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哪種流行癥對人類汗青的影響最深遠?謎底很可能是鼠疫。
汗青上的鼠疫大風行有三次:
第一次即凡是所說的「查士丁尼瘟疫」。公元 541 年,瘟疫在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暴發,直接擊碎了查士丁尼大帝的羅馬帝國回復之夢。瘟疫流播到地中海沿岸地域,在隨后的半個宿世紀內幾度復發。據估量,累計總滅亡人數達 1 億。
第二次即凡是所說的「黑死病」。1346 年,瘟疫在意大利暴發。至 1353 年,鼠疫造當作歐洲約 2500 萬人滅亡,在隨后的 15~17 宿世紀又幾度卷土重來。它極大削減了歐洲的生齒,間接導致了文藝回復和近代歐洲的崛起。
· 受黑死病的沖擊,滅亡之舞當作為晚期中宿世紀歐洲常見的藝術本家兒題
第三次大風行的規模更廣。1855 年,疫情在在中國云南呈現。1894 年擴散至噴鼻港,并波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的 60 多個國度。一向到 20 宿世紀 40 年月,此次大風行才逐漸消歇。據估量,全球滅亡人數在 1500 萬以上。
這此中,前兩次鼠疫的最初來歷一向存在爭議,尤其是對歐洲汗青影響最為深遠的第二次大風行。人們對「禍首禍首」的追溯,頗可輝映實際。
【瘟疫來自東方?】
「黑死病」(the Black Death)是 1832 年才呈現的詞匯,在此之前,人們凡是稱其為 pestis(拉丁文)或 plague(英文),半斤八兩于「瘟疫」。
在《十日談》中,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這樣描述這場大難的由來:
它幾年前發生在東方,奪去了無數人的人命,隨后便不幸標的目的西方傳布, 一處處地舒展開來,兇猛之勢也愈增強烈。
· 《十日談》正創作于黑死病殘虐期間。圖為 1485 年法文版《十日談》的插圖:薄伽丘等人逃離瘟疫
更具體的描述,來自加布里埃爾·德·穆西斯(Gabriele de Mussis,約1280~約1356)。按照他的記實,工作的顛末是這樣的:
那時,黑海以東的廣袤地盤,是蒙前人成立的金帳汗國。金帳汗國的君本家兒札尼別汗率兵攻打黑海海說神聊岸克里米亞半島的卡法(即今天的費奧多西亞),這是熱那亞人成立的據點。
蒙前人圍攻卡法三年之久。此時一種神秘的疾病在蒙前人中敏捷擴散,很多將士死去。蒙前人因而掉去了攻城的樂趣,在撤軍之前,他們用投石機將病死者的尸身拋入城內。
卡法城內的尸身聚積如山,臭氣熏天。熱那亞人被迫搭船逃往熱那亞、威尼斯等地,瘟疫隨之標的目的全歐洲擴散。
穆西斯是來自意大利皮亞琴察的一名律師。他的描述有板有眼,將疫情的爆發歸罪于蒙前人的損招。這一事務,也被視作汗青上第一個生化戰的實例。
· 空投尸身——古代的生化戰
穆西斯筆下的一些內容簡直可以獲得側面的驗證。按照伊塞克湖(位于今吉爾吉斯斯坦)四周的考古挖掘,在 1338~1339 年,也就是歐洲黑死病暴發前夜,中亞曾有不少人死于瘟疫。
那時人們遍及認為疫情由遙遠的東方擴散而來。至于遙遠到什么水平,人們并沒有明白的概念。按照穆西斯的描述,中國和印度都是最早受到波及的處所。
不少人言之鑿鑿認為鼠疫來自印度。如英格蘭牧師、紀年史家亨利·奈頓(Henry Knighton,?~1396)指出:
在那一年和次年,宿世界各地發生了生齒遍及大量滅亡的環境。起首從印度起頭,接著舒展到了塔爾西斯,然后舒展到了薩拉森人中,最后在基督徒和猶太人中傳布開來。
那時印度正值德里蘇丹統治期間,并沒有文獻記實表白南亞次大陸在 14 宿世紀曾風行嚴重的瘟疫。從交通航路看,若是黑死病發源于印度,起首受到波及的應是中東地域。
阿拉伯人伊本·瓦爾迪(Ibn al-Wardi)曾到過中國,他在 1349 年死于敘利亞阿勒頗的黑死病大風行。
按照他的描述,黑死病「起頭于暗中之地」,在浪蕩了 15 年之后,「中國未能幸免,然后,瘟疫傳染了印度的印度人」,繼而舒展到波斯、地中海沿岸以及中東各地。作為親歷者,且對中國有較多領會,他的說法值得正視。
阿爾·麥格里齊(Al-Maqrizi,1364~1442)是馬穆魯克期間的埃及史學家,按照他的描述,在黑死病達到埃及之前,已經在契丹人、蒙前人棲身的處所風行。三個月內有 16 個王子死去,蒙古的將士也大量死去。大汗和他的 6 個后代也最終死于瘟疫。
· 彼得·勃魯蓋爾的畫作《死神之凱旋》
那時的歐洲人和中東人輕易混合「中國」「契丹」「蒙古」等概念,中亞的蒙前人和東亞的蒙前人更會被混為一談。在交通、通信都不發財的環境下,這些早期記實多是道聽途說。如阿爾·麥格里齊的說法,便多與史實不合。黑死病當然來自歐洲以東,可是否東到今天的中國境內,仍是有疑問的。
黑死病來自中國的說法一度很有市場。加拿大學者約翰·諾里斯(John Norris,1925~2010)對此頗不覺得然,他認為:
這一說法在 19 宿世紀之所以輕易被人接管,是和種族成見分不開的,這種成見來自西方在手藝和文化上的自我優勝感以及將鼠疫視作掉隊地域(如遠東)產品的熟悉。
美國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Hardy McNeill,1917~2016)則很相信伊本·瓦爾迪的記述,他在其聞名的《瘟疫與人》中寫道:
鼠疫桿菌于 1331 年現身于中國,或者源自云南-緬甸一帶原始的疫源地,或者源安閑中國東海說神聊地域-蒙古大草原的洞居嚙齒動物中新呈現的疫源地。之后,鼠疫沿亞洲的商路游歷了 15 年,才于 1346 年傳到克里米亞。在這里,鼠疫桿菌登船沿著從海港標的目的內地輻射的路徑,繼續滲入到近東甚至整個歐洲。
此外,美國粹者邁克·多斯(Michael W. Dols,1942~1989)揣度元朝的鼠疫發生在1332~1333 年之間。
但正若有學者指出的,這些說法多有可疑之處。在中國的古書中,并沒有 1331 年發生大瘟疫的記實。麥克尼爾所本家兒張的蒙古大軍遠征云南后將鼠疫帶回蒙古草原,更顯證據不足。
那么,中國古代(尤其是歐洲黑死病暴發前后)是否發生過鼠疫呢?
古書對瘟疫的記錄,凡是只用「疫」「大疫」這樣的簡單記述一筆帶過,這為探尋這些瘟疫的具體病因造當作了堅苦。盡管如斯,我們仍能尋繹到鼠疫的蛛絲馬跡。
1127 年金人攻下海說神聊宋首都汴京,汴京大疫。1232 年,蒙古大軍圍攻金人統治下的汴京,再度發生瘟疫,「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死者九十余萬人」。宋元交戰時代,更是瘟疫橫行。有學者認為這一系列大疫都是草原平易近族帶來的鼠疫。
· 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于 1274 年參見忽必烈汗的想象場景,不外馬可波羅是否拜訪過中國還有很大爭議
進入 14 宿世紀之后,東亞瘟疫頻發,與此前形當作光鮮對比。在1308、1321、1330、1333、1344、1345、1350、1352、1353、1354、1356、1357、1358、1359、1360等年份,元朝都發生過瘟疫。
并且這些瘟疫往往半斤八兩慘烈。如 1353 年的大同路(屬于鼠疫天然疫源地)大疫「人死者過半」。在 1340 年今后,因瘟疫以及其他天然災難,元朝生齒大幅度下降。有學者認為這些瘟疫都是與歐洲黑死病相呼應的鼠疫。
更明白的鼠疫記實來自明代。當作功組織毀滅近代兩次東海說神聊鼠疫的伍連德(1879~1960)最早指出,明代頻仍發生的瘟疫是鼠疫。曹樹基(1956~)進一步指出 16~17 宿世紀的鼠疫大風行與那時的旱災、人平易近起義互為因果,在華海說神聊地域造當作一萬萬人以上滅亡,加快安葬了明王朝。
· 1910~1911 年東海說神聊鼠疫大風行時代的防護裝備
不外,即便元代的疫情是鼠疫,仍難以還原出從東亞到中亞再到歐洲的傳布鏈。今朝來說,尚沒有直接的證據表白歐洲的黑死病自東亞而來。
一些學者傾標的目的于認為,那時東亞和歐洲的疫情都源自中亞。至少可以必定的是,在 14 宿世紀,歐亞大陸的很多處所都覆蓋著鼠疫的陰云。絲綢之路上的商業以及草原平易近族的武力擴張鞭策了早期的「全球化」,這也使得鼠疫的遠距離、大規模傳布當作為可能。
【替罪羊:猶太人及其他】
無論是印度仍是中國,對于那時的歐洲人來說都過分遙遠。人們更愿意將目光聚焦于本身更為熟悉的天然力量或超天然力量。
那時法國巴黎的醫師認為,疫情是行星交匯、彗星呈現等天體活動以及陪伴而來的毒氣(近似于中醫說的「癘氣」)激發的。也有人認為疫情與地動、火山、洪水、干旱等天然災難有關。
這些說法并非全無事理,那時小冰期帶來的天氣波動以及陪伴而來的天災、饑饉簡直令歐洲人更輕易蒙受疾病的侵襲。
更多的人,認為疾病是神對人類的賞罰。歐洲列國的「鞭撻者(flagellant)」鼓吹季世論,為了替宿世人贖罪,他們每日遲早各一次在公開典禮中鞭撻本身的胸膛和后背。
· 卡爾·馮·馬爾的畫作《鞭撻者》
也有人將仇恨宣泄在醉漢、盜墓者、乞丐、妓女、殘疾人、麻風病人、吉普賽人、猶太人、阿拉伯人、女巫等社會邊緣群體的身上。
這些人要么是弱勢群體,要么是異教徒、番邦人,持久背負著來自立流社會的成見與刻板印象。按照人類學的研究,在集體焦炙與驚駭之下,人們往往在身邊尋找替罪羊。若是那時歐洲糊口著蒙前人、漢人或印度人,想必同樣難逃一劫。
猶太人首當其沖當作了背鍋的對象。
猶太人注重飲食和身體的潔凈,在衛生前提較差的中宿世紀歐洲的確是「出淤泥而不染」,因而傳染鼠疫的人相對較少。他們固然逃得過病魔,卻沒能逃過人類的愚笨與殛斃。
· 14 宿世紀詩集中的德國猶太詩人 Sü?kind von Trimberg
基督徒原本就對猶太人心存敵意,再加上猶太人以放貸取利,很輕易當作為布衣的仇視對象。猶太人的低傳染率,反而當作為他們的罪證。
早在鼠疫風行之前的 1321 年,法國南部有一個麻風病人被控往水井里投毒。在酷刑拷打之下,他將罪責推給了猶太人。在鼠疫舒展開來之后,人們又舊事重提。人們認為黑死病是猶太人的人造瘟疫,猶太人與魔鬼沆瀣一氣,散播毒藥。
· 按照陰謀論,猶太人的首級奧秘從耶路撒冷運來提取自蟾蜍、蜘蛛的毒藥,分發給各地的猶太人,以污染水源,意圖是粉碎整個基督教宿世界
1348 年 5 月,在法國的納博納、卡爾卡松、拉博姆等地,猶太人被趕盡殺絕。此后,反猶活動像鼠疫一樣敏捷舒展。9 月,一名棲身在托農的猶太配藥師被捕,在酷刑逼供之下,他最終認可本身受拉比的調派往水里投毒。
他地點的猶太社團中,7 歲以上的人全數被處死,不到 7 歲的孩童則要接管基督教的浸禮。
· 被焚燒的猶太人
這名猶太配藥師的供詞傳播到其他城市,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在斯特拉斯堡,公眾群情激怒,要求處死城中的猶太人。
1349 年 2 月 9 日,本想庇護猶太人的市議會被迫閉幕,新的議會標的目的「平易近意」妥協,從 13 日起頭拘系猶太人。在 2 月 14 日戀人節這一天,約有 2000 個猶太人被活活燒死。公眾欠猶太人的債務被免去,猶太人的財富被瓜分。
紀年史家雅各布·溫格(Jakob Twinger,1346~1420)寫道:
其實是金錢給猶太人招來殺身之禍。若是他們很貧窮,若是封建本家兒沒有欠他們的錢,他們就不會被燒死。
· 被焚燒的猶太人
在德國美因茨,猶太人群起抵擋,成果遭到更殘酷的殛斃。正如他們的后輩被趕進毒氣室,猶太人被趕上火刑柱,共有一萬兩千多人被殺。
德國境內有記實的 325 個城鎮中,有 235 個曾對猶太人施加毒害。猶太人的鮮血在萊茵河兩岸流淌。康斯坦茨的一位教士這樣描述這人世慘狀:
當木料和稻草燃盡的時辰,還有一些猶太人,包羅年青人和白叟,氣息尚存。圍不雅者中身體比力強壯的抓起短棒和石頭朝那些試圖爬出火堆的猶太人頭上猛擲,就這樣迫使他們最終墮入地獄。
· 被焚燒的猶太人
截止到 1351 年末,歐洲列國發生了至少 350 次反猶搏斗,60 個大型和 150 個小型猶太人社區被覆滅,數萬名猶太人滅亡,被擯除、財富被充公的更是不可勝數。
鑒于反猶活動愈演愈烈,教皇克雷芒六宿世(Clement VI,約1291~1352)不得不在 1348 年 7 月 5 日公布《猶太人庇護法》。他說:
因為這場瘟疫風行于各地,它熬煎了并繼續熬煎著猶太和其他很多平易近族,是以,認為猶太人造當作了這場罪惡的說法是毫無按照的。
【回到東方】
在中宿世紀,那時的「西醫」對黑死病可以說一籌莫展,對于造當作疾病的病原體更是茫然蒙昧。
1894 年,第三次鼠疫大風行之際,疫情舒展到噴鼻港。人們又將目光轉移到東方,恰是在東方,人們發現了鼠疫的真正禍首禍首。
此時,法國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和德國人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已經掀起一場現代醫學的革命風暴,他們奠基了微生物致病學說的根本。日本人勾欄柴三郎(1852~1931)是科赫的高足,他率領研究團隊來到噴鼻港,傳播鼓吹發現了鼠疫的致病菌。
· 鼠疫桿菌
但過后證實,勾欄柴三郎并未發現真正的病原體。同樣是在 1894 年,來自巴斯德研究所的瑞士(后入法國籍)人亞歷山大·耶爾森(Alexandre Yersin,1863~1943)也來到噴鼻港。固然蒙受冷遇,但他打通看管承平間的英國士兵后接觸到死者尸身,辨別出了真正的致病菌——鼠疫桿菌,并研制出了抗鼠疫的血清。
為了暗示對巴斯德的敬意,耶爾森將他發現的病菌定名為巴斯德鼠疫菌(Pasteurella pestis)。而為了紀念耶爾森的進獻,該病原體在 1967 年被從頭定名為鼠疫耶爾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 耶爾森
1898 年,同樣來自巴斯德研究所的法國大夫保羅·路易斯·西蒙德(Paul-Louis Simond,1858~1947)在印度工作時代,發現嚙齒類動物(如褐鼠、黑鼠、沙鼠、土撥鼠等)是鼠疫桿菌的本家兒要宿本家兒,而寄生在嚙齒類動物身上的跳蚤則是傳布鼠疫桿菌的本家兒要前言生物。
值得注重的是,至遲在乾隆年間,中國的傳統醫者也不雅察到了鼠疫與老鼠的聯系,但更多的是將老鼠的大量滅亡視作鼠疫到臨的前兆。在清代末期,「鼠疫」一詞正式呈現。跟著西方現代醫學的介入,中國的鼠疫防治也進入了新的期間。
· 黑鼠
至此,鼠疫的闖禍者才真正浮出水面。但故事還遠未竣事。
跟著歐洲各地病死者尸骨的不竭出土,為我們熟悉第一次、第二次鼠疫大風行的病原體供給了直接材料。研究者從尸骨中提掏出了鼠疫桿菌,證實查士丁尼瘟疫和黑死病簡直都是鼠疫。研究還發現,盡管時隔千年,鼠疫桿菌仍沒有太較著的變異。
2010 年,來自德國、中國等國的研究者經由過程對全球 17 株鼠疫桿菌完整基因組的闡發,指出這些鼠疫桿菌的配合祖先源自中國或中國四周,當時間可以追溯到 2600 年前。三次鼠疫大風行可能都是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以及西南絲綢之路的副產物。
2013 年,研究者又闡發了 133 個來自宿世界各地的鼠疫桿菌基因組,發現來自中國青藏高原的鼠疫桿菌遺傳多樣性最為豐碩,表白激發三次鼠疫大風行的鼠疫桿菌可能源自青藏高原或四周地域。
· 據Historical Variations in Mutation Rate in an Epidemic Pathogen, Yersinia pestis(2013),鼠疫桿菌可能源自青藏高原或四周地域
而按照 2015 年和 2019 年的研究,早在約 5000 年前,歐洲便已有人類傳染鼠疫桿菌,這些鼠疫桿菌的配合祖先可追溯到 5783 年前。鼠疫桿菌很早便浪蕩于歐亞大陸,不外早期版本的病菌并沒有太強的致病性,并且不克不及經由過程跳蚤傳布。在后來漫長時候的演化過程中,它才逐漸具備了殺人于無形的粉碎性。
從鼠疫的擴散偏向以及鼠疫桿菌宿本家兒的分布看,自黑海以東至中國「半月形地帶」的廣袤草原地帶(即歐亞大草原),都是鼠疫的溫床。
汗青上,商貿、戰爭、農墾等人類行為都促進了鼠疫的擴散。在中國境內,本家兒要的天然疫源地為新疆、甘肅、內蒙、青海、西藏、云南等省區,分布于長城沿線以海說神聊以及藏彝走廊,并擴散到東南沿海。
· 中國鼠疫天然疫源地 / 來歷:《鼠疫:戰爭與和平——中國的情況狀況與社會變遷(1230-1960)》
追溯鼠疫來自哪里并非沒有意義。溯源是為了厘清病原體及其傳布機制,從而避免悲劇重演。對于鼠疫如斯,對于其他疾病也是如斯。
鼠疫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人類新發流行癥中,有 78% 與野活潑物有關。2019 年 11 月內蒙古呈現的鼠疫病例以及比來的新冠疫情,都警示我們進一步妥帖處置與野活潑物之間的關系。
鼠疫或其他疾病的發生與成長,并不受國界的限制。它們的威脅對象,也不受種族、宗教、意識形態的限制。諸如中宿世紀針對猶太人、女巫等特定人群的臭名化,才是一種真正的人造瘟疫。
參考文獻:
[1]曹樹基:《鼠疫風行與華海說神聊社會的變遷(1580-1644年)》,《汗青研究》1997年第1期。
[2]曹樹基、李玉尚:《鼠疫:戰爭與和平——中國的情況狀況與社會變遷(1230-1960)》,濟南:山東畫報出書社,2006年。
[3]崔玉軍、宋亞軍、楊瑞馥:《鼠疫耶爾森氏菌的進化研究:從系統發育學到系統發育基因組學》,《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3年第1期。
[4]李化當作:《瘟疫來自中國?——14宿世紀黑死病發源地問題研究述論》,《中國汗青地輿論叢》2007年第3輯。
[5]魏兆飛、尹家祥:《中國鼠疫天然疫源地研究進展》,《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5年第12期。
[6] Aida Andrades Valtuena, Alissa Mittnik and Felix M. Key, "The Stone Age Plague and Its Persistence in Eurasia",Current Biology, vol. 27, no. 23 (2017), pp. 3683-3691.
[7] Cui Yujun, Yu Chang, Yan Yanfeng, et al., "Historical Variations in Mutation Rate in an Epidemic Pathogen, Yersinia pesti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 110, no. 2 (2013), pp. 577-582.
[8] David M. Wagner, Jennifer Klunk, Michaela Harbeck, et al., "Yersinia pestis and the Plague of Justinian 541–543 AD: A Genomic Analysis",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vol. 14, no. 4 (2014), pp. 319-326.
[9] George D. Sussman, "Was the Black Death in India and China?"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vol. 85, no. 3 (2011), pp. 319-355.
[10] Giovanna Morelli, Song Yajun, Camila J. Mazzoni, et al., "Yersinia pestis Gen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Patterns of Global Phylogenetic Diversity",Nature Genetics, vol. 42, no. 12 (2010), pp. 1140-1143.
[11] Jacob R. Marcus, The Jew in the Medieval World:A Source Book:315-1791, New York: Atheneum, 1979.
[12] John Norris, "East or West? The Geographic Origin of the Black Death,"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vol. 51, no. 1 (1977), pp. 1-24.
[13] Joseph P. Byrne,The Black Death,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4.
[14] Michaela Harbeck, Lisa Seifert, Stephanie H?nsch, et al., "Yersinia pestis DNA from Skeletal Remains from the 6th Century AD Reveals Insights into Justinianic Plague",PLOS Pathogens, vol. 9, no. 5 (2013), e1003349.
[15] Michael W. Dols,The Black Death In the Middle East,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16]Nicolás Rascovan, Karl-G?ran Sj?gren, Kristian Kristiansen, et al.,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Basal Lineages of Yersinia pestis during the Neolithic Decline",Cell, vol. 176, no. 1 (2019), pp. 295-305.
[17] RosemaryHorrox (eds.),The Black Death,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18]Simon Rasmussen, Morten E.Allentoft and Kasper Nielsen, "Early Divergent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in Eurasia 5,000 Years Ago",Cell, vol. 163, no. 3 (2015), pp. 571-582.
[19] Vincent J. Derbes, "De Mussis and the Great Plague of 1348",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vol. 196, no. 1 (1966), pp. 59-62.
[20] William McNeill,Plagues and Peoples, Garden City, NY: Anchor Press/ Doubleday, 1976.
文|麥笛
大象公會|常識、見識、見聞,最好的飯桌談資,知道分子的進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會」(idxgh2013),領受更多好玩內容。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