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耳鳴之外還有高頻聽力損失的人可能需要佩戴助聽器。生物反饋、神經反饋和催眠已經成功地治療了耳鳴。使用生物反饋機器監測肌肉張力、溫度和皮膚電流反應,一個人學會控制耳鳴的反應神經反饋教會一個人改變腦波狀態,以更好地應對持續不斷的頭部噪音。在催眠中,一個人的潛意識會得到一個建議,對耳鳴的聲音以特定的方式作出反應;當聽到鈴聲時,這個人會感到有力量,而不是恐懼和失控。很大一部分有人報告說,即使耳鳴的響度保持不變,經過這些類型的治療后,他們能更好地應對耳鳴。慢性耳鳴患者可以開處方藥。在一項試驗中,更多超過80%的患者在接受靜脈注射利多卡因和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后得到緩解;不幸的是,這種緩解只持續了大約30分鐘。抗驚厥藥、抗焦慮藥和抗組胺藥是治療耳鳴的常用處方藥,而且往往具有更持久的療效非手術醫療設備,包括助聽器、耳鳴面罩和手持設備,超聲波設備是其他耳鳴產品,它給耳鳴的人帶來了急需的緩解。耳鳴面罩的工作原理是用白噪音或其他悅耳的聲音來阻擋耳鳴。耳鳴患者既有高頻聽力損失,又有耳鳴,可能需要佩戴助聽器才能使耳鳴面罩工作大約70%的人使用過一種名為抑制劑的耳鳴產品,他們說它是有效的。當耳鳴裝置放在耳朵后面時,這種裝置會發出一分鐘無痛的超聲波耳鳴的外科治療通常只有在有明顯的結構損傷時才適用,有些病人曾嘗試過分流術、頸靜脈結扎術和第8神經手術,但在耳鳴治療中的應用非常有限,手術風險更大;雖然有些手術成功率在50%左右,許多耳鳴患者術后耳聾的幾率為100%。耳鳴患者可通過耳蝸植入和電刺激神經來幫助。耳鳴患者應向有資質的醫生尋求幫助醫生可以排除任何物理原因導致耳鳴。沒有耳鳴產品是100%成功的,但醫生可以建議耳鳴產品,在實踐中對其他患者有效。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