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其45.7億年的歷史中至少經歷了五個主要的冰期:休倫冰期(24億至21億年前)、斯圖爾特/馬力諾冰川(710至640 mya)、安第斯-撒哈拉冰川(460至430 mya)、卡魯冰期(350至260 mya)和目前正在進行的最新冰期(40至0 mya)冰期的定義...
地球在其45.7億年的歷史中至少經歷了五個主要的冰期:休倫冰期(24億至21億年前)、斯圖爾特/馬力諾冰川(710至640 mya)、安第斯-撒哈拉冰川(460至430 mya)、卡魯冰期(350至260 mya)和目前正在進行的最新冰期(40至0 mya)冰期的定義是全球氣溫從歷史標準的長期下降,伴隨著大陸冰蓋的延伸。每個冰期都是周期性的,通常在44000年和110000年的時間尺度上,在這段時間里,冰川冰有節奏地伸展和后退

格陵蘭島的冰蓋表明世界正處于冰河期的中期,歷史冰期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大陸的位置、大氣成分(溫室氣體)、火山活動、地球反照率(反射率)、地球與太陽距離的變化(米蘭科維奇周期)、太陽輸出量的變化以及小行星的撞擊。當適當的變量到位時,冰河時代開始了,一旦開始,正反饋效應就開始發揮作用了。最強烈的是,冰比陸地或森林更具反射性,因此大片被冰原覆蓋的區域會反射太陽光,導致溫度進一步下降,冰川作用加劇

地球至少經歷了五次主要的冰期大多數時候,地球并非處于冰河期,全球平均氣溫約為22°C(71°F)。冰原幾乎完全消失,僅在高海拔地區(阿爾卑斯冰川)發現。兩極寒冷,但沒有被冰覆蓋,森林從兩極延伸到另一個極點。恐龍化石是在距離古南極不到10°的緯度上發現的。只有在地球歷史上大約15%的時間里,才有過冰期。

南極洲不是總是被冰覆蓋。兩個最著名的冰期可能是斯圖爾蒂/馬里諾冰期和最近的冰期。斯圖爾蒂/馬里諾冰川作用非常嚴重,以至于有證據表明大陸冰川發現于這一時期的赤道附近。全球平均溫度可能下降了低于-30°C(-22°F),比現在的南極洲還要冷。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在這段時間里,海洋從上到下凍結,形成了"雪球地球"的情景。生命本可以在深海等避難所生存熱液噴口。

上一次冰期之前的人類化石只在歐洲的一小部分地區發現,如西班牙和法國南部最近的冰河時代是眾所周知的,因為我們人類的整個歷史都在其中我們認為覆蓋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原是典型的,盡管它們不是。大約1萬多年前,有一個嚴重的冰川期覆蓋了遠在芝加哥和巴黎的冰川大陸。在這段時間里,人類不得不盡量避免殖民歐洲或亞洲北部,就像這些地區一樣由于這個原因,只有在非洲、中東、中國、東南亞、澳大利亞,才發現了上一次冰期以前的人類化石,只有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等歐洲的一小部分地區。

冰河時期歐洲經歷的嚴酷氣候推動了尼安德特人身體特征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