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顯像管"一詞指的是為早期電視機設計的實際陰極射線管(CRT),但很快它就成為了拍攝現場電視節目進行轉播的代名詞。在磁帶錄制之前的幾天里,網絡將把電視節目的演員集合在紐約市的一個演播室里將直播發送到東部和中部...
最初,"顯像管"一詞指的是為早期電視機設計的實際陰極射線管(CRT),但很快它就成為了拍攝現場電視節目進行轉播的代名詞。在磁帶錄制之前的幾天里,網絡將把電視節目的演員集合在紐約市的一個演播室里將直播發送到東部和中部時區的附屬電臺。問題是太平洋時區的電臺需要延遲3小時才能在晚間播放節目。解決方法是使用16毫米或35毫米膠片相機在CRT上拍攝圖像,并在3小時內播放沖洗好的膠片后來,現場電視節目的電影記錄被稱為"錄像帶"。

由于錄像過程的臨時性,許多早期的電視節目已經丟失。
存在一些技術問題這使得顯像管的制作不太理想。一個問題類似于放映員在放映20世紀20年代的無聲電影時所面臨的情況。膠片相機以大約每秒24-30幀的速度拍攝圖像。陰極射線管每秒放映50或60幅"半圖像",由于電視圖像在屏幕上以交替的線條進行掃描,解決方案是使顯像管攝像機的幀速與電視監視器的掃描速度同步,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壯舉。在顯像管上拍攝的圖像經常閃爍,演員的動作顯得很不平穩,很像以更高幀速顯示的無聲電影。

顯像管最初是為早期電視供電的陰極射線管的另一個術語
圍繞顯像管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顯影過程。為了使西海岸的攝制時間縮短,技術人員必須快速顯影膠片并使其干燥。聲帶也必須與膠片同步,而且,在將整個錄像帶放入放映機進行播放之前,必須將其完全重新纏繞和干燥。因為錄像帶只打算在少數幾次播放中存活下來,所以在網絡工作室后面的垃圾桶中看到一卷沖洗好的電影并不稀奇。許多早期的電視節目現在都被認為是由于錄像過程的短暫性,經典作品被永遠地丟失了。其他的只有一些在私人收藏中幸存下來的錄像帶。
20世紀50年代中期引進磁帶并不一定意味著錄像時代的結束。沒有錄像帶的較小的附屬電視臺網絡直播的錄像帶仍能提供這種能力。事實上,制作電視節目錄像帶供存檔或重播的做法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真正結束。甚至在許多電視演播室中取代錄像帶的磁帶,面臨著來自能夠產生高清晰度圖像的新數字存儲介質的競爭。保存和改進早期錄像記錄的新過程也使新觀眾能夠欣賞電視節目,如杰基·格里森(Jackie Gleason)的《蜜月人》(The Honeymooners)和希德·凱撒(Sid Caesar)的《你的節目》(Your Show of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