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蘇醒真就不算難,也不需要任何醫療器械和多高深的醫療專業常識,您只要有手就當作,比開車勤學多了
第一步:評估現場情況的平安性。判明已經造當作的傷亡,將要發生的危險以及可能繼續造當作的毀傷等,然后快速解除各類險情,方可進入現場。
第二步:判定傷者有無意識和呼吸。施救者輕拍患者雙肩,高聲呼喊患者,如無反映,當即在5-10秒內,經由過程不雅察其胸部有無升沉來判定有沒有呼吸。
第三步:當即撥打急救德律風120。
第四步:將傷者放至蘇醒體位即仰臥位。患者頭、頸、軀干平直無扭曲雙手放于軀干兩側。具體方式是,先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然后將其兩上肢標的目的上伸直,將遠側的腿搭在近側腿上,然后用一只手固定在患者的后脖子部位,另一只手固定在遠側的腋窩部位,用力將其整體翻轉當作仰臥位。避免身體扭曲彎曲,以防脊柱脊髓毀傷。患者仰臥的地面要堅實,不然按壓時深度不敷,心臟排血量會削減。
第五步:胸外心臟按壓。這是重建輪回的方式,是徒手心肺蘇醒操作中最主要的環節。準確的操作可使心臟排血量達到正常時的25%到30%。胸外心臟按壓的具體操作手法是:站立或跪在病人身體的任何一側,身體對正病人乳頭,兩膝分隔,與肩同寬;兩肩正對病人胸骨上方,兩臂根基伸直,肘關節不得彎曲;兩臂根基垂直。以髖關節為軸,操縱上半身的體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標的目的下按壓胸骨。一手中指壓在病人的一側乳頭上,手掌根部放在兩乳頭邊線中點,不成偏左或偏右。另一手重疊其上,手掌根部重疊,雙手十指交叉相扣,確保手掌根部接觸胸骨正中位置。按壓深度5~6cm,或胸壁厚度的1/3。按壓時,以觸摸到頸動脈搏動最為抱負。按壓頻率 100~120次/分鐘。放松時,要使胸廓完全回彈、擴張。不然,會使回心血量削減。但手掌根部不要分開胸壁,以包管按壓位置始終精確。
第六步:開放氣道。采用“壓額提頦法”,將一只手的小魚際部位放在傷者的前額上,標的目的下壓,而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并攏,放在傷者頦部的骨性部門,然后標的目的上提,讓其頦部和下頜部抬起來,頭往后仰,同時耳垂與下頜角的連線與患者仰臥的平面垂直。
第七步:口對口吹氣。施救者當即用食指中指捏住患者鼻孔,張開嘴將患者口完全包住,遲緩地將氣體吹入患者口內。每次吹氣應為一秒,但避免過度用力吹氣。吹氣時用余光不雅察患者呼吸環境,吹氣量以胸廓升沉為準,然后鋪開患者口鼻,負氣流順暢排出。需要注重的是,做心肺蘇醒時,胸外心臟按壓按壓:口對口吹氣=30:2,即每進行30次按壓后,做兩次口對口吹氣,即為一組心肺蘇醒操作。
心肺蘇醒還要注重把握這樣幾個原則:實時+準確+對峙+AED。
1、應機立斷——判定傷者已無意識和呼吸后,當即急救,不要擔擱。
2、當場施救——不要搬運病人,也別等其他人,因為急救起頭得越早恢復的機遇就越大,若是跨越4分鐘,急救當作功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扣頭。
3、動作尺度、規范——手藝操作的尺度、規范,直接關系到最終急救的當作敗。
4、追求幫忙——一小我做心肺蘇醒不成能對峙較長時候,勞頓后會導致動作禁絕確,影響蘇醒結果。若是有人幫手,可以二人輪流進行,還可以呼叫更多人前來幫忙。
5、若是四周有AED(主動體外除顫器)應盡快利用。
6、一向對峙急救到救護車達到現場。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