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導讀:高新申請材料包含哪些,蘭鋒為您一一揭曉,由于政策年年收緊,2018年的通過率更是創下歷史新低,那么需要企業提前準備才能夠不慌不亂,大大提高成功概率。
需要準備的材料:
一、企業基本材料
營業執照(三證合一)
企業職工整體情況說明
科技人員名單及說明
公司基本情況說明
二、企業財務材料
近三年財務會計報告
近三年納稅申報表
高新專項審計報告
三、知識產權以及企業研發管理材料
知識產權證書(專利、軟著)
企業研發管理文件
高新企業認定申請書
高新申請流程: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企業內部自評或請專業代理評測; 準備企業知識產權;做財務梳理輔導; 進行研發立項輔導; 找指定機構做專項審計報告; 組織相關申請材料; 內部審核資料;
【第二階段】遞交與發證:根據政府指引時間提交網申材料、紙件材料; 初審; 受理; 評審; 評議; 公示; 備案; 公告通過; 頒發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第三階段】遞交賬戶信息領取資金。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流程 1、提出申請 2、網上注冊登記 3、準備并提交材料 4、審查認定 5、公示 6、備案、公告、頒發證書 7、申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條件: 1、基礎條件: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2、領域要求: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范圍 3、人員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科技人員>30%,研發人員>10% 4、產品收入/研發費用:<5000萬元,≧6%;5000萬元~2億, ≧ 4%;>20,000萬元, ≧ 3%;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全部 ≧60%,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一手抓疫情防護,一手抓經濟生產,針對性政策刻不容緩。2月5日,為切實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落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渾南區(沈陽國家高新區)參照省市相關文件要求,發布了《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防疫安全的通告》,引導企業安全有序地開展復工。
根據通告要求,復工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區防疫相關規定和要求,壓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確保企業防疫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滿足以下四個“到位”:防疫體系建設到位。確保建立完整疫情防控體系,明確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明確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及部門車間班組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工作措施;人員安全篩查到位。確保所有員工的排查情況真實準確,無敏感地區人員接觸史、身體無咳嗽發熱等異常狀況,外省返沈人員一律自行居家隔離14天;防疫物資準備到位。確保測溫、口罩、消殺物品等有固定采購渠道,且儲備量滿足最大供應周期消耗。設置有集體宿舍的企業,要設置臨時隔離場所;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確保防疫體系各個環節定責、定人、定質、定頻,企業原則上要實施封閉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本單位生產辦公場所,嚴格落實測溫、防護、消毒及應急處置等各項要求。
不僅要堅守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也要打通扶助企業逆境發展的最后一公里。2月5日,渾南區(沈陽國家高新區)出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的八項措施》,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支持幫助中小微企業樹立信心、減少損失、渡過難關。
對在孵企業給予房租減免支持。對承租區國資運營的孵化載體的企業,免租或順延一個月,可根據疫情情況延期。
扶持雙創孵化載體發展。鼓勵雙創孵化載體在疫情期間為企業適當減免租金,經區政府認定的,優先給予政策支持。
鼓勵企業加大疫情防控產品的研發投入。對已開展疫情防治藥物、醫療設備、防控設備、消毒制品、病毒檢測等新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經區政府認定的,每家企業給予20%的研發投入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支持企業承擔疫情防治科研攻關應急專項。對承擔國家及省市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科研攻關應急專項的企業,按每個項目經費1:1比例給予資金配套,最高不超過50萬元。
支持企業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生產。對新建、擴產的疫情應急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經區政府認定的,當年給予技術升級改造投資金額10%、房屋租賃租金50%、新建生產線投資金額20%的補貼,每項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同時,給予每家企業5-10萬元物流成本補貼。
積極解決企業訴求優化行政審批流程。開通企業服務24小時專線(024)23667988,受理和解決企業疫情期間相關問題,切實保障企業正常運行。對涉及疫情防控的項目立項、建設施工、生產經營、交通運輸等審批事項,審批部門開辟應急審批“綠色通道”,實行“先發證、后審核”的承諾制辦理方式。凡企業提出申請,各審批部門實現即來即辦,政務服務中心指派專人全程代辦或上門服務。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金融服務機構和國資融資擔保機構作用;區財政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費率補貼,融資規模1000萬元以下的,提供1%的融資擔保費率補貼,融資額度1000萬以上的,提供0.5%的費率補貼,封頂50萬元;通過風險資金池撬動信貸規模,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高企科技貸、定單貸等創新金融產品。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各銀行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投放,對高成長企業新增貸款給予一定比例的貼息,對2020年中小企業信貸余額增幅部分給予一定獎勵。
長摁動圖識別二維碼
標星+置頂沈陽生活廣播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