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交換格式的第一個實例在20世紀80年代初發布,當一家軟件公司以其廣受歡迎的電子表格程序的副本交付規范,并同時在一家領先的計算機雜志上發表時,數據信息格式(DIF)最初被用作一種文本文件格式,用于從多個電子表格程序之...
數據交換格式的第一個實例在20世紀80年代初發布,當一家軟件公司以其廣受歡迎的電子表格程序的副本交付規范,并同時在一家領先的計算機雜志上發表時,數據信息格式(DIF)最初被用作一種文本文件格式,用于從多個電子表格程序之間導入/導出單個電子表格文件一種類似的交換格式在20世紀90年代被發布,稱為輕量級目錄訪問協議(LDAP)數據交換格式,這種格式不僅可以傳輸文本形式的數據,還可以傳輸文本形式的目錄數據,并允許修改目錄數據。擁有計算機業務的人開始計算機化他們的管理記錄保存和功能在這段時間內發展迅速,這種數據交換格式所允許的是當文件以DIF格式保存時的互操作性;因此,計費,計劃和庫存程序可以使用相同的數據文件。由于數據交換格式獨立于任何一種類型的計算機或操作系統平臺,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程序、數據庫管理程序和其他類型的程序開始采用它。LDAP數據交換格式,通過它的LDIF組件,可以將目錄記錄更新、添加、修改、刪除和重命名為純文本記錄集。它成為Internet工程任務組(IETF)提倡的在目錄服務器之間導入和導出的標準。Windows對命令行做了一些更改,并將其重命名為LDIFDE,它可以將目錄對象導入到Active directory域服務器中;從這些數據中,系統管理員可以使用搜索和列表功能。開放源代碼Java應用程序允許跨平臺編輯以LDIF文件格式存儲的文件其他類型軟件程序的程序員注意到了這種互操作性,并開始開發自己的數據交換格式。幾位業余無線電軟件程序開發人員商定了一個在業余無線電軟件程序之間傳輸數據的標準,這一標準后來被稱為業余數據交換格式(ADIF)。他們很快就開始了教育用戶如何以ADIF格式保存,以便在軟件包之間交換信息。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ON)開發了一種輕量級的數據交換格式,這種格式通常被認為是新手容易讀寫的。基于JavaScript編程語言的一個子集,它完全獨立于語言,但也有類似于C族編程語言的慣例,只建立在兩個結構上。它收集對象、記錄、哈希表、目錄、結構、關聯數組和鍵控列表的名稱/值對,還具有按數組、向量排序的值列表,列表或序列
-
發表于 2020-08-06 22:19
- 閱讀 ( 1117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