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1828-1910)是俄羅斯作家、活動家和哲學家。他以其在1860年代連載出版的長篇《戰爭與和平》而聞名于世。托爾斯泰的生活與當時其他著名的俄國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截然不同,他的小說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的經典,他...
托爾斯泰(1828-1910)是俄羅斯作家、活動家和哲學家。他以其在1860年代連載出版的長篇《戰爭與和平》而聞名于世。托爾斯泰的生活與當時其他著名的俄國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截然不同,他的小說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的經典,他后來的哲學著作啟發了很多人。

利奧·托爾斯泰是俄羅斯作家、活動家,列奧托爾斯泰1828年底出生于俄國貴族家庭,是五個孩子中的一個。他的父母在他10歲之前就去世了,撫養他的親戚在家里教育他。托爾斯泰也曾短暫地在喀山大學讀書,盡管他從未在那里取得過學位。

托爾斯泰最出名的是他的小說《戰爭與和平》,辛辛苦苦寫下了這段經歷。Leo Tolstoy覺得他在莫斯科的青年被賭博、聯絡和剝削農民的財富所浪費,他為他家庭的財富奠定了基礎。Leo Tolstoy最終加入了軍隊,目睹了克里米亞戰爭中的行動,激發了<
Sebastopol < /EM>(1855),哥薩克一家(1861年)和1852年出版的短篇小說《突襲》(The Raid)在1852年出版。
利奧·托爾斯泰和他的非暴力著作激發了包括甘地在內的各種各樣的人物。
,1862年,他與索菲亞·貝爾斯結婚,與她育有13個孩子,兩人在托爾斯泰的一生中一直保持著婚姻關系,盡管他晚年與妻子分居他的社會活動史始于19世紀50年代末,當時他創辦了一所農民子弟學校,意識到教育是社會流動的關鍵,在此期間,他寫了自己最著名的小說,包括《安娜·卡列尼娜》,列奧·托爾斯泰于1873年出版。
托爾斯泰對自己作為貴族精英的生活感到失望,并于1884年放棄了自己的世俗財產,以一個農民苦行僧的身份生活。導致這一決定的原因在他后來的哲學著作中有記載,這本書探討了基督教哲學,闡述了托爾斯泰的個人信仰。托爾斯泰得出的結論是,消極的不抵抗是一個重要的個人和政治工具,真正的基督徒需要由上帝而不是社會規范或國家來引導。托爾斯泰還熱切地相信幫助下層階級,向他們提供教育、食物、住房和其他形式的援助。
托爾斯泰仍然被許多基督徒視為一名教師,他們欣賞他的簡單價值觀,并努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實現這些價值觀。他關于非暴力、愛敵人和摒棄邪惡的著作激勵了各種各樣的公共和私人包括甘地在內的人物托爾斯泰決定晚年生活在相對貧困的環境中,這一決定得到了許多人的贊許,甚至在當時也是如此,他的作品在尋求一種不那么頹廢的生活方式的俄羅斯人中廣受歡迎。
索菲亞沒有控制他的文學遺產的印刷權。她通過出售他的書籍、散文和短篇小說來資助這個家庭的生存。盡管她經歷了種種困難,索菲亞一生都對丈夫忠心耿耿,支持著他所體現的更大的事業
雖然托爾斯泰的小說作品是俄羅斯文學領域中極為寶貴的補充,但他也為基督教哲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促使他的讀者挑戰他們的信仰體系,形成關于生活和幸福的新觀念,托爾斯泰在《懺悔》(1884)和《我相信什么》(1886)等書中,邏輯地、令人信服地探討了這一點。托爾斯泰以一種吸引許多讀者的方式改造了傳統的基督教思想,他的作品對全世界的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盡管托爾斯泰1901年被俄羅斯東正教逐出教會。
利奧·托爾斯泰仍對他早期在莫斯科的日子寫下了痛苦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