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掃描是用邊界掃描單元代替物理探針對印刷電路板(pcb)上的所有互連進行測試的一種方法,是電子公司廣泛采用的一種標準,邊界掃描還可以用于原型調試和產品設計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手持計算機,印刷電路板制造商依靠電路內...
邊界掃描是用邊界掃描單元代替物理探針對印刷電路板(pcb)上的所有互連進行測試的一種方法,是電子公司廣泛采用的一種標準,邊界掃描還可以用于原型調試和產品設計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手持計算機,印刷電路板制造商依靠電路內測試儀和物理釘床固定裝置來測試組件。隨著越來越小型化的組件、更高密度的器件、多層板和表面安裝封裝的出現,在電路板上物理地訪問所有互連變得越來越困難對于檢查制造缺陷,如斷路和短路以及損壞或丟失的組件至關重要。有必要開發一種不同的方法來測試多氯聯苯,而無需實際接觸板上的所有組件聯合測試行動小組(JTAG)開發的解決方案是建立對設備內部所有組件的物理訪問。這個工程師小組在20世紀80年代創建了邊界掃描測試程序。1990年,它被標準化為IEEE標準1149.1-1990雖然JTAG本身并沒有發明這個概念,但他們在將基本思想轉化為國際標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邊界掃描也被稱為JTAG,是IEEE標準1149的修訂版1于1993年引入,被稱為1149.1a。這個特別的修訂包括一些增強和澄清。后來,1994年增加了一個描述邊界掃描描述語言(BSDL)的補充。物理訪問是通過在設備邊界包括內部串行移位寄存器而內置的。這些寄存器被稱為邊界掃描寄存器,可以被認為是虛擬的釘子。它們可以用來測試PCB上的所有互連。邊界掃描寄存器位于板組裝過程中最容易損壞的區域的開始和結尾。這也被稱為互連區域這些邊界掃描寄存器或單元可以強制并從設備上的引腳捕獲數據。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數據與預期結果進行比較,以測試電路板是否存在故障。這是測試組件是否正確連接、工作功能的一種更簡單的方法,邊界掃描最初用于產品生命周期的生產階段,但由于IEEE-1149.1標準的建立,使用邊界掃描測試多氯聯苯的優點是設備成本較低,可以加快開發速度;縮短測試時間;提高測試覆蓋率;以及更高的產品質量。全球電子制造商依靠邊界掃描來有效且低成本地測試多氯聯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