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網是一組被視為一個實體的計算機網絡或子網。這個概念是針對"類"尋址系統的缺點而創建的,在這種系統中,internet協議(IP)地址分布在預先定義的大小(稱為塊)的池中。超級網允許組織自定義通過聚合多條獨立的路由,減少對網...
超級網是一組被視為一個實體的計算機網絡或子網。這個概念是針對"類"尋址系統的缺點而創建的,在這種系統中,internet協議(IP)地址分布在預先定義的大小(稱為塊)的池中。超級網允許組織自定義通過聚合多條獨立的路由,減少對網絡路由設備的需求。

超級網為組織提供了一種定制網絡大小的方法。
地址至少分為兩部分:指定網絡的網絡標識符和指定該網絡上的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主機標識符。IP地址的總長度是有限的,因此一個標識符的大小限制了另一個標識符的大小。在超網概念出現之前,IP地址按照一個"類"分布在塊中,這個類決定了每個地址中有多少專用于任何一種標識符。在"a類"地址中,網絡標識符非常短,只留下127個網絡塊的空間,而主機標識符的相對長度允許這127個網絡中的每一個都有1600萬臺主機。另外兩個常見的類是B類,它最多可以支持65534臺主機和16384個網絡,而C類只能支持254臺主機,但是只有200多萬個網絡。
超級網的概念是為了應對類尋址系統的幾個問題而產生的。許多公司和組織需要的主機數量超過C類網絡塊提供的254臺主機,但遠低于中提供的65534個地址B級街區因此,許多中型組織被分配了B類塊,但只使用了分配的65534個地址的一部分,導致B類地址不可避免地短缺。此外,新的網站和網絡目的地的迅速增長給路由設備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了連接到越來越多的網絡和主機,路由設備必須存儲越來越多的信息,官方認可了supernet概念來解決這些問題。
Supernetting,也稱為無類域間路由(CIDR),消除了以前的類概念。超級網本質上是一組較小的網絡塊或子網,它們被視為單個大型網絡。超級網中的網絡標識符幾乎可以是任何長度,允許根據組織的需要自定義網絡大小。例如,兩個C類塊,該系統還允許路由聚合,將各種主機或網絡的路由信息分組到一個"摘要"路由中。
超級網概念有一些缺點,最值得注意的是,與類尋址系統相比,CIDR的復雜性有所增加,并且需要支持CIDR的新路由協議。自定義網絡標識符長度的能力使系統管理員更難區分網絡標識符和主機標識符。要解決這一問題問題是,引入了一種新的寫IP地址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中,稱為CIDR表示法,或斜杠表示法,斜杠跟在IP地址后面,然后是網絡ID的位數。在示例192.168.25.5/24中,地址的前24位是網絡標識符,其余8位是主機標識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