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6年上映的吉姆·亨森的電影《迷宮》中,大衛·鮑伊飾演的妖精國王在玩水晶球時,以驚人而嫻熟的方式在手上滾動。鮑伊實際上并沒有做這種稱為“接觸雜耍”的雜耍。這一協調壯舉背后的天才是一位名叫邁克爾·莫斯陳的...
在1986年上映的吉姆·亨森的電影《迷宮》中,大衛·鮑伊飾演的妖精國王在玩水晶球時,以驚人而嫻熟的方式在手上滾動。鮑伊實際上并沒有做這種稱為“接觸雜耍”的雜耍。這一協調壯舉背后的天才是一位名叫邁克爾·莫斯陳的雜耍演員大衛·鮑伊在《迷宮》中擔任主角,這是一部以雜耍為特色的電影在接觸式雜耍中,主要的雜耍不是投擲和接住球或其他物體,而是將球滾動到手上或上半身上。球可以滾到臉上、肩膀、脖子或手臂上。莫斯陳最令人驚奇的技巧之一是他的暫停能力他食指上的一個球,這似乎違背了萬有引力定律,在《迷宮》上映后,接觸雜耍得到了特別的關注,幾乎每個黃金時段的新聞節目都會在莫斯陳的節目上做文章驚人的能力,這與其他公認的雜耍形式有很大的不同。雖然莫斯陳經常被認為是接觸式雜耍的發明者,但這種滾動的方式,特別是在手背上,可以追溯到至少200年前中國雜技演員表演這種藝術形式另一種接觸雜耍,大多數人馬上就認識到了,那就是哈萊姆環球旅行者的工作。手指尖上的旋轉球是接觸雜耍的另一個方面,多年來一直為觀眾所津津樂道。哈萊姆環球旅行者還利用球在手臂、脖子和肩膀上滾動邁克爾莫斯陳現在不經常使用接觸雜耍,但他的其他套路都是驚人的精準技藝,以及在視覺上吸引人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莫斯陳的作品激發了許多人學習雜耍接觸的藝術,現在有視頻、書籍和研討會可以幫助那些想學習的人。這確實需要非凡的協調,孩子們似乎比成年人更容易學會
-
發表于 2020-08-13 06:25
- 閱讀 ( 792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