被告席。 中新網運營總監玉樹說,“目前,國內網絡侵權行為五花八門,大部分是明火執仗,但很多也講求‘技巧’,或張冠李戴,或掐頭去尾,或更改時間。于是,中國新聞社的海外記者站成了這些網站的免費記者站,整個中國新聞網成了他們的免費新聞資源庫。國家規定網絡轉載不是‘免費午餐’,這樣的‘拿來主義’,就是侵權。” 慧聰網提出,時事新聞有其特殊性,不在著作權法保護范疇之內。而且,中新網有大量新聞產品屬于外電翻譯作品,是中新網轉載其他新聞機構的產品,既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中新網也不應享有這些新聞的相應權屬。 鑒于雙方在證據有效性方面存在較大爭議,法庭要求原、被告雙方準備質證方案,近日提交法庭,屆時再做認定。 “這是一個老問題、老現象,國內其實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尊重原創與擅自轉載的問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謝新洲認為,在中國,如何解決新聞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但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國內互聯網產業已經到了規范發展的關鍵時期,而侵權問題則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治理網絡侵權行為,互聯網產業就無法獲得良性的發展。(摘自《法制日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呼市這么做...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對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促進創新驅動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的25個省(區、市)、82個市(地、州、盟)、116個縣(市、區、旗)等予以督查激勵,將相應采取24項激勵支持措施。這是自去年建立督查激勵長效機制以來,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的第二次督查激勵工作。《通報》顯示,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作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市、縣(市、區),受到全國通報表揚。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上持續發力,改革成效顯著,多次代表自治區接受國務院督導檢查。降門檻 激發創業熱情自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我市主動擔當、攻堅克難,爭取更多改革試點和創新政策在呼和浩特先行先試,在全區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具體做法,大幅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改革,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實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登記等改革措施,降低了興辦企業的資金、場地門檻,激發了百姓投資創業熱情;深入實施“先照后證”改革。將“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明確前置改后置目錄158項和前置目錄63項,持續做好兩個目錄的“雙告知”工作,不斷提升登記服務效能,向有關部門累計推送市場主體登記信息186866條;大力推進“證照合一”改革。在全區率先開展了“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多證合一”和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改革,全市實現“二十七證合一、一照一碼”,涉企證照大幅精簡,以“減證”促“簡政”;全面實行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我市是國家工商總局確定的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試點地區,從2016年5月啟動至今全市已有380家企業辦理了簡易注銷,有效解決企業“退出難”問題,進一步盤活名稱、住所資源。據統計,我市商事制度改革啟動至今年3月底,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0.65萬戶,平均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138戶。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達25.87萬戶。抓監管 鼓勵企業重信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做好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共享。截至3月底,全市273個部門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內蒙古)——部門協同監管平臺”歸集了信息,累計歸集涉企信息330106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316449條,行政處罰信息13657條。同時,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 監管。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建立了全市“一單兩庫一細則”,成立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政府主導、工商牽頭、部門推進”自上而下的組織架構體系。截至目前,全市有20個市直部門利用協同監管平臺開展隨機抽查153次、完成率100%。今年我們開展跨系統“雙隨機”抽查聯合檢查工作,目前已經開展了直銷行為、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等信息雙隨機檢查。另外,加大信用監管力度。嚴格落實企業信息公示、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等制度,強化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6687戶,這些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在獲得榮譽、貸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推薦、國有土地拍賣、招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或禁入,初步構建了“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和信用監管格局。強服務 助力小微企業全面建成小微企業名錄,搭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融資平臺,積極開展動產抵押、股權出質和商標權質押登記,促進新注冊企業增長勢頭不減、活躍度提升,我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從 2016 年起連續3年獲得中央財政每年3億元資金支持;大力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爭取國家工商總局支持在我市設立商標受理窗口,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今年一季度商標申請量2855件、商標注冊2680件,全市有效注冊商標累計達35586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7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1件。特別是清水河、武川兩個貧困縣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快速增長,對促進本地區脫貧攻堅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不斷優化窗口服務。大力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以“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為目標,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全面實現工商注冊登記業務申請、受理、審核、發照、公示的全流程網上辦理,行政事項按期辦結率達到100%。同時,全面推行市場主體 “審核合一”登記制度。從今年3月1日起,我們在各級工商登記窗口推行“審核合一”登記制度,進一步簡化注冊程序,提高登記效率。登記注冊流程實現再造,市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窗口被國家工商總局表彰為“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全國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企業登記工作成績突出窗口單位”。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在國務院通報激勵鞭策下,圍繞“放管服”三個方面,放得更寬、管得更嚴、服得更優,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努力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新高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張娜編輯|張臻審讀|志偉編委|郝飛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對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促進創新驅動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的25個省(區、市)、82個市(地、州、盟)、116個縣(市、區、旗)等予以督查激勵,將相應采取24項激勵支持措施。這是自去年建立督查激勵長效機制以來,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的第二次督查激勵工作。《通報》顯示,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作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市、縣(市、區),受到全國通報表揚。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上持續發力,改革成效顯著,多次代表自治區接受國務院督導檢查。
降門檻 激發創業熱情
自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我市主動擔當、攻堅克難,爭取更多改革試點和創新政策在呼和浩特先行先試,在全區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具體做法,大幅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改革,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實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登記等改革措施,降低了興辦企業的資金、場地門檻,激發了百姓投資創業熱情;深入實施“先照后證”改革。將“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明確前置改后置目錄158項和前置目錄63項,持續做好兩個目錄的“雙告知”工作,不斷提升登記服務效能,向有關部門累計推送市場主體登記信息186866條;大力推進“證照合一”改革。在全區率先開展了“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多證合一”和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改革,全市實現“二十七證合一、一照一碼”,涉企證照大幅精簡,以“減證”促“簡政”;全面實行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我市是國家工商總局確定的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試點地區,從2016年5月啟動至今全市已有380家企業辦理了簡易注銷,有效解決企業“退出難”問題,進一步盤活名稱、住所資源。據統計,我市商事制度改革啟動至今年3月底,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0.65萬戶,平均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138戶。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達25.87萬戶。
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做好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共享。截至3月底,全市273個部門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內蒙古)——部門協同監管平臺”歸集了信息,累計歸集涉企信息330106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316449條,行政處罰信息13657條。同時,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 監管。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建立了全市“一單兩庫一細則”,成立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政府主導、工商牽頭、部門推進”自上而下的組織架構體系。截至目前,全市有20個市直部門利用協同監管平臺開展隨機抽查153次、完成率100%。今年我們開展跨系統“雙隨機”抽查聯合檢查工作,目前已經開展了直銷行為、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等信息雙隨機檢查。另外,加大信用監管力度。嚴格落實企業信息公示、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等制度,強化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6687戶,這些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在獲得榮譽、貸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推薦、國有土地拍賣、招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或禁入,初步構建了“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和信用監管格局。
全面建成小微企業名錄,搭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融資平臺,積極開展動產抵押、股權出質和商標權質押登記,促進新注冊企業增長勢頭不減、活躍度提升,我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從 2016 年起連續3年獲得中央財政每年3億元資金支持;大力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爭取國家工商總局支持在我市設立商標受理窗口,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今年一季度商標申請量2855件、商標注冊2680件,全市有效注冊商標累計達35586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7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1件。特別是清水河、武川兩個貧困縣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快速增長,對促進本地區脫貧攻堅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不斷優化窗口服務。大力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以“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為目標,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全面實現工商注冊登記業務申請、受理、審核、發照、公示的全流程網上辦理,行政事項按期辦結率達到100%。同時,全面推行市場主體 “審核合一”登記制度。從今年3月1日起,我們在各級工商登記窗口推行“審核合一”登記制度,進一步簡化注冊程序,提高登記效率。登記注冊流程實現再造,市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窗口被國家工商總局表彰為“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全國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企業登記工作成績突出窗口單位”。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在國務院通報激勵鞭策下,圍繞“放管服”三個方面,放得更寬、管得更嚴、服得更優,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努力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新高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張娜
編輯|張臻
審讀|志偉
編委|郝飛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