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最近省廳評審專家在一次培訓會上分析了去年高企沒有通過原因,下面我們逐一來分析聽聽專家怎么說:
01
共性問題
1、上傳的附件材料錯誤。
如A企業的材料卻出現B企業的內容
2、企業上傳的附件材料內容模糊不清。
如企業財務數據、發票等模糊不清。
3、企業上傳的附件材料不齊全。
上傳材料的時候遺漏,導致材料不齊。
02
十二個附件存在的問題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1)未提交承諾書或者承諾書未簽字蓋章;(2)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封面未簽字蓋章;格式上明確要求簽字蓋章,請各企業務必重視!
2、營業執照
(1)未上傳營業執照,或上傳其他企業的營業執照;(2)已更名企業,但未上傳工商變更證明材料;
3、知識產權相關證明材料
(1)知識產權類型、獲得方式、權屬人等不符合要求。
僅限使用國家知識產權總局授權的專利;(2)知識產權證明材料不全。
證明材料需包括知識產權證書、專利摘要、繳費證明;
(3)Ⅱ類知識產權重復使用。
企業申報時Ⅱ類知識產權要填寫未重復使用說明,2020年該部分內容并入《企業信用承諾書》。
(4)偽造知識產權證書。(5)國網、省網知識產權填報不一致。
如知識產權數量、類別、獲取時間等無法對應;
針對知識產權的要求,已取消獨占許可和三年限制。
4、科研項目證明材料
(1)科研項目證明材料存在矛盾。
科研項目證明材料之間要有對應性,注意時間上的邏輯關系;(2)科研項目證明材料不完整。
證明材料應包括立項決議、項目計劃書、結題報告,已結題項目需提供結題報告。
5、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材料
(1)科技成果是否在近三年轉化存疑。
無法提供科技成果的相關證明材料;
所有知識產權都是申報當年轉讓的,導致成果轉化邏輯存疑。(2)部分企業提交了以技術訣竅為依據的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應以知識產權為主,不能以技術訣竅為依據;2020年申報高企的企業應該提供近三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科技成果證明材料,同時科技成果應是以知識產權為主,請企業在申報前做好相關材料的準備。
6、研發組織管理相關證明材料
(1)部分企業研發組織管理相關證明材料內容雷同;(2)少數企業研發組織管理相關證明材料出現其他企業名稱或內容;(3)少數企業研發組織管理相關證明材料有弄虛作假行為;企業應借申報高企的機會,健全完善企業本身的制度。
7、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的具體說明
(1)部分特殊行業未提供相關認證認可和資質證書部分醫療行業企業,建筑行業企業需要提供相關資質證書。
8、人員情況說明
(1)部分企業上傳的人員證明材料不全(2)科技人員花名冊沒有崗位信息(3)科技人員崗位與實際不一致(4)職工總數和科技人員數與申報材料矛盾(5)所有科技人員上年度工作均未滿183天人員情況的部分材料應該能如實展示企業的科研力量,請企業如實完善。
9、專項審計(鑒證)報告
(1)專項審計(鑒證)報告出具時間有誤。2020年研發費用應是2017年、2018年、2019年這三年的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并且需要和科研項目相對應。(2)專項審計報告審計意見錯誤。如易出現意見少寫、漏寫、錯寫情況;如研發專審是對三年研發費用的審計,但審計意見里只寫了其中一年。(3)專項審計(鑒證)報告不完整。如掃描或上傳時遺漏;(4)專項審計報告簽字蓋章不齊全。明確規定需要簽字蓋章。(5)出具專項審計(鑒證)報告的中介機構不符合《工作指引》的要求;(6)企業提交的專項審計(鑒證)報告不符合要求;(7)研發費用歸集不合理。如企業在以前年度未做相應研發費用輔助帳制度,未合理規劃;(8)研發專項審計(鑒證)報告中的研發投入數據和財務審計報告、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相關數據相差巨大,且無合理說明;專審涉及到以前年度的對應數據,能從側面反映出企業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是否合理,人員是否齊全等一系列潛在問題,請企業務必重視。
10、財務審計報告
(1)財務審計報告注會簽字蓋章不齊全;(2)企業提交的財務審計報告不符合要求;(3)企業提交的財務審計報告不齊全;(4)企業未提交財務情況說明書;(5)財務審計報告中的營業收入與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相關數據相差巨大,或財務審計報告上年末數和本年初數相差巨大,且無合理說明。
11、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1)企業提交的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不齊全;(2)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期間費用明細表A104000完全未歸集研發費用;(3)企業提交的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不符合要求;(4)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有涂改痕跡;
12、專項審計(鑒證)報告中介機構相關證明材料
(1)中介機構營業執照上面反應的成立時間不滿三年;(2)提供的全年月平均在職職工人數證明材料和注冊會計師,稅務師人數證明材料不齊全;(3)未提交中介機構聲明
總結,高企申報材料復雜,且邏輯關系前后環環相扣,應該是事實為基礎,切忌造假,有特殊情況需要解釋的,附情況說明,不要盲目全部委托第三方,企業本身要深度參與材料收集和撰寫。最后企業負責人要參與材料審核和把關。
文章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高新企業認定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為企業帶來非常明顯的優勢。而2113對于急需申請高新企業認定的企業而言,在自己去申請還是找機構申請方面很多時候是無法做出正確選擇和判斷的 要想知道高新企業認定是自己去申請還是找機構申請哪個好,5261我們首先需要正確的認識去自己申請高新企業認定和找機構進行申請都有哪些區別 1、自己申請 自己申請的高新企4102業認定非常考驗我們對高新企業認定政策的理解掌握程度,這就非常考驗我們對于政策的研究和相關方面的經驗了。通常來說,我們自己去申請高新企業認定的成功率是非常低下的 2、找機構申請 相對于自己申請的這種方式,我們通過專門做這方面的1653機構去申請的成功率會相對來說大很很多。因為這類機構長專時間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在經驗上是很豐富的,而且他們對政策的理解掌握程度是很高的 綜合來說,我們申請高新企業認定還是找專門的機構申請最終呈現的效果是最佳的。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自屬身是很少申報這方面的項目的,缺乏相應的經驗,而像萬企報國類專門做高新企業認定的機構在這方面的經驗豐富,對政策的了解程度也高,非常符合大家對需求
···································^^····································
科德咨詢您的首選,申報高新多年的資質經驗通過率高達98%以上
···································^^····································
···································^^····································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近日,我區5家企業獲得煙臺高新區支持企業掛牌上市的專項扶持資金,補貼總額達到336萬元。自2014年5月出臺關于鼓勵和扶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意見,2016年8月補充出臺《煙臺高新區加快推動企業掛牌上市的辦法》以來,共有19家企業獲得掛牌上市扶持資金,總額超過2400萬元,單個企業最高補貼金額達210萬元。
自啟動掛牌上市扶持政策以來,我區圍繞中小企業掛牌上市扶持政策,采用多種形式開展一系列政策宣講活動,擴大政策覆蓋面。已先后舉辦“金融創新政策專題培訓會”、“直投基金政策解讀會議” 、科技型企業融資路演等活動,參加培訓的企業120多家。培訓活動涉及中小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直投基金融資激勵、新興產業基金扶持、信貸周轉金試點等方面,使中小型企業對多層次資本市場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幫助企業了解政策精神、緊跟政策節奏、分享政策紅利,切實解決融資難題。
目前,我區已有煙臺龍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等“新三板”掛牌企業10家,煙臺昕諾吉太陽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12家,還有一批中小企業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造。我們將再接再厲,重點為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發展規范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創新服務,通過專題培訓、投融資路演等多種活動形式,積極搭建金融服務平臺,鼓勵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梁君莉)
責任編輯 / 孫俊杰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