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感者量表于1983年制定,并于1996年更新,納入了兒童在成人量表中,第一個S代表性別或性別,A代表年齡,D代表抑郁,P代表自殺未遂,E代表使用乙醇(酒精)或其他藥物,R代表病人理性思考的損失,第二個S代表A缺乏社會支持,O代表有組織的計劃,N表示患者沒有配偶,最后的S代表慢性或衰弱性疾病。
老年人和青少年比20歲到75歲的人更容易自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實施自殺計劃,所以他們在性方面得到一分,而女性則為零,20歲以下或75歲以上的人風險更高那些有組織、詳細的自殺計劃的人被認為更有可能堅持到底。
抑郁或精神創傷的人可能更容易自殘或自殺兒童的量表非常相似,只有兩個例外。N代表父母疏于管教,最后的S表示學校存在問題。對于這兩個量表,得分為0分到2分的病人被送回家,并告訴他們以后要去心理健康專家那里進行隨訪。如果得分達到3到4分,就需要進行密切的隨訪和可能的住院治療,得分在5分到6分的人應該認真考慮住院治療,得分在7分或更高的人應該住院或被送到精神衛生機構。
悲傷者量表決定自殺風險。在心身醫學院的一項評估中,使用悲傷者量表的醫學生在確定自殺患者的風險方面表現出更強的能力,世衛組織沒有使用悲傷者量表,將高風險和低風險患者都列為高風險患者,這可能導致在不需要的情況下住院治療傷者量表于1983年制定,并于1996年更新,以包括兒童。使用傷者量表的常見場所是急診室。如果病人聲稱有自殺行為,或有可能自殺未遂,快速而容易地確定情況的嚴重程度通常是非常有幫助的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實施自殺計劃。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