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別號艾葉,多年生草本或略當作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噴鼻氣。艾草與中國人的糊口有著緊密親密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老是將艾草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涸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配偶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藥。現代嘗試研究證實,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感化;平喘、鎮咳及祛痰感化;止血及抗凝血感化;鎮靜及抗過敏感化;護肝利膽感化等。
新穎艾葉100克,切塊,雞蛋2個,攪拌一路加鹽適量,熱油鍋煎熟即可。月經時代不宜服,艾葉、雞蛋同食可緩解經痛、月經不調的結果。
艾葉茶:艾葉5g、紅茶3g、白糖10g,開水沖泡5分鐘,本品溫經散寒,理氣止血,安胎。
艾葉2兩,丹參2兩,當歸2兩,麻黃2兩,人參3兩,阿膠3兩,甘草1兩,生姜6兩,年夜棗12枚。不消洗,一路浸泡半小時,直接煮開,再文火煎煮40分鐘即可。遲早各2碗。可緩解懷胎2月、中風寒、臍下懸急,腰酸背痛、卒有所下、忽冷忽熱。
干艾葉15克(鮮品3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將艾葉煎汁去渣。將粳米、紅糖放入藥汁中煮粥。月經時代不宜服。艾葉、紅糖可暖和子宮、宮冷不孕的結果
艾草具有一種特別的噴鼻味,具有驅蚊蟲的功能,前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于避邪,二來用于趕走蚊蟲。
艾草泡腳:30-50克干艾草煮水泡腳。艾草泡腳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輕易咳白痰的人很有益處。不宜多泡,一周2次即可
艾葉30-50克,熬汁,對水稀釋洗澡,可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對毛囊炎、濕疹有必然的療效。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