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用于癌癥的治療,包括積極攻擊細胞以防止癌細胞擴散并促使其縮小第一種蒽環類藥物,柔紅霉素,于20世紀60年代在法國和意大利分離出來,第二種是阿霉素,在1967年被發現。尋找副作用較少的替代療法導致了更多蒽環類藥物的開發,但最初的兩種仍然在化療治療中很常見蒽環類藥物是一種治療癌癥的藥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對兒童造成心臟損害蒽環類藥物治療最嚴重的副作用是心臟毒性這些藥物會損害心臟組織和損害心臟功能,導致病情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治療30年后,服用蒽環類藥物的患者與心臟相關的死亡風險是未服用蒽環類藥物的患者的3倍,根據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報告,蒽環類藥物對女性心臟的損害往往比男性心臟更嚴重,而且心臟毒性在兒童治療中尤其令人關注,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影響會不斷累積
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健康問題,心臟毒性的影響是可以預防的,然而,2010年9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蒽環類藥物治療前立即服用地塞米松可以保護心臟,而不會影響蒽環類藥物抗癌的效果。這項研究規模很小,只針對單一的治療方法;正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為了證實這一發現并研究蒽環類藥物與其他類型蒽環類藥物的療效。
乳腺癌患者可使用蒽環類抗生素進行化療另一個問題是一些癌癥對蒽環類藥物具有耐藥性2010年1月,研究人員發現了兩種在蒽環類耐藥腫瘤中表現出過度表達的基因。如果實驗室科學家能夠找到一種方法來檢測這兩種基因的異常,這些發現可用于預測耐藥性,從而使耐藥腫瘤患者能夠接受不同的治療,避免蒽環類藥物的副作用。
化療可能會導致某些患者脫發患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