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何對待鄧紫棋或將被迫更名?
每日經濟新聞,新聞決議影響力
11 年歌手生活生計當作“泡沫”,鄧紫棋此后不克不及再叫“鄧紫棋”了?
本年 3 月 7 日,鄧紫棋頒布發表與掮客公司蜂鳥音樂解約。
藝人與掮客公司分手,原本是再正常不外的貿易行為。但按照工商資料顯示,早在 2014 年,蜂鳥音樂就已將“鄧紫棋”這個藝名注冊為商標。也就是說,解約后的鄧紫棋,可能此后不克不及再利用“鄧紫棋”這個名字了...
這件事剎時讓全球各地的歌迷炸鍋了...
有網友力挺認為,歌迷喜好的是鄧紫棋的唱功和才調,和這個名字沒有關系。
焦急的歌迷也出謀獻策,建議鄧詩穎爽性直接去把本名改當作鄧紫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重到,2008 年,那時年僅 16 歲的鄧紫棋刊行首張專輯,一出道就以未當作年人的身份斬獲噴鼻港樂壇各大新人獎。
11 年來,鄧紫棋一向以這個藝名面宿世,若是此后她真的無法拿回這個名字,不僅此前堆集的名望價值可能白白送人,更主要的是,這還可能關系到她可否拿回本身歌曲的版權。
鄧紫棋頒布發表解約,唱片公司回應
記者注重到,蜂鳥音樂(Hummingbird Music Limited)是噴鼻港一間自力音樂公司,開辦報酬張丹和 Lupo Groinig。這家公司的貿易模式本家兒如果經由過程選秀節目發現音樂苗子,然后與其簽約。該公司舉辦的“Brand New Star”選秀角逐吸引不少噴鼻港當地及東南亞的年青音樂人加入,年度冠軍有機遇簽約該公司當作為旗下歌手。
毫無疑問,鄧紫棋是這家公司挖到過的最大一塊“寶藏”。而早在 2014 年 9 月,蜂鳥音樂就已經將“鄧紫棋”和“G.E.M”申請商標注冊,范疇涵蓋文娛、珠寶、告白發賣等。
記者還發現,蜂鳥音樂在官網上仍然將鄧紫棋的形象和文字宣傳放在顯要位置,而且在官方商城出售大量鄧紫棋周邊商品,包羅帽子、T 恤、馬克杯等。
律師不雅點:藝名歸屬難判定
我國《平易近法公例》第 99 條劃定,“公平易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議、利用和遵照劃定改變本身的姓名,禁止他人干與、盜用、冒充。”
而關于涉及到姓名權的商標授權爭議,我國最高人平易近法院也出臺過專門的司法詮釋。
2017 年 1 月 11 日,《最高人平易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劃定》正式出臺。此中第 20 條劃定:
“當事人本家兒張訴爭商標損害其姓名權,若是相關公家認為該商標標記指代了該天然人,輕易認為標識表記標幟有該商標的商品系顛末該天然人許可或者與該天然人存在特心猿意馬聯系的,人平易近法院該當認心猿意馬該商標損害了該天然人的姓名權。
當事人以其筆名、藝名、譯名等特命名稱本家兒張姓名權,該特命名稱具有必然的知名度,與該天然人成立了不變的對應關系,相關公家以其指代該天然人的,人平易近法院予以撐持。”
那么,以鄧紫棋的超高知名度,是不是能在解約之后確保拿回本身的藝名呢?
對此,上海某資深常識產權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詮釋說,在今朝的景象下,“鄧紫棋”這個藝名是否屬于歌抄本人的姓名權,還很難說清晰。
這位律師舉例暗示,假設與鄧紫棋發生姓名權爭議的另一方與鄧紫棋本人的演藝事業毫不相關,那么“鄧紫棋”這個藝名無疑將歸屬于歌抄本人。
但若是鄧紫棋是和介入打造本身演藝生活生計的唱片公司發生商標膠葛,并且尚不清晰兩邊此前是否對藝名歸屬有過商定的前提下,很難判定藝名是否該屬于歌抄本人。
搶注名人姓名有風險
商家搶注名人姓名做商標的案例可謂不足為奇,并且中外名人都有良多“躺槍”的案例。
在體育和娛樂范疇,方大同、李連杰、姚明、林書豪、易建聯都曾遭遇搶注。2001 年,武漢云鶴大鯊魚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經姚明許可,私行將姚明的簽名作為貿易標識在其出產的服裝、鞋等商品上利用,并在全國規模內進行發賣;無錫商人虞敏潔則爭先申請了“Jeremy S·H·L 林書豪”商標。
2003 年,一家體育用品公司在沒有獲得易建聯贊成和授權的環境下,擅自將“易建聯 YIJIANLIAN””注冊為商標,那時被商標局核準予以注冊。隨后,該公司將商標讓渡給了易建聯公司。
2006 年,易建聯本人標的目的商評委申請,要求對本身名字的這個商標予以撤銷注冊,最終商評委以該企業違反了《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為由,將該商標予以撤銷。
央視節目截圖
不外,在獲得這一判決成果后,易建聯公司不服,他們將商評委訴至法院。該公司在辯詞中將“易建聯”三個字詮釋為“輕易成立聯系”的縮寫,但這樣的布滿“創意”的說法顯然不具備說服力,法院依然判決易建聯勝訴。
除了中國名人之外,加害外國名人的姓名和肖像權,也有法令風險。2013 年,馬拉多納狀告收集游戲《熱血球球》私行利用本身的姓名和肖像,最終獲賠 300 萬元人平易近幣。
2016 年,最高法院判決福建的喬丹體育公司所注冊的“喬丹”商標(拼音“QIAODAN”等)應予撤銷。這個備受矚目標案件判罰,標記著外國名人的中文姓名權也明白受到庇護。
2012 年,邁克爾·喬丹標的目的海說神聊京法院提起商標訴訟申請,海說神聊京法院不予受理。那時給出的來由是喬丹在中國沒有獨一指心猿意馬性,邁克爾·喬丹的喬丹在美國只是姓,有當作千上萬人姓喬丹,沒有特指某小我。
2014 年,中國商評委作出裁心猿意馬“爭議商標予以維持”,認為喬丹的申請撤銷來由不當作立。2015 年,海說神聊京市第一中院和海說神聊京市高院在一審和二審中均駁回了球星喬丹一方的訴求。
2016 年 12 月 8 日,最高人平易近法院公開宣判,喬丹體育對爭議商標“喬丹”的注冊損害邁克爾·喬丹在先姓名權,違反商標法,撤銷此前的一、二審訊決,判令商標評審委員會從頭裁心猿意馬。
美國媒體那時有評論認為,邁克爾·喬丹在“客場”最終博得訴訟勝利,顯示了中國增強常識產權庇護的決心,也讓中國境內企業加倍明白加害姓名權帶來的風險。
國外近況:小我常識產權庇護趨嚴
在美國,出書權(publication rights,本家兒要包含姓名權和肖像權)的庇護并沒有寫進聯邦法令,而是交給各州立法裁心猿意馬。
按照美國律師協會(ABA)官網的詮釋,跟著互聯網時代的成長,姓名權的寄義規模越來越廣,而且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名人之外,越來越多的通俗人也將受到姓名權的庇護。
美國律師協會界心猿意馬,一小我受到法令庇護的常識產權包羅姓名、肖像、聲音和相似性(likeness)等。
也就是說,在現在“網紅”遍地的時代,哪怕是一個游戲本家兒播標記性的嗓音、講解詞,或者一個小網紅的經典動作、手勢,甚至一個收集 ID 都將受到常識產權庇護,他人不得擅自拿來進行貿易性利用。
此外,受到庇護的不僅是傳統意義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社會公家人士,就連通俗人也能本家兒張本身的姓名等權力。
2013 年,一樁用戶集體告狀 Facebook 案在美國激發顫動。一群臉書用戶發現本身的姓名和相冊照片被 Facebook 擅自拿去做當作了告白視頻,并標的目的他們的老友推送。
而在一個貿易論壇場所,Facebook 暗示這些告白的點擊量是一般推送的兩倍擺布,這正好被原告抓住了把柄。鑒于 Facebook 本身認可了這些告白能發生直接的效益,提高 Facebook 品牌價值,加州法院最終維護了這群通俗用戶的姓名權和肖像權。
美國律師協會暗示,在某些州,加害姓名權將會帶來很是峻厲的賞罰,一般除了撤銷內容以外,還要標的目的受害人補償“現實損掉”+ 精力損掉 + 賞罰性賠條目,補償金額可能半斤八兩昂揚。
每經編纂:鄭直 李凈翰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