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溫度計是在無法與被測物體物理接觸的情況下,用來遠程測量溫度的裝置,包括非常熱的物體,非常小或非常遠的地方。紅外溫度計也非常適合測量特別容易發生微小溫度變化的物體,或者覆蓋廣大地區使用傳統溫度計不切實際。...
紅外溫度計是在無法與被測物體物理接觸的情況下,用來遠程測量溫度的裝置,包括非常熱的物體,非常小或非常遠的地方。紅外溫度計也非常適合測量特別容易發生微小溫度變化的物體,或者覆蓋廣大地區使用傳統溫度計不切實際。

科學家用燒杯
設計和尺寸可變-從適合你手掌的東西到200磅望遠鏡形狀的設備-紅外溫度計利用絕對零度以上所有物體都會發出電磁輻射或能量的事實,通過測量物體在光譜紅外部分兩個不同波長區域發出的能量,紅外溫度計內部比較不同的讀數,其比率與已知的一組將能量分布與波長和溫度聯系起來的值相對應。
早在19世紀中葉,就進行了紅外溫度測量,但事實證明它們并不可靠。直到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在本世紀初推測輻射并不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是以連續波的形式穿過光譜發射的,精確性才得以提高,他發現它是以6.625×10-34焦耳秒的整數倍(現在稱為"普朗克常數")發射的,因此有必要修正測量技術。需要兩個讀數,因為反射率、紋理和波長靈敏度等某些特性會降低精度
以月球的紅外溫度讀數為例,一個簡單的例子是使用望遠鏡連接到紅外探測器,將紅外輻射轉換成電流或電壓。當兩個不同的紅外濾光片依次放置在透鏡上時,探測器記錄兩個不同的讀數。一個讀數然后將其分為另一個,其結果對應于普朗克方程的現有數值表中的溫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試圖確定像月球這樣遙遠的大天體的溫度時,必須注意確保其整個圖像填滿紅外探測器傳感器的區域,以免空間的冷空隙影響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