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科學家而言,最遺憾的事莫過于:可以拿諾貝爾獎,但本身活不到那天。
因為從1974年起頭,諾貝爾基金會劃定:諾獎原則上不授予已故的人。
是以,上宿世紀60年月由6人配合預言的“天主粒子”,在201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就只頒布給在世的2人,2人等分約120萬美元的獎金。

天主粒子
動輒20多年,甚至半個宿世紀的驗證流程,讓很多科學家與諾獎當面錯過。
而漫長的期待并不老是壞的。
諾貝爾基金會就曾因太“心急”頒獎,犯下過致命錯誤。
1948年的諾貝爾醫學或心理學獎,頒給了合當作DDT(滴滴涕)的瑞士化學家繆勒,這當作為了諾獎平生的污點。

繆勒
DDT作為一種殺蟲劑,那時被認為是對人類無害,又可以高效滅蟲,價錢還低廉的產物。
有了諾獎的背書,DDT在20宿世紀50年月被捧上神壇。
利用DDT的莊稼地里,糧食大豐收,美國農場本家兒甚至用DDT彼此噴灑,歡呼慶賀。
在它被全球大面積利用后,科學家發現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DDT其實對人和動物有害!

噴灑DDT慶賀
整件事的前因后果,要從20宿世紀30年月說起。
DDT未發現前,大都國度都面對著糧食危機。
繆勒的故國瑞士,時常因蝗蟲導致莊稼地片葉無存,人平易近食不充饑。

蝗蟲
更恐怖的是,體虱、跳蚤和蚊子等有害蟲豸,能作為流行癥的傳布前言。
二戰時代,風行性斑疹傷寒奪去了不可勝數的人命,這種由立克次氏體微生物引起的流行癥,會以虱、蚤、等節肢動物為前言侵入人體。
禍首禍首,都是蚊蟲和農田里的害蟲。
但其實,那時已有多種殺蟲劑,只不外它們要么價錢昂貴,要么藥效不持久,要么極輕易在害蟲體內發生抗藥性,而且結果都一般。
結果好的殺蟲劑,又對人類有害,例如砷化物砒霜。
繆勒兒時的老友,就是因為誤食噴灑過砷化物的蔬果滅亡的。

若是有一種對人體和情況無害,又對害蟲致命,而且價錢低廉,非洲人平易近都能用得起的殺蟲劑,豈不是渾然一體?
每當想起糊口在水火倒懸中的人們,身為化學博士的繆勒,決議重拾兒時的抱負,發現一種高效殺蟲劑。
1935年,繆勒起頭對害蟲進行系統性研究,他發現蟲豸和哺乳動物對于化學物質的接收體例分歧。沿著這條線索,破費了4年時候,掉敗了349次后,在1939年9月,繆勒找到了他抱負中的殺蟲劑——1,1,1-三氯-2,2-雙(4-氯苯基)乙烷,也就是DDT。

DDT
但初次合當作DDT的科學家并非繆勒,有記錄在1874年維也納的醫學家奧斯瑪,是第一位合當作DDT的人,但那時他并沒有調查此物質的化學性質,也不領會其感化和價值。
DDT的毒性機理是:透過蟲豸體壁的幾丁質進入蟲體,按捺神經旌旗燈號傳導,使蟲豸肌肉痙攣或過度興奮,最終麻木而死,近似蛇的神經性毒素。
而DDT對哺乳動物的感化結果,小到被認為無害。

1940年,DDT率先在瑞士拿到專利,瑞士當局證實了它對馬鈴薯甲蟲和其它蟲豸的有用性。
隨后,DDT便在其他國度申請專利并大量出產。
DDT的發現,對害蟲來說無異于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按照宿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1948年,未利用DDT的斯里蘭卡,每年約有100萬新增瘧疾患者,起頭利用DDT直到1963年,每年新增瘧疾患者為18個,結果可以用震動來形容。
1954年,美國在利用DDT后,農田的單元產量比1943年未利用DDT時提高了60%。
因為DDT價錢廉價,對害蟲致命,又對人體無害,它在全球利用總量跨越180萬噸。

糧食豐收時,美國的農場本家兒用DDT取代噴鼻檳,噴灑狂歡。

泅水時也噴點DDT,驅蟲結果杠杠滴。

給叢林來點DDT,殺殺戮蟲。

連時尚雜志的模特都用DDT作為環抱布景,證實其對人類平安無害。
在那時看來,若是人的第平生命是怙恃給的,那第二生命就是DDT給的,因為它解決了疾病和糧食問題。
這股狂熱的追捧海潮,當作功將DDT送進了1948年諾貝爾獎的殿堂。
當人們沉浸在DDT的喜悅中時,形勢卻發生了180度改變。

1962年,有學者發現利用DDT后,家四周的鳥兒紛紛滅亡,認為是DDT造當作的,而且呼吁泛博群眾盡快遏制利用。
顛末幾個月的調查發現:DDT能經由過程生物富集感化進入人體,確實會對人體發生風險!

生物富集感化
因為DDT的化學性質不變,在天然界中難以分化,其濃度會沿著食物鏈標的目的上不竭遞增。
經檢測,DDT在湖水中的濃度為0.000003ppm,顛末食物鏈達到鳥類體內為25pm,濃度整整提高了833萬倍!
大天然的輪回感化,也將DDT帶到了宿世界每一個角落,甚至南極企鵝的血液和珠峰雪水中都能檢測到DDT。

蛋殼變薄
高濃度的DDT會干擾鳥類鈣的代謝,使蛋殼變薄,少少數可以或許順遂孵化,嚴重影響生殖功能和鳥類壽命。
DDT是一種親脂疏水的有機物,對于人類而言,它進入人體內會儲藏在脂肪細胞中,影響人體荷爾蒙排泄和具有殺精感化。
而且醫學研究中還發現DDT對肝臟功能有影響,存在潛在威脅,甚至可能致癌。

DDT已在美國本土大面積利用,生態情況和人體健康受到的損害無法估量,美國公眾掀起了一場游行抗議活動,要求周全禁止DDT。
一些科學家則認為DDT的利用應該受到嚴酷節制,不該禁止,因為它在抗瘧疾方面功能顯著。
但時任美國帶領人肯尼迪,考慮到公眾對于反DDT的情感高漲,為了本身下屆選舉的撐持率,就決心奉迎公眾,僅宣傳DDT調查成果的負面感化,而無視積極感化。
果不其然,肯尼迪的撐持率升高了。

尼克松
之后的尼克松總統,也用了同樣的手法,頒布發表將周全遏制出產和利用DDT,并呼吁其他國度禁用。
1972年,在美國率領下,全球多國起頭禁用DDT,此中甚至包羅深受瘧疾熬煎的非洲國度。
就這樣,DDT從1948年獲得諾獎,到1972年起頭被全球多國禁用,只用了短短25年時候。
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然而,禁用DDT真的是最優選擇嗎?
禁用DDT后,非洲的瘧疾死灰復燃,南非一個省的瘧疾患者從8千人飆升到了4萬人;斯里蘭卡停用DDT后,瘧疾患者一年內增加了50萬人。
幾十年時候里,因禁用DDT導致滅亡的人數,數以萬萬計,比希特勒殺的人都要多。
有科學家指出,DDT能作為一種趨避劑,將蚊蟲從屋內趕出,避免疾病傳布。若是限制DDT的濃度和利用規模,僅在屋內少量利用,可以將瘧疾的發病率降低90%。
利用適當就不會對情況造當作污染,也不會對人體造當作風險。

瘧疾患者
到了20宿世紀末,人們起頭反思DDT給人類帶來的益處。
2000年時,全球有3億瘧疾患者,每年因瘧疾滅亡的人數跨越100萬人,絕大大都都長短洲人平易近。
2003年,南非從頭利用DDT,一年內瘧疾滅亡人數直接降低了50%,此后活著界衛生組織的倡導下,非洲更多國度從頭利用DDT抗擊瘧疾。

上圖是2000年,未利用DDT時非洲瘧疾的發病率。
下圖是2012年,利用DDT時非洲瘧疾的發病率,結果顯而易見。

從發現DDT時的歡呼,到發現風險時的抗議,再到DDT拯救瘧疾患者時的反思。
它是苛虐情況和動物的毒藥,也是拯救瘧疾患者的解藥。
歸根結底,錯的不是DDT,而是利用它的人和體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